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卷八·四〇】
丁酉七月,庆两峰赴湖北臬使之便,《过随园留别》云:“天外飞鸿迹又过,衡门深处叩烟萝。交情共指青山在,别意相看白发多。祖帐一杯江上酒,秋风八月洞庭波。才人老去须珍重,漫把遗编日苦摩。”到湖北后,又寄红抹肚与阿迟,系以诗云:“一个锦兜寄儿着,要他包裹五车书。”自此一别,两峰出镇塞外,遂永诀矣。余哭之云:“平原自是佳公子,刘秩终非曳落河。”伤其不耐塞外之风霜也。其诗集甚多,不知流落何所。
丁酉,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
庆两峰,即庆玉(?—1786),字璞斋,号两峰。大学士尹继善第三子。乾隆二十一年(1756)举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由芜湖道台迁安徽按察使、旋又改湖南按察使,四十六年(1781)迁湖北布政使。四十九年(1784)出镇塞外,次年因病还京。五十一年(1786)卒。有《承荫堂诗选》,由弟弟晴村辑刻,王文治序。另《锦绣段诗集》,有著录,惜未传。按:《随园诗话·卷四·三二》将“两峰”误刊为“雨峰”。
臬使,音niè shǐ,意思是按察使。臬,有“刑法;法度”的原意,提刑按察使司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兼具司法和监察职能,故名。
衡门,音héng mén,释义:1、横木为门。指简陋的房屋。《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朱熹集传:“衡门,横木为门也。门之深者,有阿塾堂宇,此惟横木为之。”《汉书·韦玄成传》:“圣王贵以礼让为国,宜优养玄成,勿枉其志,使得自安衡门之下。” 颜师古注:“衡门,谓横一木於门上,贫者之所居也。”郁达夫《木曾川看花》诗:“原野青青春事繁,鸣禽诱我出衡门。”2、借指隐者所居。汉·蔡邕《郭有道碑文》:“尔乃潜隐衡门,收朋勤诲,童蒙赖焉,用袪其蔽。”晋·陶潜《癸卯岁十二月中作》诗:“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3、专指隐者所居屋舍之门。唐·刘沧《赠隐者》诗:“何时止此幽栖处,独掩衡门长緑苔。”4、帝王殿前侍卫的人。宋·沉括《梦溪笔谈·故事一》:“衡门十人,队长一人,选诸武力绝伦者为之,上御后殿,则执檛东西对立於殿前,亦古之虎贲人门之类也。”章炳麟《官制索隐》:“汉时为天子主门者又有黄门,黄门复即横门、衡门。”
烟萝,音yān luó,指草树茂密,烟聚萝缠,谓之“烟萝”。借指幽居或修真之处。唐·李端《寄庐山真上人》诗:“更説谢公南座好,烟萝到地几重阴。”清·周準《发朱砂庵经观音岩登石人峰》诗:“俯身入烟萝,欲诣仙人宅。”唐·裴铏(xíng)《传奇·文箫》:“一斑与两斑,引入越王山。世数今逃尽,烟萝得再还。”周楞伽辑注:“烟萝,道家称隐居修真的地方。”
祖帐,音zǔ zhànɡ,古代送人远行,在郊外路旁为饯别而设的帷帐。亦指指送行的酒筵。唐·杨炯《祭汾阴公文》:“垂繐帷与祖帐兮,罢歌台与舞阁。”唐·王维《齐州送祖三》诗:“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宋·司马光《留别东郡诸僚友》其四:“祖帐飘扬堤柳边,北来飞盖复连翩。”《聊斋志异·聂小倩》:“迨营谋既就,趣装欲归,燕生设祖帐,情义殷渥。”
抹肚,音mò dù,即肚兜,古称兜肚,上面用布带系在脖颈上,下面两边有带子系于腰间,有的有袋,用以贮物。明刘若愚《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像金铸者,曾经盗去鎔使,惟像首屡销不化。盗藏之肚兜,日夜随身。”关于肚兜的名称,历代皆有不同。除了肚兜,还有抹胸、抹肚、抹腹、裹肚、兜兜、兜子、诃子、衵服等称谓。清·吴珠泉《续板桥杂记·雅游》:“至於抹胸,俗称肚兜,夏纱冬绉,贮以麝屑,缘以锦缣。”小儿用者,今仍常见,惟一般无袋。湖湘间名“兜肚”,睡眠时以免风吹肚脐。根据中国历史记载,它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818年,《左传》“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通于夏姖,皆衷其衵服以戏于朝。”杜预注:“衵服,近身衣。”这里所说的衵服很可能是后来的肚兜。先秦称“膺”,汉谓之“抱腹”。
五车书,典故名,典出《庄子·天下》。惠施的方术很多,本事很大,他读的书要五辆车拉,后遂用“五车书、书五车、五车、五车读、惠子书、惠车、学富五车”等指书多或形容读书多,学问深。《庄子集释》卷十下〈杂篇·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历物之意,曰:“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南方无穷而有穷,今日适越而昔来。连环可解也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唐·王维《戏赠张五弟諲三首》之二:“张弟五车书,读书仍隐居。”金·元好问《雪后招邻舍王赞子襄饮》诗:“五车载书不堪煮,两都觅官自取忙。”
阿迟,即袁迟(1779—1828),字真来,小名阿迟,浙江杭州人。袁枚之嫡子。善写生。有作品《画林新咏》等。配偶沈潞,字月舫,有三子四女。
平原自是佳公子。平原,指战国四公子之一的赵胜(?—前251)。战国时赵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人。赵武灵王子,赵惠文王弟。相惠文王及孝成王。封于东武城(今河北清河县东北),号平原君。《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论》:“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后亦“佳公子”谓才行出众的贵家子弟。宋·王安石《酬吴仲庶小园之句》:“相逢岂少佳公子,一醉何妨薄主人。”明·无名氏《赠书记·订盟闻难》:“浊世佳公子,云霄一羽毛,令人一见心倾倒。”
刘秩(生卒年不详),字祚卿,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唐朝时期大臣,史学家刘知几第四子。起家左监门卫录事参军,迁刑部员外郎,出任陇西司马。支持唐肃宗即位,迁给事中,跟随宰相房琯出征,全军覆没,贬为阆州刺史,历任尚书右丞、国子祭酒,坐事贬为抚州长史,卒于任上。
曳落河,音yè luò hé,胡人语,言壮士也,也就是突厥语“壮士”的意思。曳落河,曾经是安禄山手下最精锐的亲兵,史称“八千曳落河”,都是经安禄山一手选拔并养为假子。“曳落河”出自《资治通鉴》216卷唐纪32条目6。对曳落河的族属,有同罗说,有奚契丹说,有杂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