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之本事》,作者是焦元溥。封面语:爱和音乐是最美的的同义词。
我们不用专业的懂音乐,我们只要听就好。如果你觉得好听了,就是听到了音乐给你讲诉的故事,哪怕这故事很朦胧、看不清,却也依然很动人。
1.首先,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书中序言部分这样写到:
愿这本书能让你记起那个喜爱音乐的自己,想起每一个与美好感动相逢的当下。无论人生可以多荒谬,世界可以多歪斜,有些事,永远值得你放在心上,用自己最坚定顽强的意志,温柔又执着地守护。
当我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就知道这本书应该是走心,而不是走脑的,会适合我这种音乐小白。其实,作为一个小白,未必就是坏事,因为懂得多了,容易走脑,会像做手术一样进行分析,但当我们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往往可以听着音乐跟着感觉走,哪怕什么感觉都没有,或许我们就是想要一种什么感觉都没有感觉呢。
喜爱音乐,本身就是最大的收获。能够培养一份终身受用的喜好,和自己心爱的艺术一同成长,无论阴晴顺逆都有陪伴,绝对是人生旅途中最好的礼物,也是最个人化、最亲密的快乐。毕竟这世间的荒唐,每每超乎你我的想象。但请相信,正是在那些连舒伯特都无言以对的时刻,我们会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舒伯特。
为什么这里是用了舒伯特,而不是莫扎特、甚至丘比特呢?因为在古典音乐里面呢,有不少作曲家都写过小夜曲,但是舒伯特的小夜曲流传的最广,成为了小夜曲的代名词。那么在每一次夜深人静的时候,你不就正好需要小夜曲吗。尤其是在那些寂寞孤单的夜里,我们是不是更需要一些像小夜曲一样温柔的旋律呢?
2.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听古典音乐?
马勒再三强调:“音乐中,最重要的并不在音符里。”因为音乐真正要表现的不只是音符,而是音与音之间的东西……就像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中的星野,虽然几乎没有听过古典音乐,却在无意间听到海顿《第一号大提琴协奏曲》时,为音乐所着迷。身体纾松、心思随之解放,思索着生活的意义,想着为何自己逐渐变成一个空空洞洞的存在,愈活愈没有价值。
没错,正因为他是不经意间听到的,不会觉得这音乐难理解,也来不及对这音乐有偏见。是的,不管倾听一首音乐,还是听一个人的心声,第一要做到的,就是不要有偏见,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切合实际的判断。
网上流传着这么一个段子:说是古典老司机给菜鸟带路的,他说,巴赫抗躁动、海顿抗抑郁、莫扎特抗失眠、贝多芬抗萎靡、柴科夫斯基抗饥饿、马勒抗瞌睡、拉赫玛尼诺夫抗寂寞...最后还必须得指出一个最管用的:布鲁克纳,抗吃醋后的不良情绪反应。这个段子虽然有一定的代表性,但事实上如果你这样想,那最好什么都不要听,因为不管是“古典音乐”还是其他风格的音乐,都绝对不是这个样子,每一首音乐都是是活生生的、有个性的,他们从来不是放在墙上的标本。
道理千回百转,但无论如何,欣赏音乐最重要的仍是诚意正心。这听起来好像很严肃,事实上一点也不。对音乐没心,再怎么学习(怎么听)也是枉然。认真听音乐,为音乐而音乐,而不只把音乐当成消遣,最后一定会有自己的体悟和理解。因为认识音乐,其实就是认识自己,听音乐,就是听自己的心声,如果你是一个观照内心的人、是一个想要认识自己的人,那么就请静下来、听音乐。
3.为什么听经典?
意大利文学家卡尔维诺曾写过一篇短文《为什么读经典》,说理说得兴味盎然,为“经典”下了一连串环环相扣的定义。虽然谈的是读书,他的概念仍然能用到音乐讨论,(1).经典是你常听到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从不是“我正在读……”的作品。(2)经典是每一次重读都像初次阅读那样,让人有初次相识的感觉。 (3)经典是我们愈自以为透过道听途说可以了解,当我们实际阅读,愈发现它具有原创性、出其不意且革新的作品。
这也就像为什么《道德经》只有五千余字的,却有上百万字的解读,一千个人眼中竟然也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心中的经典有哪一首呢?我自己,听过了许多经典,也喜欢了许多,只是在13年前听了一首曲子,非常喜欢,但这么多年用了各种办法,却一直找不到。所以呢,我就不停的听着,也许我的经典就是下一首,也许就在一个不经意间呢。
4.是认真的读,还是快快的浏览
很多人听音乐仅是为了放松,又或者边读书变听音乐,当然,这完全是个人自由。但是一部卓越的作品总有丰富的内容,可以让我们供品味和欣赏,钻研愈深收获就愈多。如果只是很快的过一遍,也许你会着迷、喜欢上这首作品。听音乐仅仅像这样,也无所谓,但如果能继续往前走,就绝对能体会到非同一般的感受。就像我们看到一个姑娘,可以看到她长的很漂亮,多看看可能会发现发的举止都很得体,但如果不深入了解、或者不去和她交流,就不会知道她优雅的气质和谈吐是从何而来的。
作者谈了谈欣赏莫扎特《第四十一号交响曲》的个人经验。 这首交响曲是经典中的经典,写得光辉大气,被称之为音乐中的诸神之王。不过,好听归好听,这首曲子在美丽外表下还掩藏着非常精深的笔法。
这首曲子,作者从小听到大,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为了了解背后的原因,他开始分析,看莫扎特如何把各个主题融合在一起的,而当他分析完的时候,一方面觉得自己之前好像完全不认识这首作品,另一方面,竟然一边读谱一边掉眼泪。直到现在,作者都很难解释那眼泪是为何而流。唯一能够确定的是,知识与能力虽可以带来理解,但最后还是要作品能感动到心。
6.为什么要去现场听音乐会?
首先,我们撇开对音乐家、对明星本人的喜爱吧。有的人是为了看现场的特技表演,有的人是为了感受现场的气氛,有的人觉得只有视觉加上听觉效果,才会知道作曲家想要表达的真正意义。
有个钢琴家叫维特根斯坦,他是欧洲钢铁大王的儿子,还有个弟弟维特根斯坦,是个哲学家。这个钢琴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失去了右手,以万贯家财邀请作曲家为左手谱曲,许多音乐家就接受了邀请,出现了很多左手钢琴作品,其中拉威尔《左手钢琴协奏曲》堪称最伟大的创作之一:阴暗至光明,欢乐到悲剧,十八分钟内作曲家几乎写尽所有情感,实在是难以想象的精彩。
但《左手钢琴协奏曲》也有让人费解之处,就是有些钢琴声完全被乐团遮掩住,无论钢琴家怎么,大家都听不到钢琴声,是否在此出了差错?当然不是。作曲家是这样解释的,他就是想让“听众”也就是“观众”:感受到演奏者“会像一朵云一样消失”。当我们作为一个观众,亲眼见到钢琴家以一只左手和乐团苦战,但拼尽全力后,钢琴声却被管弦乐吞噬,或许我们只有在看到这些的时候,才能体会演绎者所经历的人生悲剧。那就是“无论如何奋力抗争,面对命运,人类终究无法抵挡。”
说实话,如果你是一个有故事的人,经历了世事变迁、沧海桑田,历经千辛万苦,最后还是失败,当你对音乐这样的表达恍然大悟时,会不会老泪纵横呢?
在家听录音,是了解作品最便捷,却不见得是最正确的方法。那些刻意设计的挣扎、抗争、控诉、无奈一旦成为唱片,当你听清楚了每个音,或许也就误解了作曲家的真正意义。所以无论如何,请来听音乐会。即使你已透过录音听了百次千次,现场永远可以告诉你更多,也永远值得欣赏。
7.柴可夫斯基的《第四号交响曲》
柴可夫斯基在写给梅克夫人的信中:
在我们的这首交响曲里是有标题的,也就是说,能够用语言来解释它企图表达的内容。
第一乐章的各段发展:
引子是整首交响曲的核心,是绝对主要的思想。
(第一主题)这是注定的命运,这是一股命运的力量,它阻碍人们奔向幸福,达到目的,它嫉妒地监视着,不让幸福和安宁完满无缺,它就像达摩克里斯的剑一样高悬头顶,经常令人内心不安。它战无不胜,你从来也占不了它的上风。
(第二主题开头)失望和不满愈来愈强了,愈来愈尖锐,离开现实,沉醉到梦中,岂不更聪明吗?
(第二主题后段)欢乐啊!至少是有一种甜美的幻想出现了。某一个幸福愉快的形象闪现了并且向某处招手呢。多么好啊,幻想逐渐完全掌握了心灵。一切烦恼和不快都忘却了。瞧,这就是,就是幸福!
(引子主题重现)不!这是一种幻想,而命运现在又从幻想中觉醒了。总之,整个生活就是艰难的现实和稍纵即逝的幸福梦的不断交替……不存在安逸的码头。漂浮在大海上,趁它还没有抓住你,使你沉入海底。这大概就是第一乐章的标题了。 柴可夫斯基的解释相当详细,逻辑也很一致。
8.我们应当怎样听音乐?
(1)耐心,这正是我想给的第一项建议。如果你曾被一部作品的选段所感动,别迟疑,最好找出全曲欣赏。觉得稳赚不赔的投资。
(2)欣赏音乐,请专注。聚精会神听一首作品一次,绝对胜过把它当成背景音乐一百次。
(3)听自己没听过、不熟悉的曲目与作曲家。扩展曲目并不难,你只需要多一些好奇或决心,破除成见与刻板印象,真正把心打开,让自己习惯尝试新风格和作品。
(4)不要预设立场,许多东西就是因为我们不懂,所以我们欣赏,而且乐在其中。
(5)别排斥古典音乐以外的音乐。当然也不要排斥古典音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不太可能任何音乐都照单全收,但我希望这限制是来自真实感受,而不是人云亦云的成见。
(6)增进音乐之外的知识。听完一首音乐,我们常常说“很优美”、“很好听”,但有的人就能逐音逐句讲解,说出一连串扣人心弦的故事?答案其实很简单:知识愈丰厚,想象力也就愈丰富,愈是涉猎广博,对音乐的理解也就愈灵活丰富。
(7)体会作曲家所属的文化与风土。
(8)找到自己的观点与声音。列举一个极端点的例子,同样是一个陌生的钢琴录音,有的大师甚至可以听出来,是男性演奏还是女性演奏,是亚洲人还是欧洲人。这简直就是从上帝视角到用显微镜一样的在观察整个世界。而对于我们自己,如果想不断提升自己的听乐感受,那就最好把自己的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
鸟雀有时去找谷物,衔了满嘴最后喂给小鸟,自己连尝都没尝过。我这样的迂腐书生也是一样,从书中搜刮知识,将其存放嘴边,最后只是为了吐出来,散播在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