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舒国治的《理想的下午》以后,我忽然觉得,我是不是也可以在每次去过一个地方以后也写一篇“晃荡指南”呢?
是的,晃荡。即使我已经在武汉呆了快两年了,但我还没有去过黄鹤楼,也完全没有半点想去的欲望。我不会和别人一样去到一个地方就得赶场似的非去到那些著名的景点不可,然后拍下自己“到此一游”的证据发到朋友圈。挥挥手机,不带走一片云彩。
那我为什么不愿和其他人一样去那些黄鹤楼式的大众景点呢?
因为我有其他我觉得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其实我每次去一个城市,都没有什么非去不可的理由,也不会给自己制定什么非完成不可的任务清单。只是尽量让自己放松下来地随意的走走看看,仅此而已。如果非得挑出那么一两个“见不得人”的理由的话,也还是有的:其一:浏览古旧建筑、历史文化遗址。这个纯属于附庸风雅,其实也实在是看不懂,瞎看。一味盲目地附庸风雅固然不好,偶尔随意地看看也无妨。其次就是到当地的大学校园以及学校周围逛逛。这样可以让自己过一阵子就可以感受,增加一分学校气氛,消减一分从社会上沾染的俗气。当然我肯定不会告诉你:我主要的目的其实是去学校里看美女了。最后就是逛书店,我喜欢找旧书店,买那种比我年纪还老的;那种标价几毛钱的旧书。可惜,基本上除了武汉还有几家以外,其它城市好像都没有这种旧书店了。就连新书店也见得少。游逛的方式基本上都是徒步,偶尔坐公交。我觉得在一个陌生的城市的一条小巷子里闲逛,听听当地人用一种自己并不十分陌生也不熟悉的口音聊天、吆喝,看看他们的日常生活,着实是人生中最好的一种放松方式了。嗯,要了解当地人的生活面貌,其实我以为火车站和菜市场是最好的地方了。可惜由于时间有限,我基本上是不去菜市场的;火车站也是来去匆匆。
上一期的《奇葩说》说到的话题是“没有上进心是不是有错?”我觉得这个辩题“有病”。病在我们没有办法完全判定“要怎样才是有上进心,怎样又算是没有上进心?”按一般人的价值观来看,我就是没有上进心的一个人。我不知道努力去挣钱,就知道东游西逛、无所事事。在其他人大概包括我父母的眼里,我的这种漫无目的的行走就是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钱财,还给国家铁路交通添加压力的不可理喻的行为,简直就是不上进的“范本”。我之前为这种行为找到的自我辩护是:一种释放压力,对现实生活自我逃避的一种方式。可是此刻的我突然十分清析明了的知道了:这样子无所事事晃荡的意义不仅仅如此,它让我学会了更加从容地适应了一个人的独处,学会更好地在一个人走走停停过程中观察他人的生活,关心自己的内心变化,发觉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当然我也明了:纵然我的足迹再广阔,也终究逃不过内心的五指山。这也正契合了那句:一个人外在的一切表象,都是他内心世界的影射。去哪里不重要,去多少地方并不重要,和谁去也并不十分地重要,重要的是,你知道为了什么出发?
嗯,我就是这样一个对“菜市场”充满“上进心”,对“黄鹤楼”没有太多上去心的人。无可救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