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管仲与鲍叔牙的故事,不是在这里,而是早在一年前。
当时,我就被这个故事震撼到了——世上还有这样的友情?在那时,我查到了“管鲍之交”这个成语,知道了这个词预示着友情的最高境界,这个词的背后是相识、相知、相伴到天涯的决心。看着他们的故事,那一刻,我才知道友情与爱情一样,可以这么惊艳世俗,可以这么刻骨铭心。
但,在世间,在历史长河中,放眼望去,真正的友情并不多,高山流水般的相知,伯乐与千里马般的相识,真正持久的友情不多见。我不禁困惑:究竟是什么造就了“管鲍之交”的牢固根基?
带着疑问,我走进了那段历史。
齐国公子纠和小白争王位,管仲与鲍叔牙分别辅佐他们,不是偶然,是事先商量过的。理由很简单,不可能把所有的蛋放在一个鸡窝里。他们也曾想,无论哪方赢,只要有他们俩在,总不会忘记另一方。
这种认知不是凭空而来,而是长时间地相处相知得到的信任。
在这之前,他们一起面对不少风风雨雨:
两人和伙做生意。赚了,总是管仲分得多;赔了,鲍叔牙担得多。有人为鲍叔牙打抱不平,鲍叔牙只是略微做了解释:管仲家贫,需要管仲照顾。
后来为了军饷,管仲参了军。一次战役中,管仲做了逃兵,别人看不起他。鲍叔牙再次站出来为他解释,家中老母,年事已高,全靠管仲一人照顾。
这两件事,无论任何一件拿出来,你都能看到鲍叔牙对管仲的知遇之恩。光这一点,别说仁人志士,就是普通人,被别人这么一而再,再而三地照顾着,维护着,他的内心中怎能不感激?怎能不想着报答?
所以说,“管鲍之交”的背后,不单单是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义气,而是建立在鲍叔牙对管仲的人品足够了解,对管仲才华的充分认知上的。
他们的故事跌宕起伏,有了这些做底色,结局也充满了温情。
鲍叔牙辅佐的小白成了齐国君主,号齐桓公,是一代贤明君主。管仲曾为其主公子纠,射过小白一箭。若不是小白假装受伤,齐国国君就可能另移其主。因此,小白登位,第一件事就是要杀公子纠,要杀管仲。两人曾是朋友,而今成了敌人,何去何从?谁知,鲍叔牙不改初心,用管仲的经纬之才说动了齐桓公,甚至让出了宰相职位。
权利、名利,都比不上两人之间的友谊。这样的见识,这样的情谊,早已超越了普通的友谊。它是患难见真情,它是伯乐慧眼识千里马的恩遇。
人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鲍叔牙这位伯乐,不仅有卓越的眼光,有容人的胸怀,更有看透世事的心态。这样的人创下了“管鲍之交”的神话,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