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博物馆位置挺不错,齐国的历史也很悠久,人才,物产,产业发展也都很强。齐国是第一个春秋第一个称霸的,也是秦始皇统一最后一个被消灭的诸侯。齐桓公,管仲;姜齐被田齐取代,兴亡多少事。汉朝立国后,还有田横带着五百壮士的壮烈故事。
还有在淄博成长起来的范仲淹,封了齐王的韩信。瓷器,铁器和漆器都有不少好的藏品。文化历史也有很多璀璨的作品与人物。
1文化作品
《管子》《考工记》《齐民要术》《甘石星经》等一批思想文化巨著,光照千秋。形成了以“改革、创新、开放、务实、包容、尊贤尚功”为核心的齐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主体精神的重要源头,照亮了历史的天空。
2蒲松龄与聊斋
明清之际,淄博还出现过一位响当当的小说家——蒲松龄。据专家研究,蒲松龄出生于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蒲松龄文笔出众,在科举上却并不得意,直至七十一岁时才成为贡生,晚年的他主要在家乡做塾师。
《聊斋志异》创作历时四十余载,成稿于清康熙年间。清咸丰年间,蒲松龄七世孙蒲英灏携手稿从山东定居盛京(沈阳)。时任盛京将军的依克唐阿曾借阅半部手稿,后佚失。到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蒲家后人迁往辽宁铁岭,将剩余半部手稿一并带走。此后该手稿屡遭日本侵略者和伪满洲国官员的索求,均被蒲家后人回绝,将手稿藏在一间暗室中,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将这一历经磨难的海内孤本捐献,经鉴定是极为珍贵的《聊斋志异》定稿本。
3周村的商业
“地不通夫水陆,而天下之货聚焉。”
被称为“旱码头”的周村自古商业发达。春秋战国时期,周村属“三齐”之地,距离当时全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齐国都城临淄仅百余里,交通便利,人员、货物往来频繁。唐宋时期伴随着宗庙文化的发展,周村商业初具雏形,至明末清初开始走向繁荣,成为中国北方的商业重镇。
相传乾隆皇帝当年路过此地,惊讶于这里的贸易繁盛,盛赞其为“天下第一村”。曾经在周村生活多年的蒲松龄也曾在《聊斋志异》中这样描绘:“康熙乙亥间,周村商贾云集,趁墟者,车马辐辏”。彼时,周村已经拥有72条商业街、8大专业市场。
三益堂印刷展馆、历史文化展览馆、丝绸文化体验馆、英美烟草公司展览馆、今日无税碑、状元府、票证博物馆、票号展览馆、杨家大院、千佛寺庙群、魁星阁庙群.......风格迥异、中西文化合璧的古迹随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