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都遵守自然规律,也就没有多少烦恼。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待人善于真诚友爱,说话善于遵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处事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01上善若水。
上,最的意思,上善即最善。
这里老子以水的形象来说明圣人——理想的治理者或管理者,是道的体现者,因为圣人的言行类似于水,水具有滋养万物的德行,而水德是近于道的。
老子常用水、牝、婴儿等象征来阐释道,这些象征基本上都是伦理的,而非形而上的;而古印度人将水与创造联系在一起;古希腊人将水视为一种自然现象,这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征。
02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处众人之所恶: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几于道:几,接近。即接近于道。
水是万物之灵,从高处往低处流,按照自然规律行事,因此最接近于道。
03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心善渊:渊,形容沉静。
与善仁:与有修养的人相交。与,指与人相交。善仁,指有修养之人。
政善治:为政善于治理国家,取得良好的治绩。
动善时:行为动作善于把握有利的时机。
有道的人非常善于选择自己的居住环境,他们胸怀博大,与人为善,乐善好施,他们言必行,行必果,他们治理国家有条不紊,根据自己的能力把事情做得最好,他们总是选择最合时宜的时候行动。
以上七句,都是水德的写状,是指上善的人。通过水的形象,来表达圣人是道的体现者。
04夫唯不争,故无尤。
尤:怨咎、过失、罪过。由于做事都不违背自然规律,所以也不会有烦恼。
清康熙年间,张英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他老家桐城的官邸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
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将官司打到当地县衙。县官考虑到两家人都是名门望族,不敢轻易决断。
这时,张家人一气之下写封加急信送给张英,要求他出面解决。张英看了信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他在给家里的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阅罢,明白其中含义,主动让出三尺空地。
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基地。
“六尺巷”由此得名。
这就是六尺巷的故事,现在是安徽省桐城市的有名景点。2006年,时任国务委员的唐家璇在参观六尺巷后,题辞:“桐城六尺巷,和谐名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