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的本质

最近揭晓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几乎得罪了所有人。




首先是西方经济学家们看完这本书之后的感受是这是个屁的经济学,这要是经济学,某“鸡你太美”的流量明星都可以算作NBA最佳球星。




其次,东方经济学家,尤其某大国,看了之后更窝火,书里作者倡导的很多事在中日韩已经做了很多年,并且卓有成效,连个村支书都懂的道理他们复述了一遍,竟然有模有样拿了个奖。




最后,很多读者也不大买账,因为里边说的东西给人一种感觉:大部分内容毫无新意,基本都是老生常谈,只是加了一些数据支持,这玩意咋能得奖?而且不少人纳闷,真按照作者说的去做,穷人就能脱贫?根据常识也觉得不是那么回事。更像是通过结果找原因。




这个奖给人的感觉更像是“辛苦奖”,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书中说的道理大家都是懂的,但是很少有经济学家亲自跑到贫困地区,要不是热带非洲,要不是印度边远山村,或者干脆去喜马拉雅山下贫困地区,搞对照组挨个验证之前的理论的正确性,这个精神就太硬核太实在了。




当然了,人家已经得了诺贝尔奖,不可能完全没啥实质内容,我们接下来就按照原文说的内容给大家说一下,顺便说说博主的看法,大家如果去看,也思考下博主说的对不对。




1


营养很重要




作者先重申了一个常识性的问题:现在的世界已经有足够的能力让每个人吃饱,粮食已经足够了,不仅是因为农业科技,更因为是在美洲发现的土豆玉米等高产量农作物,此外还有转基因等等。




另一本书里提到过,美国中产家里的一条狗,每年都得花好几千美金,够好几个非洲贫困家庭过一年。




多说一句,养狗真的很贵,别说美国了,中国这边城市里养个狗一年花几万块跟玩似的。昨天晚上正好数据出来了,大家感受下买猫粮比给小孩买奶粉花的钱都多:








所以普遍认为,现在的饥饿吃不饱问题,主要是分配问题,欧美浪费太严重。当然了,慈善本身是一种选择,不是义务,别的国家人家老百姓没日没夜生产出来不是为了非洲人民能幸福快乐的,如果觉悟高就捐点,如果没那个觉悟,你也不能逼着人家把自己的大排量汽车换自行车。




作者在研究印度穷的时候,发现穷人吃的都很少,远远不足人体每天所需的2400大卡。




这个研究其实就很奇怪,很多人看到这里就有点方,因为我们印象中穷人都是不大克制,吃的比较随意,但很少有说法说穷人吃的少,反常识嘛。




其实这就是这本书的特色,讲的都是些印度犄角旮旯的事,又穷又奇葩那种我就不放照片了,免得引起不适,大家可以搜下印度那种特别瘦的穷人,作者说的是那种先天不健康,又瘦又小的极端穷人,没钱却有病,贫血,肠胃里有寄生虫等等,身材还没我国初中生那么高,那种人吃的肯定少嘛。几乎是不言而喻的。




不过针对解决之道,作者提了两个说法,尽管都是老生常谈,不过第二点非常有意思:




先说没意思的。他说印度这些人这么惨,主要是因为自己的父母比较糊涂,没给小孩驱虫,没食用加碘食盐,没喝到干净水,没有打疫苗,导致小孩发育有问题,从小属于半个残疾人。。。这种话要是让中国公知看到了,第一反应肯定是“这特么是体制问题啊”,这些不都是印度政府应该做的事吗?食盐里加碘,全民种疫苗,提供干净自来水,这是我国上世纪做的事啊!




而且“多喝热水”而不是直接饮用恒河水,有助于防止痢疾拉肚子这事还要研究?







这也是这本书被争议的一个原因,看书的过程中大家都有一个感触,“这还用研究?我国不是一直这么做的吗?”而且国人现在关注的是熬夜虚胖亚健康,你们竟然在讨论没有蚊帐没打疫苗?你们的政府也太小了吧?小到啥都不干?




我们再说第二个,这个观点尽管也不是新的,但是非常有启发。




他说印度底层人民就算吃不好,天天吃垃圾食品,也一定要看电视,稍微有点钱第一件事就是去买个电视,因为他们的生活实在是太太太乏味了。




这倒不是印度人的毛病,全世界底层人民好像普遍比较无聊,娱乐较少,生活很枯燥,对娱乐非常向往。因为他们的工作普遍比较乏味,自己经历的好东西较少,所以看起电视来没完没了。




有点像城里人很纳闷为啥有人天天待在网吧,那地方烟雾缭绕吵得要死还不太卫生,看着就闹心,可是对于很多人来说,那地方是他们唯一的娱乐场所,互相理解不了。




2


教育很重要




这个也很奇怪,因为作者说印度很多人没读完小学,或者读完没法做四则运算,而且书中花了大量的篇幅在探讨怎样诱导家长们把小孩送学校,这个就奇了怪了,越看越懵逼,敢情你们没有义务教育?




看到这里我想起来上一次为啥读完这本书一点印象都没,我当时就觉得这玩意应该是发生在另一个星球上的事,对我当时的脱贫需求一点帮助都没,所以看完很快就忘了。




不过这次看的时候,发现几个有意思的东西。




作者引用了另一个学者的一个说法,说是教育本身是一种投资,人们投资教育,就跟投资房地产是一样的,目的是赚更多的钱,增加将来收入。




投资小孩教育这事的主体就是家长,很多家长对这个事并不上心,因为他们并不认为教育这事有啥值得投资的,有点像有些人并不喜欢投资房产或者比特币一样,对于这种家长,有些学者认为应该让家长自己做决定,如果家长觉得没必要就算了,他们对自己的情况是了解的,逼迫他们干嘛?




其实这些说法你一听就知道这学者脑子进水了,很简单的道理,这个说法还是“理性人”那一套假设,忽略了不少家长其实屁也不懂,既不理性也没眼光。并没有歧视谁的意思,绝大部分人,尤其是贫穷国家和地区的老百姓,生活完全被眼前的困难给挤占了,谁还有时间去思考将来的事?




越穷越短视,越短视越穷,你指望他们做出合理的决策?有些事吧,得勇于承认,承认有病才是治病的第一步,承认有病然后狠狠电说不定还有救。




但是把孩子强制送到学校就完事了吗?怎么样追踪并且持续提高孩子的能力呢?




这一点书中给出了非常好的建议,如下几条,我们一会儿逐一讨论:




1、降低预期;




2、注重核心能力开发;




3、使用技术辅助。




我们接下来挨个说这三点。




降低预期在任何时候都非常关键。




过高的期望如果达成了还好,如果达不成,会导致信心的迅速丧失,变得消极而且什么都不想做。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总喜欢对自己或者孩子过高定位,完成不了高目标就泄气,忽略了把目标定低些,慢慢来,一步步地搞,也能取得很高的成就。而且这才是绝大部分人应该走的路线。




第二条比较难理解,啥是核心能力?




也不复杂,比如作为一个学生,核心能力就是读写算嘛,如果有能力,再搞点舞蹈钢琴奥数什么的,外搭各种兴趣班,演讲训练,训练琴棋书画以及各种小语种。




但是家长们往往想弯道超车,觉得自家的娃比较牛逼,或者干脆想着不该输在起跑线上,所以给“读写算”方面分配时间较短,成天跑各种兴趣班,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事远远不是丢了芝麻捡西瓜的事,而是西瓜芝麻都捡不到。




而对于穷人孩子来说,也面对类似问题,不过他们的问题正好相反,我们上文说的那些孩子学得太多太杂以至于啥都没搞明白,穷人娃往往是不知道该学啥。




最近几年美国那边的一些人搞了一个学校,叫“KIPP”,也就是“知识就是力量”,这个学校在这本书里也被给予了高度好评,这个学校的核心就是:侧重基本技能的掌握。基本就是对这些年流行的素质教育反其道而行之。




咱们印象中美国学校是主要是玩,次要是学,尤其是底层人家的孩子,在学校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玩。这样有很多的好处,可以释放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度过一个无忧无虑的孩童时期,不会压抑孩子的天性。毛病也很明显,培养成了个快乐的废物,大学考不上,注意力普遍有问题,干啥都没恒心,大家可能不知道,注意力这玩意跟肌肉差不多,也是越练越强,长期不用就废了。如果小孩长期不集中注意力干一件想干的事,时间长了就没法集中干任何事。




所以KIPP的逻辑就是重新思考这些问题,借鉴了监狱的一些模式,让小孩聚焦读写算等基本技能。据说把升学率提高了800%以上。




《贫困的本质》里作者也非常推崇这种玩法,不过他又加了一些,他认为应该用科技手段增加实时激励,比如小孩完成一个小任务就奖励半小时玩游戏等等。




3


风险意识




作者有个说法非常有意思,他说困难群众跟对冲基金经理一样,生活总是充满了风险,不过差别是对冲基金经理赔的不完全是自己的钱,基金经理的钱是从别人那里募来的嘛。




基金经理要面对风险的原因是市场总是波来波去的嘛,困难群众也一样,我们那边经常出现莫名其妙来一场雹子农民全年颗粒无收。




这里就有个问题,为什么不做预防措施呢?比如盖个大棚,或者家里买个保险?




这也是《贫穷的本质》这本书里探讨的一个内容,作者认为保险业务在穷人当中非常少见,这也就构成了穷人和富人之间很大的一个差别,富人们善于利用金融工具对自己的资产进行对冲和风险预防。




贫困群众不爱买保险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大家普遍不了解保险是怎么运转的,这玩意不经历几次绝大部分人都弄不明白,人的本能是对不太明白的东西敬而远之。




而且保险是先支付一部分费用,为将来的生活购买一定的保障,然后期望永远不要用上。




这就意味着大家得花钱购买一个自己不大了解的东西,而且这些钱对于他们来说至关重要,每一分钱都很重要。




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如果一个人家里存着100万,这一百万可能只有两三万他用得着,其他的都在银行里存着,所以拿出1%来买个保险觉得没啥压力,毕竟完全不影响生活。




但是对于另一个家里只有一万块的人来说,这一万块里在包含着生活费,医药费,孩子学费,买菜钱,可能都不太够,你让他花1%也就是100块去买保险,这一百块可能是他们全家半个月的菜钱,做这个决定就太难了。




困难已经了解了,怎么解决?




后来作者给出了个主意,说是风险一直存在,保险也是刚需,不过底层人民又出不起,所以政府应该帮出不起保险费的人出一部分保费,他们少出点,我一看这不就是中国的“新农合”嘛,转了一大圈得出个这结论。这本书整体感觉就是这样,先描述了印度的一些倒霉事,然后分析原因,最后提出的解决方案大家一看就纳闷,这不就是我们的那个XXX嘛,我们已经搞了很多年了啊。


摘自公众号,九边,作者二号头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189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577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857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703评论 1 27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705评论 5 36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20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95评论 3 39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56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98评论 1 29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39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20评论 1 33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95评论 4 31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82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5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95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4,907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72评论 2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