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人生中第二次体验这个游戏,第一次体验是在入职培训时,那次的环境更复杂,挑战难度更高。游戏体验按预期带来了些许启示,现快快记下,以免被时间冲淡。
游戏的本质:在感知受限的前提下,尝试相信一个亲密关系之外的人,并最大程度地接纳他的引导。
第一次体验:我是拐杖,用手连结盲人。
过程:出发前做足准备,用手腕和手臂作紧密连结。
结果:盲人走得四平八稳。
结论:肢体接触和默认规则让二人形成一体,带来较为安全的内心体验。所谓的默认规则,是指一旦我停下来,盲人就会明白外部环境有变化,继而通过调整脚步尝试来化解危机。我在出发前还想与盲人约定更多的肢体动作规则,如捏两下手意味着上坡等等,但因当时大家已进入游戏备战状态、无人说话而作罢。否则盲人应该能走得更快。
第二次体验:我是拐杖,用筷子连结盲人。
过程:起初筷子在我们两人之间平行,也就意味着我们是并排的。但考虑到我们与其他组的步行距离正在拉开,且出于更有效引导的考量,筷子转变成非平行的连结,即我在前、盲人在后,我牵引着她走,并尽量绕过障碍。
结果:筷子角度的变化让盲人出现犹豫、猜疑的反应,步行速度明显减缓,与他组的差距越拉越大。
结论:事后盲人指出,筷子的前后牵引让她有种不安全感。所以,我认为的最优方法对盲人而言并不有效,她看重的是陪伴体验而非纯粹以结果为导向的引导。
第三次体验:我是盲人,用手连结拐杖。
过程:由于对所在环境有了一定的认识,故而在步行中已能判断出什么时候在走草坪,什么时候在走步道。
结果:体验较为顺利。
结论:对环境的提前熟悉能缓解功能受限的当事人的焦虑。
第四次体验:我是盲人,用筷子连结拐杖。
过程:跨过了石凳、触摸了树干,体验变得丰富,同时加大了难度。
结果:在外部环境转换时会有犹豫,对拐杖的提示会出现错误的揣测。但整体而言较为顺利。
结论:这是整个游戏中我收获最大的体验。开始之前,拐杖对我说:你放心地走吧。我选择相信她,所以整个体验过程时中我没有太多的犹豫。期间我甚至一度有种错觉,我完全信任拐杖的这种情感,不正是我的孩子对我的无条件全身心依赖的情感吗?我的孩子有一个癖好,就是喜欢扯我的头发,无论我把他抱去哪里,他只要用手攥住我后脑勺的头发,就会异常安心,也不管我痛得龇牙咧嘴。原来扯头发和筷子一样,是一种信赖的媒介。(在此沉痛哀悼我越来越少的头发和久经考验的头皮)此外还发现,如果我完全相信对方了,我的压力和紧张情绪体验就得到了安放。所以,安全型的孩子应该更加懂得化解压力和负面情绪。
其他想法:关于这个游戏是否能够顺利进行,最关键的是建立起两人的信任度,从而达到高程度的默契度。当然,当事人的特质也很重要。相信一个安全型的盲人相比于回避型的盲人更善于接受引导,从而更快地达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