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乐乐的生活
高爷不姓高。高爷原名叫魏怀高,因为辈分高,年纪大,是小学校的名师,所以大家就尊敬地叫他“高爷”。我师范毕业后在泥湾村呆过几年,和高爷较熟。觉得高爷豪放畅快,能说会道,心灵手巧,是泥湾村的能人。
高爷上绘画课特别有意思。高爷一上讲台,对孩子们说:“耳朵两扇扇,鼻子两罐罐。走路哼哼,吃饭吞吞。一走一个梅花儿,一甩一个银发儿。是啥?”孩子们嬉笑着说是“猪”。高爷拿起粉笔,转身在黑板上三下两下,先画出一头母猪,然后画出几只小猪仔。惹得孩子们眼泪都笑出来了。高爷没笑。高爷说:“猪一身是宝。可它也有缺点。窝里吃,窝里屙,窝里放屁赛喇叭。我们可不能学它呀!”孩子们连连点头,教室里又是一阵快乐的笑声。
高爷这样的令人快乐,我们自然爱和他在一起。每天一下课,我们便围着他,听他讲段子,听他说笑话,和他抬杠。有一天,天气热得人喉咙发痒。我们和高爷打赌说,他讲段子,我们绝对不会笑。如果我们笑了,我们就请他吃雪糕。吃几个都行。否则,他请客。高爷爽快地答应了,并和我们来了个“三击掌”。高爷清清嗓子说:“有一个傻女婿去接丈母娘。一路上二人寂寞无聊。傻女婿便编出一个谜语让丈母娘猜——一个扁着哩,一个圆着哩;一个硬着哩,一个软着哩;一个掰着哩,一个进着哩。丈母娘一听,脸突然就红了。她大骂女婿是畜生……”我们听得正欢,高爷突然就不讲了。云山雾罩了半天后,高爷要我们也猜猜。那时候我们刚从师范毕业,年华正青春,对“一切”充满渴望,哪能招架得住这样的“撩拨”。大姑娘们赶忙埋过头去,捂着嘴偷偷地笑。小伙子们哪能忍得住,只便放开怀来一个劲的笑着,说高爷太坏,拿我们穷开心。高爷却一点也没笑。还是一个劲地催问我们谜底。我们“心知肚明”,却难以开口。高爷拿得稳稳地说:“……傻女婿一脸委屈的说,娘啊娘,我说的是纽门和纽扣呀。你想成啥呢?”高爷一手掰着自己衬衣上的纽门,一手拉着纽扣,做着动作。那语调一起一伏,我们笑得差点背过气去。高爷还冲着我们喊:“你们想成啥呢?你们想成啥呢……”
说者无意,听者有意。我们自然请他吃雪糕。没想到,高爷又给我们演了一场好戏。他竟然一连吃了五个雪糕。我们瞠目结舌,怕他伤了胃。高爷却笑呵呵地说,大热天的,怕什么?雪糕下了肚子就化成水了,一泡尿就没了。“咔咔咔”,他又吃了五个。我们赶忙告饶,甘拜下风。高爷才乐滋滋地回到办公室。不一会儿,鼾声如雷,隔着五间房子都听得清清楚楚。
其实,这些都不算啥,高爷的绝招还在后头。泥湾村地处黄河边,和兰州所有的村庄一样,一家有事,全村人来帮。泥湾村的人给邻居做事厚道,分文不取。高爷也不例外。
高爷的学生魏小军要结婚了,一帮子学生挤在新房里,吊花环,挂彩灯,不知为什么,泡沫塑料做的“龙凤呈祥”就是贴不上去。高爷见了,二话没说,找来几个大头针,“丁丁丁”几下钉在墙上,然后找来各种颜色的毛线,围着大头针绕来绕去。一眨眼的功夫,只见墙上龙飞凤舞,踩着七彩云霞,活脱脱地跃然墙上。学生们各个拍掌赞许,连声叫绝。过了一会儿,便有那主事的喊高爷去“夸夸”新娘子。高爷先嘘了两杯酒,待到红光满面后,他便指着新娘子对亲朋好友说:“今天的新娘子,手里拿鲜花,胸前戴红花;脸上笑开了花,心里乐开了花;纯洁像梅花,高雅像菊花;脸红像桃花,苗条像荷花;一动就像百合花,妩媚就像牡丹花,灿烂就像太阳花,青春就像山茶花;说话就像杜鹃花,张嘴就像喇叭花。眼睛像貂蝉,腰肢像贵妃,眉毛像昭君,脸蛋像西施。远看小嘴一点点,近看一点小嘴嘴……”一口气说完了十几个“花”,句句押韵,声声入板,抑扬顿挫,三六句,四五句,似快板,像说书。精彩的夸奖逗得新娘子合不拢嘴,惹得新郎官脸上笑开了花。已婚的后悔没让高爷夸,未婚的心里打算着让高爷夸。整个院子里的亲戚朋友大声叫好,大赞这个满头白发的高爷表演得太“出彩”!
如果村里遇到丧事,设灵堂,娘家人说话,挖墓坑,抬棺材……这些事,更需要左邻右舍的人来做。这些环节里,最有意思的便是“娘家人说话”。每次到这个时候,大小的孝子披麻戴孝,跪在院子里。孝子的娘舅们端坐在椅子上。娘舅中有那“高人”自不必说。如果没有,“高爷”就要代表娘家人说话,来一场正儿八经的丧事“脱口秀表演”。
“……你们的母亲,前三十年活人,孝奉父母,尊长扶幼。后三十年活人,和睦乡邻,惜老爱贫。一来为她老人家修行,二来为子孙后世积德。况且立家创业,耗尽了千斤血汗,教子扶孙,费尽了一片苦心。……”高爷满目凄然,先用哀婉悲凉的语调摆着亡人的功劳,听得那孝子和娘舅唏嘘不止,听得那周围邻居低声叹息。接着,高爷便镇静严肃地说:“……你们做得远远不够。赶快把
火车坐上,在苏杭办上些真丝织品;把飞机坐上,在罗马西欧买上些绫罗制品。最差也要雇上个小车,在兰州的大商场买上些绸缎,再添置上几件高档的、细软的寿衣,要体现个春夏秋冬。还要把鸭纹、蚕丝和南极洲的企鹅绒,都称上个十来斤,把衣衾都做得棉棉的,也不免你们做儿女的一片孝心……就棺木而言,木质不好,节子大,板子薄…… ”真可谓妙语连珠,信手拈来,透着真情,带着遗憾和惋惜,夹杂着诙谐和责备,引得孝子连连点头,大哭不止。邻居们却哄然大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