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游侠这两个字,大家必然联想到“道家”,但却和儒家又有几番相似,可史料中的儒生却十分反感游侠,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游侠列传》中主要讲市井百姓中有勇有谋,有名声,有能力的人,“侠”,讲义气,有信用值得被敬佩的人,在百姓中十分受爱戴,位置不亚于皇家贵族,可以说算是一个自由职业者。但《游侠列传》中,司马迁详细介绍了郭解,他的人生可谓是多姿多彩。
在郭解年轻时,司马迁用“阴贼”来形容他,十分阴险残忍,只要稍不如意就动手杀人,被他杀死的人很多,他同样也拼着性命为朋友报仇,窝藏逃亡罪犯,作奸犯法,杀人抢劫,私铸钱币,挖坟盗墓,司马迁说他的不法活动说也说不完。如果这样就被称之为游侠,的确是不妥的。这也就违反了儒家的大忌,同样也不是道家所倡导的,但不知为何,每每郭解犯法,总能被老天保佑,或者被上头得到赦免。
但让人为之感叹的是,等到郭解年长成人,他洗心革面,克制,约束自己,同样还有恩德来回报别人的仇怨,经常施舍别人,他能侠义精神渐渐也浮出水面。同样也好奇,到底是什么事情,能让他做出这么重大的改变(史料记载太少)。后来郭解的外甥,仗着他舅舅势力,在外欺人,最后死于外,但是郭解听了这个事情后,并没有责怪杀他外甥的人,而放走了凶手,他并未因为是自己的亲人,就去饶恕,一直公平公正公开,得到了世人的认可。这难道不是儒家所倡导的吗?他身上儒家的精神显而易见,并且司马迁还说游侠言必信,行必果,十分信守承诺,并且急人之难,有着不怕牺牲的崇高品德虽然他们触犯当时的法网,但却还是十分廉洁,谦让。而为何儒家却如此反感?可能游侠对于法律的意识还十分欠缺,有着浓重的江湖味道,所以才得到了一味的反感,而有时儒生确实有些呆板了,在他们心中原则着实重要。
但郭解的死,确实与他的身份和儒生有着极大的关系。是因为杨氏与郭氏两家为仇,是因为汉武帝迁移,当郭解家贫困,达不到迁移的标准,刚迁移的名单中,有着郭解的名字,官吏恐怕上司怪罪,不敢迁移,而卫青替郭解说情,最终郭解家被迁移,但最后被杨季主的儿子举报,郭解哥哥的儿子杀了他,最后两家结为仇。郭解开始四处逃亡,因为在百姓中比较受人爱戴,在逃亡路上就得到了许多帮助,但最后还是被抓起来了,本来有说过郭解无罪,但汉朝兴儒学,儒生很多,在政治上他们也受到了爱戴,所以十分有发言权 ,最终郭解被捕,并且满门抄斩。
司马迁评价说:“惜哉!”并对游侠表示出了无限的赞叹,和惋惜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