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停”的机制——分享
1.很多运动赛事都有“叫停”机制,当教练看到自己的选手状态不好时,再这样下去就要输了,一定会叫停,把选手叫过来,调整好状态再上场比赛。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建立“叫停”机制,也叫做“踩刹车”。
2.有时候听别人说话,听着听着,发现自己不能认同,甚至有情绪升起,无法保持平静,再这样下去,难免就会和对方“杠”上了。这个时候,建议我们暂停,等把自己调整好,再来继续谈吧。有时和别人说的时候,发现对方脸色不好看,再这样下去肯定没好结果,我们也可以“叫停”。状态不好的时候。一定会越想越生气,不会想出什么好事来,所以“叫停”,不让自己想。
3.“暂停”的方法有:深呼吸,喝杯水,触摸一下其它物件,闻一下其香味,或者站起来走一走,听一段音乐。人生的效益,与发生什么事关系不大,与自己的状态好不好相关度极高。因此最重要的是设法保持自己的好状态,万一做不到,至少要设置“止损点”,不能再亏下去,记“知止”,这是一门人生功课。大家一起静心,整体好集体的能量,说一下彼此的心情,再开始讨论问题,这样做效能一定大增,“知止”对个人,对组织,都是必备的机制。
“爱自己”的方式——分享
1.爱自己,不懂得爱自己,没把自己的爱到“满溢而出”,所以付出的爱质量不纯,自然不圆满。把爱自己当做一门功课,渐渐看到自己是如此不爱自己,从何时开始不爱自己,以及为什么不爱自己。
不爱自己的表现:最爱生气,生气是非常伤身的情绪,他们竟然容许自己经常陷入其中,无法自拔,真是太不爱自己了。此外还有抱怨,嫉妒,占有,比较,也包括不那么明显的傲慢,伪装,疏离,依赖,冷漠,好强,当下也有时下流行的“媚俗”和“酷”。这些背后的根源都处于不爱自己。
2.症状:表面上看起来最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其实骨子里最不爱自己;还有些人用自尊,自重,自强,自信来掩饰他们不够爱自己;最特别的是自我感觉良好,没事就要“宠自己一下”的人,用溺爱自己来替代真爱自己。看起来,“不爱自己”这件事,还真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有些人滔滔不绝,说自己多厉害,多满足,多有爱心,却看到他们脸上写着一个“苦”字,时常吓一跳,想想自己是不是也如此,还是挺吓人的。
我们一直觉得“爱别人”才是人生的功课,无奈这门功课如此难学,始终学不好。对某些人,能忍受就不错了,不知从何爱起,对一些人,好些应该并且值得去爱,却爱的没有感觉;对另一些人,很愿意好好去爱,结果却爱的不怎么样。总而言之,爱与不爱之间,总难得自在,更别说圆满,最终成了人生一大悬念,于是少碰为妙。
3.“爱自己”不是念头,而是结果。它是一个人用全然的觉知和愿望去经历人生的酸甜苦辣后必然出现的一种状态。自己面对每件事的行为,如果让自己更满意,更喜欢自己,就表示做对了,否则就做错了。通过这样不断地检视和修正,更爱自己,并因此更爱别人,都是必然的结果。
爱别人,来自爱自己;爱自己,来自检视和修正,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选择”焦虑——分享
现在焦虑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对孩子学习的焦虑更像传染病的似的蔓延。家长的焦虑势影响到孩子,现在孩子的焦虑和抑郁也越来越多。
1.焦虑是需要理由的,如果没有理由,人不可能焦虑。
焦虑的来源,与面对什么处境无关,知与自己的想法有关。
如果你不在意别人怎么看,不想控制事情该如何发生,就没有理由焦虑。
焦虑的产生,到底始于内在还是外在,这个问题犹如鸡生蛋,蛋生鸡。内外状态失去觉知,信任和慈悲心,才是产生焦虑的真正源头。
2.当一个人专注于自己的清晰意图,全力以赴行动时,焦虑毫无存在的空间。
每当处于焦虑的状态时,可以先与身体连接,检视身体哪个部位不适或者紧绷,然后通过呼吸精心,直到内心平静,身体放松为止。
一切外在发生的事,都不过是触媒和投射,个人如此,群体也如此。
确定自己处于平静状态后,再回想焦虑升起的当时,我怎么啦?在想什么?害怕什么?想控制什么?清除焦虑的内在源头后,最后检视引发焦虑的外在因素,日后还或可敬而远之,或可提高警觉面对之。
3.譬如:孩子学习成绩不好,胖,不运动,偏食挑食,不说话,无论孩子怎么做,家长都焦虑。诸多原因形成恶性循环,越演越烈。对治的方法只有两个:行动或放下,别无他法。如果两者都做不到,就是你自己选择了焦虑,跟别人一点关系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