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智部·魏相
自从马太后的几个兄弟获罪之后,窦氏家族更加显贵了。窦皇后的哥哥窦宪、弟弟窦笃都喜欢结交宾客。第五伦上书说:“窦宪是皇后的亲属,掌管禁军,出入宫廷,这都是产生骄傲和放纵的根源。议论事情的人认为,应当让贵戚们先受些挫折,然后再让他们出来做官,就像解酒要用酒一样。希望陛下在事情还没有发生时就加以防备,使窦宪能够永远保住福禄。”窦宪后来果然因为骄傲放纵而倒台了。魏相通过平恩侯许伯上书,说:“《春秋》讥讽世袭的卿大夫,憎恶宋朝三世没有大夫,以及鲁国季孙氏的专权,因为这些都会危害国家。自从后元以来,王室的权力被剥夺,政权由宰相掌握。现在霍光死了,他的儿子又做了大将军,他的哥哥的儿子掌握国家机密,他的兄弟和女婿们占据要职、手握兵权,霍光的夫人显和女儿们都名籍长信宫,甚至可以夜间从宫门出入。他们骄横奢侈、放纵不羁,恐怕将来会慢慢地无法驾驭控制,应该想法削弱他们的权力,打破他们的阴谋,以巩固万世的基业,保全功臣的后代。”
按照过去的规矩,所有给皇帝上书的人都要把书信做成两份,其中一份叫做“副封”。负责尚书事务的官员先打开副封,如果所说的内容不好,就把它扔掉不上报。魏相又通过许伯建议去掉副封,以防止欺上瞒下。宣帝认为很好,就下诏让魏相担任给事中,并采纳了他的建议。霍氏家族杀害许皇后的阴谋才得以上报。于是宣帝罢免了霍氏三侯的职务,命令他们回到封地,他们的亲属都被派出去做官。
〔评〕永元初年,何敞也曾上过奏章,说到这件事。但这是在夺取沁水公主的田园、杀死都乡侯刘畅之后,霍氏家族的专横已经显露出来,不如第五伦的先见之明。茂陵人徐福“曲突徙薪”的计策,魏相很早就采用了。《隽不疑传》说:大将军霍光想把女儿嫁给隽不疑,隽不疑坚决推辞不肯接受。过了很久,他因病免去官职。《刘德传》说:大将军想把女儿嫁给刘德,刘德不敢娶。这是畏惧权势太盛。后来他被免去官职,回到田间。霍光都想把女儿嫁给这两位先生,而两位先生都不接受。在霍光权势熏天的时候,他们能够避开权势,甘心被抛弃,如果没有高远的见识,谁能做到这一步呢?看到范明友的灾祸,更加相信两位先生的见识是别人比不上的。
明智部·马援
建武年间,各王都在京城,竞相修养声誉,招收游说之士。马援对吕种说:“国家的几个儿子都已长大成人,但旧日的防备还没有确立,如果过多地结交宾客,那大的牢狱之灾就要发生了。你要谨慎戒备。”后来果然有人告发各王的宾客图谋作乱,光武帝下诏逮捕宾客,互相牵连,死者数以千计。吕种也遭到祸害,叹息说:“马将军真是神人啊!”马援又曾对梁松、窦固说:“凡人能够显贵,应该使他再受贫贱,像你们这样的人不能再受贫贱。地位高贵要保持自尊自爱,努力想想我的话。”梁松后来果然因为显贵而遭到祸害,窦固也几乎不能幸免。
明智部·列子
列子生活贫困,面容常有饥色。有人对郑国的上卿子阳说起这件事:“列御寇,是一位有道的人,居住在你治理的国家却是如此贫困,你恐怕不喜欢贤达的士人吧?”子阳立即派官吏送给列子米粟几十斛。列子见到派来的官吏,再三辞谢不接受子阳的赐予。
官吏离去后,列子进到屋里,列子的妻子埋怨他并且拍着胸脯伤心地说:“听说作为有道的人的妻子儿女,都能够享尽逸乐,可是如今我们却面有饥色。郑相子阳瞧得起先生方才会把食物赠送给先生,可是先生却拒不接受,这难道不是命里注定要忍饥挨饿吗!”列子笑着对他说:“郑相子阳并不是亲自了解了我。他因为别人的谈论而派人赠与我米粟,等到他想加罪于我时必定仍会凭借别人的谈论,这就是我不愿接他赠与的原因。”后来,百姓果真发难而杀死了子阳。
[冯述评]
魏国的公叔痤在病重将死时,对魏惠王说:“公孙鞅年轻有为且才华出众,希望大王将国政全部交给他处理。如果不用他,一定要杀了他,不要让他离开国境。”魏王答应后离去。公叔痤又叫公孙鞅前来,向他道歉说:“我先考虑君王,再考虑臣子,所以先为君王出谋划策;然后再告诉你,你一定要赶快离开。”公孙鞅说:“君王既然不能听从你的意见重用我,又怎么会听从你的意见杀了我呢?”最终没有离开魏国。公孙鞅的这句话,正好可以和《列子》一书中的话相互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