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简书里更新了一篇文章,是知否写的《告别简书》。每次看到这种标题的文章,总是心情忐忑,不忍心点开阅读,因为往往这种文章的背后,都是泪水和离伤。
我是知否的粉丝,亲眼目睹了这位年近五旬的教师,用热情和心血敲出了五十多万字。我以为她应该是我的榜样,她应该可以达到某种高度,然后让我去膜拜和追逐。可是,就在新年伊始,她以一篇《告别简书》,宣告退出简书,甚至退出文坛。
我神伤许久,加了知否老师的微信,不想就此断了联系。个中滋味,我想知否老师也应该和我一样,酸楚三分,心痛七分。
今天早上起来,看到宋词公众号更新了好友靳小靳的诗词赏析《辛弃疾,剑柔天涯,难酬天下》。我记忆中此文好像是重复刊登了,重刊也好,反正是百读不厌。可惜宋词公众号不比以前那些全国性的、影响力大的刊物,宋词给作者的,只有微薄的稿费和小范围的阅读量。
很多人看了靳小靳的文章,都是高竖拇指点赞,我对她的文章也只有三个字的评论:“恨太少!”。的确是少,也怪不得她,一个财会,一边是工作,一边带孩子,一边考学提升,一边读书写文,已经是三头六臂,粉丝也不能要求更多。
她向我推荐过台湾作家张曼娟,张曼娟出版了一系列的散文集,若干篇经典散文汇集,成了一部部书籍。我看了几篇,便劝靳小靳也要多写,日后也可以汇篇成集,出书立著。远在山东的靳小靳,隔空应着,我可以想像得到,此时的她也是一声叹息。虽然依旧坚持着,但是路漫漫何其艰辛。
文友向阳,是个名符其实的网络写手,每个月大量的商业文,兼写百家号。千篇一律的文章格调,麻木地敲打着文字,如机器一般地输送。少得可怜的稿费,唯有靠巨大的数量,才可以维持生计。
我笑向阳,说你和流水线上的工人无异,他们拧着螺丝,你拧着文字。向阳心有不甘,于是挑战网络小说,投阅文旗下的网站。满怀热情地更新了几万字,还是搁浅了,至今也没有拾起。这是向阳第二次挑战网络小说,之前那次更新了二十万字,最终还是太监了。
这方面我还是欣赏另一个文友寒寒,她的《太阳闻起来很烦》,前段时间已经完结,并参加了征文比赛。不管此篇能够获奖,然后拥有众多读者,还是如寒寒自己所说,如果石沉大海,那就私藏。总之,她总算是有了一部自己的成型作品,不管如何,作品总会面世。私藏也无妨,几经锤炼之后,或许能够更加闪耀文坛。再次给寒寒点赞,你是我的榜样,也是大家的榜样。
前段时间看见向阳在群里聊天,说想开个奶茶店什么的,一直这样写商业文,也不是个出路。我潜水听着,不知说什么好。
另一文友曲赣江,已属年逾不惑,仍然坚持写作,每天都可以看到他更新的连载小说《大沙河》,还有每日一更的散文和随笔。我拜服于他的文章之余,也佩服他的坚持。衷心希望曲老师可以有朝一日登上文学殿堂之颠,挥洒四溢才情,影响和激励着许多和我一样的文学爱好者。前路虽远,我们从不停歇,途中虽艰辛,我们不畏惧,唯有日夜兼程。
也许是今日有绵绵细雨的缘故吧,总是在这种时候思绪万千。文字与我,断断续续的,我已爱了她二十年。虽然中间将近十年因为卷入商海毫无触及,但是尘埃落定之后,静下心来拾起心中隐藏多年的种种,文学仍然是最爱。可是依然毫无建树,每日写着一些故事、散文、随笔,边写边丢,偶尔投稿,大多是自娱自乐。
该如何走下去?我已经不止一次地问过自己,步入中年,想法总是不同于年轻人的。驾驭工作自然是游刃有余了,可是我并不想就此熬到退休,然后带着孙子享天伦,喝着青茶跳着广场舞,死后享三代后人祭奠,之后再无人记得,不会有人提起。总要留下一点什么,方能让人记得几世,灵魂随之永生。
借着拜年的机会,和我多年前的美术老师聊起了这方面的困惑。老师一生以画画为乐事,教书育人,虽然未登大家之堂,仍是每日挥笔不掇。问起我的那些爱好,我很惭愧地说早已扔了画笔,只是不想再扔了文字。
老师听了,并没有不悦之色,反而对我说,文字和绘画都是作者灵魂的传递,你的人生经历可能会让你一时丢了爱好,荒了手艺,但是你的阅历定可以让你的艺术得到更高的升华。文字也好,美术也罢,不管何时再拾起,都不再是起点,融入了更多对人生的理解,即使形有所拙劣,神也会更加浑厚。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
老师的一番话,拔云见日,让我茅塞顿开。文字,终究是生活的艺术、人性的艺术,她应该不会拘于你的文笔精炼与否,而是更看重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对人性的诠释。要想有所建树,请用心体验生活,洞察世事,然后笔耕不掇,将你所看到的,你所悟出的,化在笔端之上,立于行文之间。
文字来源于生活,形进色色的生活谛造了璀璨的文学,文学大多时候却不能给生活带来物质上的丰盈。如此大的反差冲击着文学爱好者,冲击着码字人。大浪淘沙,冲走了一批又一批的文学发烧友,留下的,早已是遍体鳞伤。待伤疤褪去之后,如同脱胎换骨,此时才能立于殿堂之上,指点江山。
此篇写给自己,也写给众文友。愿一路同行,人多走的路,虽然满是荆棘,总会越来越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