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化误读——伟大的艺术在于不懂也要吸引人们的注意
越伟大越容易泛化
泛化,是由不同的层次组成的。
很多伟大的作品在有意无意之间,构建了不同的泛化层次
让接受者自由安顿,即使误读也没有脱离美得控制。
我们常可以看到,不少民众喜爱欧洲古典音乐,只觉得好听,即使完全不懂其中的宗教精神
同样他们把梵高的油画当做色彩亮丽的装饰画,虽然完全没有领会其中的生命挣扎
即便是文化程度很低的人也会觉得晚霞很美,即便他们完全不知道光学原理和气象构成
这时候,就要谴责一些人了。在欣赏晚霞的时候,很多孩子设想着晚霞的童话世界,许多老农面对这晚霞讲述着迷信传说
突然窜出一个人来宣布孩子和老农的错误,开始讲授“正确的晚霞知识”结果怎么样?
孩子走了,老农走了,晚霞也消退了。眼前是一片黑暗。
这种人是很可恶的。他们总是试图取消“泛化误读”的空间,使审美变得单一刻板。
我想起我看wwe摔角的时候,总有人跳出来对我说,“你怎么看这个,这是假的你不知道么?”
这种人真是令人切齿。他们以自己知道的那点可怜的知识揣测他人的价值观。
谁还不知道那是假的?看摔角看的不就是力与美的融合吗?
《李尔王》——褒奖了虚假,严惩了真实
《李尔王》的故事大家应该都知道。电影大师黑泽明的《乱》就改编至此。
主要讲述了老国王将国土分给了善于奉承的大女儿与二女儿
诚实的小女儿则没有分到土地。后续的情节是,失去权力的老国王受到大女儿、二女儿的驱赶。
嫁到他国的小女儿闻讯赶来,却遭到了残害。老国王抱着小女儿的尸体痛哭,也去世了
这个悲剧,表面看起来是一个糊涂的父亲看错了两个坏女儿,一个好女儿
所有人都会为两个坏女儿感到悲愤,为小女儿的有情有义动情
广大观众在领受大善和大恶的强烈对比,看到一个家长不辨忠奸所造成的祸害
但问题来了,这就是世界名剧的真正要表达的吗?
它的作者可是莎士比亚啊
显然故事还有潜藏在后面的内涵等着我们去挖掘。
几个问题
第一,老国王看错的不是高官使臣,而是自己的亲生女儿, 是自己看着一天天长大的,这种情况下,很不合理。
第二,如果老国王昏聩,还勉强成立。但分国土那天,他显然头脑清醒,懂得即使退位,放弃权利。一个英明的国王看错朝夕相处的女儿,怎么可能?
第三,如果朝上无人劝说,还可以理解为一时冲动。但当时肯特大臣及时劝说且用语强烈。但老国王没听,反而像肯特问罪。
以上问题叠加起来,莎士比亚简直成了三流作家。但莎士比亚毕竟是莎士比亚,而且是他的四大悲剧之一。
因此,我们需要对《李尔王》重新阐释。简单的说,老国王很清楚大女儿二女儿说的是假话,小女儿说的是真话。
但是,他还是褒奖了虚假,严惩了真实。
想想我们的中国历史,皇帝崇信奸臣,虐杀忠臣的时候,心里难道真的不清楚吗?
我想起《明朝那些事》里边有一句话被反复提及。“皇帝是不会犯错的”。
皇帝需要的是什么?是排场,是仪式,是典礼,是脸面。忠诚与真实对他无用。
朝廷之上,大女儿,二女儿符合了他的需要,而小女儿破坏了这种需要。
那么在老国王被剥夺了一切的时候,他才感受到了普通人性的重要。
他已经做不了正常人了,却以生命的突变验证了正常人的价值。
但是,至高的权位与忠实真实之间真能够相容并存吗?
这里又陷入了前文提到的两难结构。
至此,我们进入了《李尔王》深度层面,那是否意味着就此蜕弃外在的通俗层面?
不会,通俗层面依然创造的巨大的吸引力。
这两个层面,前后并立,但前面一层又隐隐约约、影影绰绰的透露我这后面一层的信息,这种艺术方式称之为“半透明结构”。
对于这种结构还要做几点说明——
·伟大的作品可以单纯,但不可以单层
·世间艺术可以没有深层,不必拔苗助长。但若有了深刻的内涵,就必须寻找可以更多可以让人感动到的外层。
·外层可能是对内层的泛化误读。但在人文方向上的内涵应基本一致
·外层的设置应力求审美自足,
·外层结构应不经意留几道门缝
·内层结构与外层结构可以交错存在但容易两相破碎,令人审美疲劳难以进入伟大行列
·最终完成处不在内层而在外层
这里还是要提及姜文导演,介于姜文导演近些年的电影越来越不照顾观众,他的外层故事的完成度也都不尽人意,我个人认为姜文导演是走入了创作误区。
双层结构是造就杰出观众的秘径
最好的例子莫过于英国作家德昆西,他在观看《麦克白》时,当麦克白夫妇完成谋杀,
黎明来临,城堡外却传来了普通的敲门声。这使他感到惊心动魄
为了找到这种惊心动魄的缘由,德昆西花了很长时间研究终于发现
其中埋藏着一个联通莎士比亚宏观视野的文化心理奥秘。
那个黑夜,对于麦克白夫妇是一个噩梦,敲门声告知,黎明来临了,噩梦该醒了,正常的早晨开始了
因此,这是一次拜托噩梦的自我寻找,不能不惊心动魄
噩梦是三个女巫输入的,与麦克白心底的噩梦一拍即合,立即走火入魔。
而敲门声则意味着人间的正常生活。
这一组组强烈的对比:魔性与人性,黑夜与黎明,沦陷和惊醒。
这种对比已经超越了麦克白本人的命运悲剧和性格悲剧,进入了大而普通的课题。
从那道敲门声里,也就是莎士比亚安排的“门缝”,德昆西从这里走通了一条美学道路与人生道路。
至此,作品的“半透明结构”也就与人格成长的复合结构合二为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