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届奥运会结束之后都会有残奥会,全称为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
只是每届奥运会结束之后,人们只记得那些光辉的奥运会冠军,对于残奥会了解得很少,也不想了解,毕竟相比于奥运会的“更高、更快、更强”,残奥会总是少了很多速度和激情。
但是那些能站到残奥会赛场的运动员们,付出的努力可能比正常人更多,收到的欢呼和掌声却少之又少,很多时候奥运会的门票一票难求,但是残奥会的门票却少有人购买。
电影《妈妈的神奇小子》讲述的就是残奥会运动会苏桦伟的故事,其中2006年还有一部关于讲述苏桦伟的电影《12秒58》,看过之后满是感慨,其中苏桦伟在电影中有一句台词很是戳人心:“我知道我起步慢,但这就是我为什么要继续去冲、继续去追的原因,跟我的命一样我就是要从后面追上来。”
苏桦伟创造了很多奇迹,他是香港残疾人田径运动员,第4届残奥会、获得6块奥运金牌,同时也是男子100米和200米跑T36级残疾人世界纪录保持者。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上他以24秒65的成绩打破自己的200米世界纪录,至今未有人打破。
苏炳添有一次在采访中谈及苏桦伟,直言他是自己心中的苏神,而苏桦伟和刘德华也是亦师亦友,既是老板员工的关系也是兄弟关系。
他的成功来之不易,天生就残疾的他,四肢不协调,耳朵弱听,需要一直戴着助听器,小时候不能走路,在妈妈的鼓励下踏出了人生的第一步。
在后面幸得残疾人训练队的教练发现,引导其慢慢进步,始终没有放弃他,他与火车赛跑,不断训练,天天吃鸡蛋,而母亲也作为他最贴心的陪伴者,一直引导他:“大家都觉得你不是一个普通人,那你就做一个不普通的人。”
在1996年亚特兰大残奥会,苏桦伟第一次参加比赛,作为4*100米的最后一棒,他顶着巨大的压力,以非常微小的差距取得冠军。
那一刻,他和他的队友都开心的笑了,其实最感动的还是他的妈妈,远在他乡看电视直播的她,对着电视机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是她坚信她的儿子不仅是一个残疾人,也是她和她的儿子向世界证明,残疾人也可以获得奖章。
最后,儿子把第一块金牌送给了妈妈,还说之后会拿很多很多金牌回家。
其实,金牌的背后更多的是艰辛和不易,特别是对于运动员而言,电影中有句台词说得很好:“刹那的光辉不代表永恒。”
观众永远只记得拿得第一的人,打破纪录的人,但是过了几年,就会有其他人获得第一,之前的名字会被时间冲刷得一干二净,而运动员也终究退役,落下一身伤痛的他们只能转行,开始另一种人生。
苏桦伟也曾经因为生计放弃了跑步,去做了快递员,当曾经的教练再次和他会面时,苏桦伟说:“我去做快递员一个月有7000,但是政府给残疾人运动员的津贴只有3000。”
这也就是片头苏妈面对记者采访时提到的:“同工同酬。”
同样一块奖牌,残疾人付出了可能更多的努力,却得不到相应的关注,更拿不到同样的奖金,甚至不及正常运动员的百分之五。
苏桦伟最后还是去跑步了,在八个月内备战2008年的北京残奥会,当时的他需要不断接拍广告,才能有资金去支撑跑步需要的费用,面对短时间高强度的训练,面对强颜欢笑的广告,他身心俱疲,但是他没办法,因为他要生存。
最后他终于站到了赛场上,前两场100米和400米,他都失败了,观众都无比失望。
在他绝望难过之时,他的妈妈及时伸出了援手,她和小时候那样,给他剪脚趾甲,不断安慰他,和他一起喊出属于他们的口号:“望着妈妈,set,go!”
最后,站在赛场上的苏桦伟,摘掉了助听器,心中只是一个口号:“望着妈妈,set,go!”
他就像往常和火车赛跑一样,用尽全力,只是往前跑,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他成功了,他打破自己的记录,以24秒65的成绩刷新了200米的世界记录。
或许,这场比赛之后,不用多久大家就会忘掉苏桦伟这个名字,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有那么一位极度热爱跑步的少年,就算四肢不协调,就算耳朵弱听,就算生活困难,也不曾放弃心中的梦想。
或许冲过终点只能获得一块奖牌,只能获得暂时的荣光,但是对于冲过终点的所有运动员而言,这是日积月累的训练,是坚持不懈的见证,是对自己人生的突破。
那些身残志坚的运动员,不应该被漠视,不应该被忽视,或许,残奥会更值得欢呼,残疾人运动员更值得关注。
—关于作者—
文青,用心写文,热爱摄影
若文字可以带来一点点思考,陪你度过漫长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