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和朋友聚会,我带着淘淘一起去的。先是到YM阿姨家小区溜了一会,淘淘非常喜欢小区里的喷泉,在那逗留了好一会,我还给他拍了张照片。
晚上睡前给他讲绘本故事,翻到一页也有喷泉的,这让他想起了白天看过的喷泉,于是问我:“妈妈拍喷泉的视频了吗?”我说没有,只拍了照片。
他听了之后就开始哼唧: “我要看喷泉的视频,我想看视频。”我当时也有些累了,不打算搭理他,没想到他愈演愈烈,哭喊起来: “给我拍视频啊,我要看视频。”
我一看是逃不掉了,只好转过来倾听他: “嗯,淘淘想看视频,今天要是拍视频就好了。”
他依旧坚持: “给我拍视频,拍视频。”
“嗯,淘淘很想看喷泉的视频。但现在太晚了,要不明天让YM阿姨拍了视频发过来好吗?”
“不行,我现在就要看,现在就要看。”
“哦,现在就想看哪,那妈妈把故事书里的喷泉拍成视频可以吗?”
“我要看真的视频。”他的情绪更加强烈了,躺在床上一边哭喊着,一边踢着腿,看起来听不进去什么了。我提出的两个方案都满足不了他的需求,也再想不出什么办法了,只有在旁边陪着他,做好了至少花费半小时的心理准备。
淘淘一直哭闹不停,这时也到了爸爸休息的时间了,可是看他这副样子爸爸觉得很烦躁,也没法睡觉。“这神经病啊,要哭去客厅哭个够。”淘淘更加变本加厉了。爸爸又要拉我出去,让他自己留在卧室里哭。
“要出去你自己出去。”我甩了爸爸一句绊脚石,缘自对他这几句话的不满,也缘自我此刻的能量和修为不足以同时容纳和倾听他们两个人。对此我接纳自己,不再有更多的惭愧和自责,也给自己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爸爸自己也没有出去,还是关灯躺下来了,面对淘淘持续的哭闹也没再说什么。
我虽然最开始也没有心情理会淘淘,但看着他难过的样子,我放下了对他无理取闹的评判,也忘记了自己的疲惫,进而看到了一个孩子对自己喜欢事物的执着,和愿望落空后的失落、伤心和无助,或许还夹杂着其他事情带来的没有直接表露的情绪(奶奶明天就回老家了,淘淘有些舍不得)。无理取闹那是成人的逻辑,不是孩子的有意为之。所以,我自然而然地做到对他的接纳、陪伴、倾听。
就这样,淘淘躺在床上哭着,叫着,踢打着,我坐在旁边,抚摸着他,给他擦着眼泪,偶尔说上两句安抚的话。他折腾了有半个多小时吧,哭够了,也困了,就睡去了。
第二天早上,淘淘醒来就对着我笑,心情一片大好的样子。我说爸爸去车站送奶奶了,起来和妈妈一起吃早饭吧。
淘淘依旧笑着: “奶奶走了,那我就不和奶奶玩了,我以后就开开心心地上幼儿园呗。”天哪,听了这句话妈妈心里实在太惊喜了。
接着他又想起了喷泉的事情,和我提议: “妈妈,我们今天先去YM阿姨家小区拍喷泉的视频,然后再去看铁轨好吗?” 昨天和他一起计划好了今天去一个地方玩,那里有废弃的铁轨。
“那样的话太耗费时间了,再去看铁轨就来不及了。”
淘淘又想了想: “那我们就去家天下花园拍喷泉吧,那里也有喷泉啊。”家天下花园就在我家前面的小区,这个没有理由不同意。于是,我们先拍了喷泉,又去看了铁轨,度过了非常愉快的一天。
这就是一个孩子在接纳的环境下,充分流动了负面情绪以后呈现出来的状态。不仅心情转好,有能量接受现实,还发展出智性的思维,自己主动想办法来满足他的需求。
“接纳就像肥沃的土壤,肥沃的土壤能让种子萌芽、成长、开出有魅力的花朵。孩子就像种子一样,蕴含着成长的能力。接纳就像土壤,它能够使孩子发展并实现自己的潜力。” 摘自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戈登博士的《P.E.T.父母效能训练》一书。
也许有人会质疑,这种接纳和陪伴,不是在纵容孩子乱发脾气吗?一直这样纵容下去,他不会长成一个坏脾气的人吗?
以前,我也有过这样的困惑,只因为对孩子成长过程的不了解。其实,如同孩子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一样,情绪能力也同样是一个逐渐成长的过程。没有人会因为孩子两岁不会跳,三岁不会算数而说孩子笨,但常有人因为一岁的孩子情绪爆发而给他贴上坏脾气的标签。
我们认为发脾气是不好的,诚然对于大人爱发脾气,有可能伤害到彼此的关系,至少让人不舒服。但这种坏脾气除了先天气质的关系,更多的是受到父母养育方式的影响。表面上看,一个人因为当前的某件事而引发了怒火,其实是外部刺激唤醒了他曾经卡顿的情绪记忆。父母在早年为孩子营造一个情绪自然流动的空间,才不会在孩子身体里留下不好的情绪记忆,孩子有机会慢慢学会自我管理情绪的能力,长大后才能够以积极的模式应对外部刺激。
那些看似很会把握自己情绪的好脾气的小孩,呈现出的是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情绪能力,往往不是他们真实状态的流露,而是他们知道自己不可以,因为不被接纳,不被允许,所以只好隐藏和压抑自己的情绪,通过其他的途径来发泄。父母往往不能够察觉到这些微妙的关系。
有时面对孩子持久的哭闹,大人会感觉烦躁,变得没有耐心,通过制止或孤立的方式使自己可以不用面对孩子的哭闹,其实逃避的是父母自己内心曾经受伤的小孩。是孩子的哭声勾起了我们自己潜意识里的相关记忆,或许我们小时候就不被允许纵情地哭泣,我们对哭泣有着批判性的印象,孩子的哭声让我们很不舒服,很无措,很想逃。但与其逃避不如面对,和自己内心取得联结,觉察和疗愈自己才能够和孩子一起成长。所谓养育是一场修行,说的正是如此。
父母的接纳和陪伴,是孩子情绪能力发展的摇篮。父母的爱,是孩子成长的养料,前提是懂得如何去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