4月8日,我在广州上了台湾文案天后李欣频老师的课程,加入了很多学习群,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走上了内容付费的“不归路”。
大约盘点了一下这三个月花钱上过的课程:
李欣频2017梦想蓝图课(线下)
李欣频2016创意禅堂课(线上)
李欣频创意四堂课八城市精华(线上)
地心引力工厂第四届新媒体学习周
(线上)
彭小六知识管理训练营(线上)
输出力学院阿秋老师课程(线上)
行动派刘丰老师深圳场(线下)
行动派蒋雅淇老师广州场(线下)
这些内容的付费超过3000元,有线上的也有线下的。加上其他大大小小的免费线上课。可以说,这三个月是我近几年来,在学习知识上,投入最集中也最多的一段时间。
投资自己的过程很快乐,收获更是丰富。
这里面的关键就在于,现有的技术手段,让学习不再拘泥于固定的时间和地点。除了部分线下分享,很多课程都可以在线上完成。
于是,上班的途中,地铁的无聊时光,等人的间隙,成为了听课的好时机。
一部手机,一副耳机,再加上一颗带着求知欲的心,一切搞定!
至于好处,更是显而易见:
最大地利用了碎片的时间,避免走路做低头族,也有针对性的学习了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我了解了很多新奇的概念和前沿的想法,拓宽了视野,也接触了很多新的网络知识传播平台:喜马拉雅、得到、千聊、荔枝课堂…
我甚至尝试在喜马拉雅录制音频,将我认为好的书籍传递给大家。
看着书架上的一本本书,还有这几个月不断更新的文章,我开始反思:
三个月我花了几千块,除了学到知识,还得到了什么宝贵经验?
学习,是否基于现有的知识体系?
参与过知识付费的小伙伴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在一个学习群里,当大家讲起一位老师时,总是用无比羡慕的言语来形容他(她)?大体是这样的形象:
他(她)去过很多国家,写过很多文章,甚至出过书,在某个领域是大牛,大V,知识渊博,或者阅历丰富,…
有自媒体付费渠道的,大多会将这位老师的光环放大,包装得特别有范儿。
并且告诉你,如果你有类似的困惑,他(她)会用亲身经历告诉你,应该怎么做?
再加上一群小伙伴互相询问和关心,建议一起组团报名,冲动之下,就会盲目地付费买单。
我询问过身边的朋友,是不是报名的每个课程都会认真听?
得到的答案是:大多数课程会认真听。但某些课程,会认真听第一堂课,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不继续听的原因也许是觉得不对味,也许仅仅是觉得并不需要。
其实我也干过这种事,有一些课程,因为看到是免费的,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报名,但其实报名之后,再也没有去碰过那个页面。
没有行动,说明这件事情没那么重要,那既然不重要,又为什么要花费时间和金钱呢?
五月份去深圳听北大教授刘丰老师的课程,是我收获特别多的一堂分享会。他有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所有的知识都必须与内在的智慧关联,否则它将形成障碍。
这让我联想到,在内容付费之前?我们有没有将自己作为一个智慧体,好好盘点一下呢?
我现有的知识体系如何运作?这个课程对它的构建有帮助吗?它真的是我需要吗?
只有在已成型的体系上搭建知识,才有可能真正起到作用。
就如同我们盖房子,要有一个大体的结构成型,再添砖加瓦,才能建造出我们心中理想的居所。
如果只是一味地增加砖头,堆砌砖头的数量,是没有办法将房子盖起来的。
你忙着输入,有及时输出吗?
开始做持续地输出,可能是我知识付费后,最大的转变。
输出包括很多方面,相比演讲,写作是最容易执行,也最不需要成本的输出方式。
虽然我很爱写作,但在进入媒体工作后,对写作的兴趣反而锐减。慢慢地竟然变得不爱写了。
常常会纠结:
一年去了N个国家,要不要写游记?犹豫了一下,懒!还是算了吧!
一年看了40多场演出,看的时候激动万分,甚至泪流满面,但回去之后,要不要记录感受?
好麻烦!还是算了吧!
就这样,我错过了将人生历程和感受写下来的机会,让它只是我记忆里的美妙回忆,但至于为什么我会喜欢?
我似乎无法详述。
这三个月中,我接触到了不少年轻又上进的小伙伴。
他们中很多人从事着完全与文字不相关的工作,却写得一手好文章。
于是我也决定重拾写作,坚持输出。
听过的课程记录下感想,印象深刻又有感触的电影,写下影评,并随时记录走过的路。
当文字在手中流淌,我发现这其实是我一个重新理解人生的过程。
就像电影,我看第一遍时,只关注剧情。
而为了写作看第二遍时,才真正体会,为什么电影会触动我,进而明白了一些隐藏在剧情中的深刻含义。
李笑来老师在他的付费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中说,写作是“把自己的同一时段时间重复销很多很多次”的极少数选择之一,也是相对来看最容易成为普通人起步的台阶之一。
而我的感受是:写作的过程,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自己。
不管别人明不明白,在写作和分享的过程中,我实实在在地把自己整明白了。
这个内化的过程强化了我的体系,让知识成为了我架构上的新的砖瓦。
学了这么多,你行动了吗?
在学习了那么多知识之后,我们还需要做什么呢?
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那些碎片化的知识只有内化成自己的体系,再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有用。
比方说,学习了主题阅读,真的有拿几本书来练习怎么读吗?
学习了时间管理,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制定计划,并严格执行吗?
如果不将所学的一切付诸行动,一切都是空谈,
正如行动派这本书的标题《你和梦想之间,只差一个行动》。
所以,所有的学习背后,指向的只有一个目的:行动!
在意识到行动的重要性后,我开始积极地行动:
首先,每隔一到两个星期,我就会去图书馆借书,做主题阅读,提炼自己需要的知识;
其次,我开始做有意识地输出,每周在简书上更文,在喜马拉雅上读有声书,分享好书;
然后,我会积极参与线上和线下小伙伴的分享会,比如每周一次的读书会和电影讨论,以及与小伙伴的聚会讨论。
行动的过程,最真实地检验了我们的认知,也只有通过行动,我们学习的一切才有意义。
边思考,边行动,边调整,澄清一些了,分析一些了,
有了一些策略和计划了,依然不确定,依然不完美,但是依然要开始行动,
谁也不会知道究竟会如何,但行动知道。
行动也许达不到最终的目标,
但如果不行动,别人的优秀依然是别人的。
花了那么多钱在知识付费,我终于明白,
钱买得了学习知识的途径,却买不了知识和智慧本身,
唯有行动,才能将它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