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5点朋友约到一个家庭聚会,说给一个朋友的孩子出国做个测试,出点主意。进了家门,500多平米的大房子果真很气派。这个爸爸继承了家族企业的股份,大概获得了1个亿的现金收入,早就已经实现了财富自由。要出国的孩子用投影在打游戏,始终没抬头。
孩子的爸爸说:不希望孩子压力大,希望找一个无压力的出国途径。一般像她这样的孩子,离申请只有4个月,托福、SAT、申请文书活动早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但是她什么都没有开始,问托福不知道何物。当天我也没有给孩子测试,父母的意思是,孩子很任性,如果她不愿意,谁给她测试她都不干。
孩子爸爸说,出国也不是为了谋生,不希望去压力太大的国家。然后问我哪个国家的压力最小,是英国?澳大利亚?或者加拿大?钱当然不是问题。
但在,这真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
虽然这个家庭已经完全不用为生计发愁,在给孩子创造精彩的人生上却有很多迷茫。财富对于减少出国的痛苦有帮助吗?几乎没有。巴菲特说“父母唯一应为孩子做的就是找到孩子的热情所在,并鼓励全力以赴地去追求,并发挥得淋漓尽致。”探索人生的精彩都必须由孩子自己完成,父母无法替代,财富也帮不上忙。一个人的成就感来自于自己价值的实现,而价值的实现,更多的来自于自己的努力和探索。一个积极有意义的人生,实际上一种“求索”,这种“求索”是曲折,很多时候是痛苦的,财富并不能帮助孩子快速达成。
我们看看巴菲特和孩子的故事。
巴菲特的儿子彼得在大学时决定退学,准备投身于音乐创作,但是身无分文他从没有想到问父亲借钱。因为儿子知道巴菲特不会再给他一分钱的生活费。“因为我已经19岁了。”
巴菲特却不时地提醒儿子:“要学会用自己挣的钱,去做更大的梦。”
30岁那年,彼得一家四口住在一套不足100平方米的房子里。他很想让妻子和女儿生活得更好些,于是生平第一次开口跟父亲借钱。父亲摇着头说:“金钱会将我们纯洁的父子关系变得复杂。你应该像其他美国人一样贷款买房,然后凭自己的能力把贷款还上。”彼得在心里告诉自己:“我发誓,这是我最后一次向父亲借钱。”
父亲拒绝借钱给自己,还是让彼得沮丧了好一阵子。他一气之下贷款买了套大房子,每个月要还几万美元的贷款。几年之后,他不堪还贷的压力,又将大房子卖掉换了套小公寓。那一刻他突然明白了,父亲只是想让他自己去经历和懂得生活。
巴菲特在谈到富二代时说:"家庭给了他们豪华的环境,却是贫乏的人生,他们不是生来嘴里就有金汤匙,而是生来背上便插着金匕首。唯有实实在在挣得自己的报酬,才能让自己真正尊重自己。"
2011年初,当彼得告诉父亲自己的新书《做你自己》即将出中文版时,对中国有着深厚感情的巴菲特主动提出为他写序。巴菲特的序言非常简短:“彼得的人生全凭他自己打造。他衡量成功的标准,不是个人财富或荣耀,而是对广阔世界所做的贡献。”
这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借鉴的财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