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次同学聚会,间接也聊起瑜伽那点事。两位同学都异口同声地表示:自己性子急,根本练不了那个,太慢了。然后,我倒是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因为性子慢,所以能坚持下来。
性格的急或者慢,其实反应出一个人做事的习惯和风格。我习惯按部就班,注重细节步骤,可能给人的感觉是那种像吃红薯似的面、粘、稠,而不是吃萝卜似的脆、硬、爽。
我第一次上凯明老师的阿斯汤伽,在做下犬式的时候,他调整我后背的姿势,然后说:"你性子急躁,脾气不好。"我当时一听,觉得还挺不自在。因为在所有人的眼里,我是脾气挺好的人。
瑜伽的不断习练,真正的收获是越来越觉察到真实的自己。我开始渐渐感到,性格的急或者慢都不是绝对的。有可能你在所有人面前表现出来的只是一种社会身份对应的大众需要的性格,当这种需要一旦不存在的时候,或许才能发展真正的自己。不过,以我自己的经验,真正的自己很难找到和发觉,因为,我们已经走得太远太急,逐渐已经偏离了正常的轨道。所以,我们多数人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更不知道以后的路要怎样去走。不知何时,我们把自己弄丢了。
瑜伽简单的一个山式站立都不是表面你看到的那个样子。你觉得,这个姿势是如此寻常,如此不可理喻。有什么可学的,有什么可教的。你们就那样、这样做几个不痛不痒的动作,几分钟就保持一个体式,每一个体式都是呼吸啊,都是伸展啊,都是扭转啊,这么慢,慢慢的,能有啥效果?能有什么用?
大道至简。水深则流缓,人贵则语迟。每次我上木老师的课,从头到尾,我都处于紧张状态,因为我需要听懂她说的每句话,每个体式我都需要认真体会,我的注意力一直处于高度集中和专注的状态下。战士一式,从下犬体式,伸左腿卷腹弓背迈到两手之间,测量位置的准确性是上下起伏感受胯部的伸展和柔韧性,前后脚的距离太近或太远,都容易卡死。站立起身的时候,前方的脚为根,如抽丝般走于腿,腰部为核心扭转,最后形于手。这个俩手的伸展是以之前一步步的体式顺势而成的,也是腰部扭转所带领出来的。而手指尖的伸展和柔软,反应出这个体式你是如何一步步来到这里的。你是用心体会来的,还只是单纯模仿老师的动作而来的。
瑜伽的每一个体式都有它相当精准的发生、发展、运行、成形的轨迹。并非我们看到显现出来的那最后的静态体式。越持久地习练,你就越关注每一个体式的呼吸,每一处肌肉关节的发力,每一处对抗和平衡。目前我感受最深的依然是体式中每一处身体的对抗之力。这种对抗无时无刻都存在着,让人捉摸不透,让人无法掌控,但是,心到,意到。日子久了,会改变你的内在。
越深入,越精雕细琢,越感觉困难和不易。不过也正是这样的精细和慢入,才越来越收获到瑜伽带给你不易察觉地惊喜。
文/花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