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天对于陈琳的讨贼檄文很感兴趣,又听了几遍。所说曹操听了这篇檄文,惊出一身汗,困扰自己多年的头风病都给治好了。
结合我最今常读的《讨武曌檄》,我觉得檄文,听多了觉得里面说的也未必尽是事实。语多浮夸。
一是对于敌人的品德的缺陷太过浮夸。一般先攻击出身。出身是卑贱的。武曌是“地实寒微”,说得还算客气。曹操就开始从祖宗骂起。说是爷爷是“赘阉遗丑“,父亲是乞丐。这里面既有人身攻击。听着很爽很解气。但是,隐隐约约中透出一种瞧不起低层人民的口气。里面的阶-级气息十分浓厚。穷人一辈子就只-配-当穷人。要是当了大官,要是当了皇后,那定是来路不正,使了各种诈,用了各种手段。
二是对于敌人的罪状写得也十分浮夸。除了一般性的罪状外,一定会加上淫乱,六亲不认,弑父鸩母,天地不容。至少也要写杀害无辜的忠良。
三是对自己的概红苗正也十分浮夸。比如徐敬业是公侯冢子(其实也是对比被讨伐一方的出身)。对袁绍是四世三公。
四是对于敌我力量的对比也十分浮夸。一般会把自己写得强得很,把敌人写得弱暴了。
最后就是呼吁大家,跟我一起起兵就是为了正义,如果不跟我,回头就是敌人,要受到正义的处罚。
我想,檄文也大概就这么多东西。抽时间我也来写个檄文。
讨冬风檄文
夫冬风者,本出于极北,其父则北溟深渊,幽深黑暗,残暴冷酷,凡所近者,无不吞噬,天下之人,莫不闻之而噤声,思之则胆寒。其母则千雪玄冰,好人形蜡像,有尝登万仞之山者,丧命不之凡几,皆为其所虏,冰后存之,千年不腐,以杀生为乐,以存死为观者,莫甚于此。父母如此,冬风可知。暴虐无常,以雨为剑,以雪为刀,攻城略地。逆之者轻则伤寒,重则失温,自古及今,未有遇之而不伤者了。然保暖、防湿,则其无能为也矣。今某也,其行则正,其名也荣。兵强马壮,威势振天。羽绒满衣柜,围巾皆羊毛,口罩千屋,秋衣无数。晨跑不缀,身健体硕。以此制冬风,如江必东流、日必东出,理之必然,势之必然也。若同声共气,则同享盛世。望诸公各守其本,各出其力,共御大敌,以启新年,以襄天下。若有首鼠两端、骑墙动摇者,天下咸攻之。
传之州郡,九州共闻,
如律令。
这檄文还真不好编。哪一天真遇到一个让人烦心的人,就写一篇檄文,好好痛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