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剧本、小说、诗歌、散文等。其他艺术有音乐、舞蹈、雕塑、绘画、建筑、戏剧、电影等。从古至今都有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或戏剧,各种艺术的发展都要从文学中汲取营养、获得灵感,因为文学的发展,其他艺术才得以蓬勃发展。特别是电影,由于科技的发展,电影这种娱乐方式的普及以及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由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不仅能吸引原著书迷,也能靠电影的宣传捧红一些艺人(当然,前提是电影拍得够好,观众喜欢)。另外也有将诗歌改编成歌词的,如歌曲《当你老了》就改编自爱尔兰诗人叶芝的写给所爱之人的诗。原诗是表达诗人对所爱之人忠贞不渝的爱情的,改编后以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有时,以电影、音乐等形式表现出来的事物更能引起观众或听众的共鸣。毕竟,随着时代的演变,以视频或画面的形式能表现的人们很多都不愿意花更多时间去啃原著。
和原著相比,电影多了很多抒情奠定基调和背景介绍,少了对人物的细节表现(比如张爱玲在开头花了一段来描写王佳芝的外貌,但在电影中只有一个画面,而且因为看电影要时时跟进情节,很多人不会去注意王佳芝的衣服样式,她戴的耳环手环。也不会注意到易先生的家的装饰和小说的中是否一样,因此很少去关注电影是否实地还原当时香港的真实样貌)。李安的《色戒》多了很多细节和情节。细节体现在王佳芝在牌桌上看其他几位太太的眼神,一直在不停地打转,而摄影师又能很准确地捕捉到她的眼神。在情节上多了王佳芝加入话剧社和邝裕明的相识和对他心动的过程,多了麦太太和易先生的床戏(这在小说里几乎是一笔带过的)。当然,还有一部分做了删改,比如买戒指的情节。
在电影里对语言的处理也挺到位,把老易的谨慎提防表现地很好,而王佳芝为了引诱他,从一开始的在牌桌上的谨言慎行到单独相处时大胆试探。如果这不是一个有目的的接近,王佳芝的每一句都可以让男人蠢蠢欲动,充分发挥了她在此次行动的作用。电影中设计的台词也继承了张爱玲的一贯风格——欲擒故纵,在一瞬间迸发。
探究其原因,不过是两个作品的创造者所追求的东西不一样罢了。这部小说张前前后后修改了近30年,她说“这个小故事曾经让我感动,因而甘心一遍一遍地改,在改写的过程中,丝毫也没有意识到三十年过去了,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张追求的是用更精简熟练的文字向读者客观地叙述一件事,也因为她喜爱这个故事,生怕每写错一个字,用错一个词会误导读者,所以迟迟不肯“放手”出版。而李则另有他想侧重表达的东西,也许是想引起观众的思考,关于王佳芝的选择,关于她和邝裕明的错过,关于她对老易的感情和老易对她的感情,关于那一代人的青春和抗战。不过两者都做到的一点就是,留给受众足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自己理解他们的作品。
我先看完小说两遍再看电影的,一是第一遍懵懵懂懂,二是想把人物关系弄熟,省的看电影时只顾着分辨谁是谁而疏漏一些东西。看完电影又看了一边小说,这时,小说中的人物基本在我脑海中了。
小说和电影互补,有一些小说中没有具体说明的在电影里得到了补充,比如黄磊因为花钱太快和父亲断绝关系,这时邝裕明的处境就很艰难。以及王佳芝和赖秀金等人的关系的微妙变化。
从单纯的客观的利弊得失的角度看,王佳芝的叛变是不值得的,白白丢了自己和同伴的性命。况且她自己都不确定老易是否真的爱上她了,即使是又如何呢?老易的身份是她憎恨的汉奸,她的最后一刻的动摇,也许是偶然而已。
老易一开始对王佳芝百般提防。
在日本餐馆王佳芝给老易唱歌,老易的眼泪,也许是她最后说出“快走”的导火线。
电影最后老易在王佳芝住过的房间坐了一下,听到十点钟的钟声敲响之后离开,只留下床上的褶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