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第一天,天气晴朗,阳光灿烂。我出去买菜的当口,儿在爸爸的提示下,洗了衣服和被单。接下来儿主动把洗衣机后面的卫生死角进行了彻底清扫,儿问我要了布和洗洁精,卖力地跪在地上擦。儿问我们做得如何?爸爸说特别好。我说请不到你这么敬业的。中午妈妈用黄豆酱做你爱吃的豆腐和鱼。儿说,我只是态度认真。
当我回来时,爸爸和儿都在拼命地读绕口令:黑化肥发灰会挥发…… 原来是儿在群里抢红包,必须通过绕口令才能够抢到红包,最后还是爸爸技高一筹,帮儿子抢到了红包。儿非常开心,对我说,经过一年半的艰难积累,在全靠自己的情况下,只有0.6元,这两天又在同学群里发了十几个红包,是发红包冠军,现在只剩下0.1元。班级一个同学弄了个外挂,自动抢红包,一晚上抢到48个红包,他自己却一个红包也不发。这种行为一是失去抢红包的意义;二是为同学不齿,一般会被人踢;三是一经被腾讯公司发现,就被封号。
中午时分,我准备睡午觉,儿竟然又乐呵呵地来问我有没有《新华字典》?不一会他自己找到了字典,开始查字典。我问儿,儿拿来18个口字旁的字,我一眼望去,没有认识的,再仔细看,只能读出8个字的读音。儿认真地查字典,并记录下来。还有三个字没查到,儿连续试读了十多遍,终于通过了。儿兴奋异常,鼓掌大叫并从座位上跃起,又一个红包抢到了!儿用自己的坚韧、耐心,挑战了几乎不可能!以前的急躁、急于求成,或者另一极端逃避,在他身上已不复存在。连他自己也说以前是不可能的,但经历了许多,现在是可以了。
儿说,接下来的作业是最简单的了,因为我的欲望全无,以前就想着要做好、做对,所以导致压力大。我现在运用引用手法,最擅长引经据典,不用网上的内容,就用现有的资料。说着拿出刚写的一段作文,引用的第一句唐诗我就不知道,见我看他的字费劲,儿自己拿过来有感情地读给我听,当我不再纠结于他的字迹时,儿自我检讨字写得不够工整,我对他快写是为了跟上思路表示理解,只是说你可以稍微写得慢一些,会更好。
对于我问儿,这几天你为何只反复听一支肯尼·金的萨克斯曲《家乡》时,儿是这样回答的:这就是区别。为何吹萨克斯的人那么多,只出了一个肯尼·金?我问,是技巧?比《回家》难吗?儿答道,不是技巧的问题。对现在的我来说,不存在难易。为什么同一支曲子,每个人吹出来都不一样?就如同高考生,知识点都知道,为何有的人高考考得好,有的人一看到题就会发蒙呢?这需要自信、悟性,要把知识一点点转化为自己的,逐步运用自如。
儿从中午一点开始做作业,做到五点,他说,几天脑子没学习了,需要休息下。爸爸说,吃完饭再做。儿做到八点,问我还剩下几项,我答,三项。儿答,一项,数学。明早再做。没想到儿说完后没有休息,而是继续做,一直到做完。做到几点我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