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7.3 文/琴音
20年前我毕业于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后,用三年的时间自考大专,获取了大专的文凭。然后又用了三年的时间参加中大的本科自学考试并获得本科文凭。
有朋友开玩笑,“你就一个典型的月光族。”
确实如此。那时候,三分之一多的工资用于学习和提升自己去了,三分之一的工资用于感恩和回报父母,三分之一的工资用于消费娱乐旅游了。
虽然没有上全日制的大学,但也算是在用另一种方式弥补了心中的那份遗憾吧。该“消停”了吧!
2009年突发地对心理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又开始了我的心理学之路。先后参加了国家注册三级和二级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和资格考试,并顺利通过。走进心理学圈子后结识一帮助人自助兼有爱的朋友,并且开始品尝到心理学对我的帮助和甜头。获益的我也开始跟着前辈们助人自助的新模式。当义工心理咨询师,当公益助教,当公益家庭教育的讲师……
助人,可以自助。助人,不光要有热情还需要自己内在有“料”肚里有“墨水”。心理学圈子有一个人尽皆知的共识: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先是把自己整明白了,才可以带动来访者走得远。把自己整明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固有的思维固有的模式固有的限制性信念,还有成长过程的某些印痕……无不影响着自己的前进。继续成长自己就不容忽视了。
于是乎,个人成长工作坊,深度觉察班,国际催眠班,认知心理学,完形治疗,精神分析心理学,意象对话心理咨询技术,绘画心理分析,萨提亚心理咨询师,NLP,心理学的研究生高级研修班……我遨游在这些知识的海洋里,而这些都是在我们传统的学校课堂里没有接触过的。这些给我打开了一扇门,开启了我的新思维。
曾经,有不少的朋友戏谑说,“你自己就是搞教育的,你还折腾啥?”
曾经的我无言以对。我也说不清道不明我在为啥?我在折腾啥?从97年中师毕业后从来就没有间断过学习,开始是专业性的学习,后转到心理学和家庭教育类的学习。一路走下来,其实享受其中的。
门外的人是很难理解学习成长之门里的滋味的。我们在成长的课堂里,放声大哭,或者开怀大笑,或者黯然神伤,或者默默无语,默默哭泣。我们在成长的课堂上,挥笔疾书记录老师的精彩之处,我们比中考高考还用心。我们在成长课堂里,彼此间相互支持互相鼓励互相滋养对方,我们在一起,我们抱团成长……
周末,也许你在享受懒觉的时候,我奔走在马路上,赶车参加学习。周末,也许你在享受美食的时候,我在课堂里时而埋头时而洗耳恭听大师讲课。周末,也许你在逛街一掷千金买着名包靓衣裳的时候,我也一掷千金在某个课程上。那一刻,也许你谈天说地,而我和一群爱学习的朋友在一起,我在分享家庭教育我在讲公益沙龙……
特别喜欢这段话:
人生就是一本书,封面是父母给的,内容是自己写的,厚度可能不完全由本人决定,但精彩程度却是自个创造的。至于有多少人阅读,就看你能影响多少人?尊重多少人?成就多少人了?
今天,为自己的即将到来的四零年华做出一个选择。曾经的某些纠结在一个朋友的共勉里找到了启迪和答案。
是的,我之所以努力,并不是为了超越谁。我只是不想让自己所有的不甘心,在多年之后都成了一种无能为力!
所以,我希望:
当我低头的时候,我可以看到那一串串坚定的脚印;我抬起头,前方有清晰的指引方向;当我回头,可有一路的故事供我慢慢咀嚼细细回味。
刹那间,心就安了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