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于精,习于勤。有人告诉你“技多不压身”,没人跟你说“杂而不精必压身。”
为啥这么说?因为“技多不压身"只适用在宏观上。
举个栗子,比如我之前是干美发的,职业划分为助理,中工,接发师,设计师。我改行之前的职业是接发师,同事知道我要改行,劝我说,“学会剪头发再考虑改行吧,如果以后发展不好,回过头还可以做设计师”。
他们说这个话不无道理,因为在美业里面,宏观上来说,做到设计师才算是掌握了一个完整的技能。做接发师的阶段,就好比现在的半吊子文案写手,只是会写但是写得不好。
这个时候改行,就相当于半吊子文案去学运营或者排版,这就是掌握了一项技能(半吊子)就立马去学另一项技能。属于“杂而不精”。
现在稍微把这个概念缩小一下,换到在职学习这件事来说,能够做到在职学习的人,一定是上进心很强的那一波人(暂且称作a),相对于那些不上进的人来说(b),a会更加在意自己在公司能否学到东西,而b只想着“啃老本"就够了。
这时候会有一种可能,a进入了一个学习误区,比如他是文案写手,在要求自己进步的时候,看到文案案例分析他要学,看到编辑排版也要学,甚至看到运营管理也要去学,很多人都会这样,属于“杂学少用”。
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职场可挤出来的时间更是微乎其微,这种情况下,漫无目的,“杂学少用”,很可能只会做无用功。
而b类人群,因为不怎么上进,重复做着单一的工作,说不定可能经过“万小时”磨炼,把一项技能给“习"精了,这种人的好处是,因为不折腾而导致在某个领域“成精”,坏处就是“精”了后也不愿意学其他东习。
再深入一点,在职学习,这种微观的场景下,一定要学b型人的做法一一少学多用。但是我们是上进的那波人,技能和知识肯定不能拘泥于“少",怎么办?
那就做到:学于精,习于勤,先精而后杂。
最重要的是弄清楚,学是带着“解决某种问题”的目的去学,习是学到要多练习,“学”与“习”的关系,一定要做到前者少于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