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2我思故我在82/1000学习成长79(1h)
曾国藩考了两次会试,都没中,也花光了所有积蓄,换做别人早痛苦的不行。可他呢,痛并快乐呢,眼看下一次会试还要等上几年,也不回家,居然兴致勃勃的云游天下去了。
中途特意来到现在的江苏雎(ju一)宁借钱。知县易作梅是湖南湘乡人,跟曾的祖父和父亲都有交情。这位易知县跟曾深聊两天后发现这个人不错,不等曾开口,直接借了他一百两银子。这下曾在南京好好游览了下,在书店里看到一部精刻的《二十三史》,刚好一百两。
曾狠了狠心把书买走了。书很多,比行李还多,也没路费了,于是他把所有的衣服和行李拿到店铺当掉了,从南京到湖南一路水路开销也不是特别大,很快就到家了。见到父亲把这一两年的经历详细地汇报了下,他爹听完后什么埋怨的话都没说,只说了一句话:“借钱买书,不是坏事,我乐于替你还清所有的欠款。但希望你能用心的研读,不忘记买书的初衷,也就不算白费了”。
虽然曾麟书一辈子科举考试很失败,但作为一个爹他的教育方法真的是太高明了。
第一,儿子两次会试落榜,这大概是曾国藩最难受的地方,但作爹的对此一句不提,却只提他借钱买书的事儿。四两拨千斤的把儿子最大的心理负担给去除了。
第二,只说借钱买书,也不埋怨儿子。曾国藩心理负担肯定很重的,花了借来的钱,那么一大笔金额,想想肯定要挨骂了,结果老爹一句埋怨都没有,还说借钱买书是好事,对曾的冲击可想而知。
第三,这个爹在卸下儿子的心理负担后,又看似轻巧,极为关键的点出读书的窍要。买书的初衷是读书,而读书的关键是细心研读,并持之以恒。
从此以后,曾每天坚持读史数十页,不仅读,细心研读,写读书笔记,两年时间才把二十三史彻底通读完了。曾国藩坚信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在家书里面他提到,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以图自卫其身。
意思是读书对人生起到两个关键的作用。排在第一位的,是读书可以立志,可以梳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可以培养人生信仰,发现人生的意义,成就人生的价值。他的人生信仰和信念完全来自于读书。
除了可以立志,还可以立身。学习专门的知识,从而形成自己的特长,在社会上立足。同时还可以改变气质。对儿子的家信里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欲求变化之法,须先立坚卓之志。".
那究竟如何读书,曾教给孩子的读书方法主要有三条。
第一,要读经典。经典书籍中的智慧思想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值得后人学习与吸收的。
第二,一书不尽,不读新书。也就是沉浸的读书法,先要入乎气馁,再能出乎其外。要沉浸其中,今日读几篇,明日读几篇,久久自然有益。
第三,培养读书兴趣与方向。
苏东坡说过“可以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曾国藩则模仿说:“不可一日不读书。”
来自《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by kid 1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