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后,凝望着这样一行文字:
郭靖与黄蓉向大汗遗体行过礼后,辞别拖雷,即日南归......
我就会追忆起初次看到这一句话的那个遥远的夏日午后来。从那有顶棚的租书摊走到金灿灿的骄阳下,那一瞬间,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上苍啊,如果这辈子只能够捧读一位作家的作品,那么,金庸先生就将是我今生无悔的独一无二的选择!
坦率地说,这既不是井底之蛙的呓语,更不是粗涉艺苑者一时的心血来潮。
这只是因为,从《射雕英雄传》开篇的“钱塘江浩浩江水”到上文所引用的“即日南归”,足足花去了我七百多个日日夜夜。以后的日子里,我少不了还要拜读好些个作家的名篇巨著;然而,金庸及其小说就像是我的“初恋”,即日起就在我心中占据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从一而终”之际,对于另外那些文学大家,就只能说声抱歉了。
此后三十余年的事实充分证明了,我初次读完《射雕》之际那个午后的初心,坚如磐石,固若金汤,稳如泰山,静如处子,一直都不曾动摇过、改变过。
这一切,还要从昔日的一个秋夜说起。那时候,县城正在办重点中学(初中),班上的同学,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各乡镇,我就是其中之一。开学初的一次宿舍卧谈会上,一位来自县城的同学,绘声绘色地说起了“射雕”的故事,什么大雪夜里丘道长给那两个尚未出生的孩子取名郭靖杨康,什么江南七怪荒野夜血战黑风双煞,什么黄老邪夫妇巧取《九阴真经》,直听得众舍友如痴如醉,心驰神往之际欲罢不能。
当然,限于时间,那位同学所说的,只是全书的几个片段。
平心而论,尽管只是来自一个小乡镇,在阅读视野及见闻学识上,我尚不至于是井底之蛙:那大部头的《封神演义》原著,我大致翻阅过;数十册的《三国演义》连环画,我均有所涉猎;尤其是《说岳全传》小说原著及其连环画,更是使我百感交集之余彻夜难眠。至于如果班上要举办一次背诵岳飞《满江红》的活动,我将会毫不犹豫地抢先上场。
显而易见的是,这“射雕”所包含的意蕴与境界,对我来说,将是一个新颖而独特的世界!一个神秘而辉煌的文学殿堂,正露出了那云雾缭绕之中的一角。
当可以自由逛街的那一天到来之时,我来到了街上的书摊,迫不及待地租阅起这部名为“射雕英雄传”的大书来。还真是“大书”,16开本的,纸面面积是我们当时常见教科书的两倍。顺着那第一行“第一回 风雪惊变”往下,是这样的文字:
钱塘江浩浩江水,日日夜夜无穷无尽的从临安牛家村边绕过,东流入海......
接下来,就是说完书的张十五与郭啸天杨铁心痛饮一番后,念着《满江红》中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
的词句,东往临安了。种种爱不释手、如获至宝、相见恨晚、拨云见日,自不待言。只是,那煞风景的一刻,不经意间就来到眼前了:我所看到的,只是全书的前四回!
问起书摊主人,耸耸肩后,她这样说道:书的厚度跟租金成正比,如果真有一整套,就是挑灯夜战,自己也会连夜将这部《射雕》分订成好几个小册子,恭候着像我这样的租书客。
书摊主人的话语,入情入理。我的心头,却是“不可理喻”且“风雪惊变”。那不曾看到的,该有着多少的精彩与动人啊:醉仙楼双方订下了十八年之约,那么,届时哪一方的弟子更胜一筹呢?是丘处机道长呢,还是江南七怪?正所谓“父是英雄儿好汉”,作为大宋义士的后代,长大以后的郭靖与杨康,又该有着怎样的高光表现呢?还有,黑风双煞的武功,已是如此的可惊可怖,那么作为他们师父的黄老邪,又该是怎样的登峰造极、出神入化呢......一句话,余下的那些内容,就算是“挑灯夜战”,我也在所不惜!
悻悻而去之际,我再次看了那作者的名字一眼:
金庸!
不妨直说吧,以前我也看过鲁迅、茅盾、老舍等人的一些文字;很抱歉,这些有定评的大家,从来都不曾如此震撼着我的心灵:别的不说,单是冲着丘道长为义士后人以“郭靖”“杨康”为名,就可以想象,小说作者是如此的尊重、推崇传统文化,并试着以现代人的视角,赋予经典以一层崭新的意蕴和色彩。至于文字表述上的纯正绵长,武功描写上的细致入微、炉火纯青,更是发前人之所未发,道前人之所未道!恕我直言,在这方面,《三国演义》与《水浒传》,直如萤烛之见日月。
能够如此推陈出新的小说作者,不容小觑。
只是,再怎么搜肠刮肚,对于“金庸”这个名字,我也说不上片言只语。
“射雕”是个谜,其作者“金庸”更是如此!
扫兴而去之际,我试着这样宽慰自己:人生与小说一样,都需要有悬念。谜底,总会有揭开的那一天!而如今的这个秋日午后,就把这一切,当做是一粒静待萌发的种子吧。
一晃就是七百天过去了,这一年暑假补课期间,随着83版《射雕》的热播,也就是在近两年前的那家书摊上,我竟然看到了全本的《射雕英雄传》!至此,你就不难理解,本文开篇处的那几行字,堪称“史家”笔法,绝非小说家之言。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尽管功课已是很紧张了,我还是挤出不少时间,陆陆续续的看完了金庸先生的另外十三部武侠小说。
时至今日,对于金庸及其小说的评述、议论、赏析,早已是汗牛充栋、浩如烟海!而你现在所看到的这一篇,再怎么说,也只是沧海之一粟!
对此,我只想说,别人所写的,再怎么精彩、高明、深刻,那也是别人的。而我的这“一粟”,只萌发、生长、扎根在我心间,是不可重复、不可替代的;她,早已是我生命中血肉相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哦,就像是初恋,最近的这三十年,我也读过好几部文豪宗师们的皇皇巨著,只是,我再也没有体会到初次读完《射雕》时的那种欣慰、狂喜、骄傲、醍醐灌顶、大彻大悟。对于这样的“从一而终”,我认了,心甘情愿的。
金庸小说是一座巍峨耸立的大山,从山脚的那一步开始,我就能够真真切切感受、体会到她的一路风光、无限瑰丽。无论是立意主旨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品味风格,金庸小说都会给人以“曾经沧海”的感触与领悟。在这样一座“大山”上,还时时处处回响着小说创作的晨钟暮鼓。不错,“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只要能够熟读金庸的十四部小说,你就无意于再去看那些“小说作法”了。
金庸小说是一轮明月,她从来就不像赤日骄阳那样灼灼逼人,那漫天清辉,却能够照亮你暗夜里前行的脚步:在那儿,不仅洋溢着民族正气、爱国激情的正能量,更多的是,她以“润物细无声”的大气与宽容,教会你如何为人处世,如何善待亲情、友情与爱情,如何设身处地的为每一个卑微的生命,投下悲天悯人的一瞥......最为难能可贵的是,金庸小说,是为最广大、最普通、最草根的读者所书写的,她从来不设置门槛,只要粗通文字,你就可以一路顺风的读下去,进而找到你所需要的那一切。
金庸小说是一泓清泉:像一位宽容、睿智的长者,以过来人的深沉,道出了红尘世间的种种阴谋诡计、勾心斗角、波谲云诡,增添了你几分做人的警惕、深沉与洒脱。像一位见多识广、才华横溢的学者,带给你百科全书般的全新感受,从此,展现在你眼前的,有名山大川、文才武学、医卜星象、琴棋花画、奇门五行......而这一切,竟然都是小说文本浑然一体、水乳交融的有机组成部分。或许,你尚不能就此成为那些方面的行家里手,不过,“数典忘祖”这一类事情,你就不屑为之了。更像是一位可以促膝谈心的朋友,她与你分担、分享着红尘路上的那些悲欢离合、得失成败、荣辱祸福、恩怨是非。不错,金庸先生从来不喜欢板着脸孔,要向你耳提面命什么,如果要想在小说阅读中找到那“高山流水”的快慰,那么,就翻开那“飞雪连天”吧。
其实,金庸先生也和我们当中的许多人一样,都是跨千年之人,由此,本文标题中的那“千年致敬”一语,倒也不全是信口开河:对于这样一位极为珍视、推崇国学,并孜孜致力于在自己的小说创作中推陈出新,使之发扬光大、惠及后世的知名作家,致以我们所能够有的敬意,也是在情理之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