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间:2015年11月20日中午12点至13点
阅读书本:《参与感》 黎万强 著
阅读数量:第1~50页
阅读目标:了解小米公司的创业经历,知道小米公司的营销秘诀,参与感究竟是什么
阅读方法:基础阅读
阅读笔记:
1,P5:创办小米,雷总要求我们只专注于一点:口碑。这种基于产品和市场的思路变革就像带着大家集体“给大脑刷了个新ROM(手机系统固件)”。产品周期从过去的“里程碑式”每年发布,变成了每周快速迭代;不再“全员会战”,而是要求全员客服进行用户体验调研不再是每月每季度,而是每天都在和用户交流;把产品的“风暴式”营销推广变为潜入式互动,如润物细无声般,一个个产品功能点渗透到和用户的日常运营活动中;营销不再刻意营造“高大上”,类似“龙行世纪”之类的口号就不用了我们要求直接说大白话。
2,P7:其实在过去选择产品我们也·直会通过朋友或专家的口碑推荐来作决策但不是主流,而今天口碑为王的背后.我理解我们面临的信息传播发生了以下三个重要的转变:1信息从不对称转变为对称;2信息传播速度暴增影响范围空前扩大;3互联网信息是去中心化的传播通过社会化媒体每个普通人都是信息节点都有可能成为意见领袖。传统的口碑传播场景,比如说理发店就是常见的口碑传播场所,人们在理发的时候会闲聊会分享信息。这种场景下的口碑传播,速度很慢.而且很容易断裂,传播到更大的圈子就中断了。在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的平台中.人和人之间的信息连接变得特别扁平信息传播速度提升千百倍从以前的按月天到现在按分和秒来计算了。过去信息引爆的路径必须先有核心媒体的广泛报道.才会有社会的热议。然而到了今天,一条信息的引爆往往先有公众的热议,接着才有媒体的跟进和放大。传统的商业营销逻辑是因为信息不对称传播就是砸广告做公关总之凡事就是比嗓门大。但是,新的社会化媒体推平了一切,传播速度大爆发,信息的扩散半径得以百倍千倍地增长,频繁出现了“一夜成名”的案例。
3,P11:我理解的口碑传播类似动力系统有三个核心内部称为口碑的铁三角”发动机加速器和关系链1,发动机:产品;2加速器:社会化媒体;3关系链:用户关系。
4,P17:互联网思维核心是囗碑为王,口碑的本质是用户思维就是让用户有参与感。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参与感对于传统商业而言类似科幻小说《三体》里的降维攻击是不同维度世界的对决更通俗地讲是“天变了,消费者选择商品的决策心理在这几十年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用户购买一件商品从最早的功能式消费到后来的品牌式消费,到近年流行起来的体验式消费而小咪发现和正参与其中的是全新的“参与式消费,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为了满足功能性的需求而消费。那时候,当用户要买—块手表的时候,这块手表是上海牌还是北海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准确看时间。
5,P19:构建参与感,就是把做产品做服务做品牌做销售的过程开放让用户参与进来建立一个可触碰、可拥有,和用户共同成长的品牌!我总结有三个战略和三个战术内部称为“参与感三三法则”。三个战略:做爆品,做粉丝做自媒体。三个战术:开放参与节点设计互动动方式,扩散口碑事件。
6,P27:从“参与感三三法则”来看MU参与感的构建,1“开放参与节点”’我们除了工程代码编写部分,其他的产品需求测试和发布都开放给用户参与了;这种开放,是企业和用户双方获益的我们根据用户意见不断迭代完善产品用户也拿到了自己想要的功能和产品2“设计互动方式”是基于论坛讨论来收集需求,固定的“橙色星期五”每周更新3“扩散口碑事件”有基于MU产品内音陬鼓励分享机制,也有我们集中资源所做的口碑事件,我们为最早参与测试的100个用户拍了个微电影《10个梦想的赞助商》,是参与感的“放大器”。
7,P31:处理碎片化的需求,我们的方法有三个:L先处理浮出水面的需求。在论坛做恰当的帖子辅助功能,主要帮助用户尽量格式化提交需求另外在碰到同样需求的时候,能直接跟着表达“我也需要这个功能。这样每周下来你会发现紧急的功能开发需求自然会按热度排到帖子前面。
2第一时间公示需求改进计划。橙色星期五”的每周更新,论坛会有完整的更新公告帖列清楚更新了哪些功能哪些是推荐的。另外对于单点的需求讨论,讨论结果往往是投票结果,都会公示在论坛;团队也会定期把未来一个月的更新计划做个说明。3让团队结构也“碎片化”。就是说23人组成一个小组,长期改进一个功能模块。给他们自主权,在和用户交流中,有30%的模块自己就定义开发了过去也确实出现过有用户天天围着某个日程师,后来开发了看起来并不是很急需的功能。但我们整个项目都是每周更新迭代很快,出错了的方案也不要紧,过两周就改对了。
8,P50:最专业,就是行业经验和专业能力尤其是招聘工程师,1个靠谱的工程师不是顶10个可能是100个;最合适,则是他要有创业心态,对所做的事情要极度喜欢。员工有创业心态就会自我燃烧,就会有更高玩动性,这样就不需要设定一堆的管理制度或KP考核什么的。
阅读心得及实践计划:在当前以营销打天下的时代,小米的口碑致胜战略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小米的用户体验计划不止做到了客户群,更首先让员工成为其忠实的粉丝,这种思想跟现在有些企业培训有想通的地方。以前,我一直以为小米之所以能在两年内做到苹果几十年的发展,其最主要的还是抄袭苹果的相关战略,其实我这种观点以前还是比较片面的。当然,小米确实承袭了苹果非常优越的一些品质,比如说质量,美观等。当然小米更胜一筹的地方就在于其优越的客户体验。没有客户体验的互联网交互设计最终也很难走长走远。雷军的互联网快的思想也打破了中国传统“慢工出细活”的理论。快才能出极致,极致才能出品牌。在当前互联网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时代,也不断证明着这个观点的正确性。书中谈到了一个“团队第一,客户第二的观点”也与以往客户就是上帝的观点不同,小米不主张以客户为上帝,也不主张以员工为上帝,而是主张与客户做朋友,做可以知心交流的产品方面的不断改进和提升。团队建立在我这几年的创业生涯中也深深得感受到了其极度重要的地位。我最喜欢说的“先人事,后市场”的观点与其不谋而合。书中谈到马云创业的几次失败,中国黄页和网页商品交易的失败虽然我以前也看到过,但今天看起来仍然很有感触。创业艰难百战多,任何成功的企业都是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慢慢扛到了最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