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胡蝶”蝴蝶,“蘧”音渠指悠然自得,“物化”万物自化引申物我变化道法自然。
本段大意:曾经庄周做梦梦见自己变成蝴蝶,自由自在飞舞,心情舒畅,不知道自己是庄周。突然醒来,惊奇发现自己不是蝴蝶是庄周。不知道是庄周做梦梦见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梦见了庄周?庄周和蝴蝶一定有区分,区分又遵循道法自然变化,这种物我变化就是物化。
这个故事就是著名的“庄周梦蝶”,推广开来,每个人都可以自问,“我是做梦梦见了世界,还是有只蝴蝶做梦梦见了我”?我们或许不是自认为的我们,而是蝴蝶梦中人而已,这么想一想非常玄妙,逻辑上也一样行得通。
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个哲学三问,非常烧脑细胞。
作为《齐物论》文章的结尾,庄子借助梦蝶这个寓言故事,成功把自己带入进去,看似沉迷于“我是谁”的发问中,其实还是文章一直强调的“物我两行”“方生之说”“道通为一”。
也就是说包括人在内的万物都是发展变化的,甚至尖锐对立的存在,看似万象纷呈,矛盾冲突不断,然而对立事物又是普遍联系的,相辅相成,相反相成,最终统一在客观整体中,所谓道通为一就是对立后的统一。
庄周梦蝶也是如此,庄周和蝴蝶看似对立,彼此,梦醒,是不是,然不然,但本质都是一回事儿,庄周就是蝴蝶,蝴蝶就是庄周,为此可以称之为蝴蝶,也可以称之为庄周,还可以称之为任何其他名字,无论是谁,都是万物平等。
无论是庄周梦见蝴蝶,还是蝴蝶梦见庄周,没有任何本质差别,这是对我们最大启发。
回到现实生活中,庄周梦蝶故事给了我们应对问题的方式,那就是万物平等,表达自由。
涉及人际互动,看法不同时,“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是捍卫你表达的权利”,这就是表达自由,这是万物平等的具体化使用,随着时间流逝,情景转化,不同看法也许早就消失,也许来个互换,也许微不足道,谁知道呢?既然如此,何必为了所谓低自尊面子唯我独尊不容反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