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与“名”到底什么关系
一提起道家、老子,绝大多数人都能开口就诵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而且大多数人也能较为肯定地理解“道”的含义。但对于“名”,却并不能有清楚的认识了。
“道”与“常”又是什么关系
在讨论名的含义之前,我们还是要先把关于“道”的一两个概念再明确一下。以道德经的原文来看,老子所言的“道”即是宇宙天地之大本,也就是形而上的本体。韩非子的解读可以说是准确的:“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兴趣,欢迎关注【传文】,传文的公众号ID为:Chinachuanwen
道德经开篇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中的“常道”,尤其是“常”,是不是应该理解为“恒常不变”的道体呢?以全文其他涉及“常”的文字内容综合来看,对于“常”字更准确的理解,应把它看作是“道”的另一种表现,以古汉语的语义理解,更应将其视为“道”的互文,说得直白一些,“常”也是“道”,“道”就是“常”。如原文中的“故常无,欲以观其妙”、“道常无名”等等,都可视为以“常”来指代“道”。
“名”到底是什么名
道德经全文被分为两个部分,即道经和德经,按历来学界的理解,即分别重点解说“道”的“体”和“用”两个部分。有“用”就有“道”表象。原文中“道”“名”并举,即是对本体和表象在开篇就给以明示。王弼对老子“道”与“名”的注释为:“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及其有名有形之时,则为其母也。”这种注释对于老子的整体哲学观点来说,算是通顺的,但并不能完全准确地表达“名”的意义。
而道德经原书的文字则更能准确的剖析“名”: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中,“视之不见”言其“色”,“听之不闻”言其“声”,“搏之不得”言其“触”,三者相合而为“名”,这个“名”就是道的“象”、“状”,类似于释家的“相”——色声香味触法。那么,“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含义用最简短的文字来概括就是道者无相。
百家争鸣中的“名家”,在很多思想上也与老子的“名”相关,如公孙龙所说的,“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得其坚也,无白也。”但公孙龙的坚和白在老子的理论中,这都属于相状层面。
“名”到底是谁的名
如此看来,道德经开篇的“名可名”,第一个“名”的真正意义为“道之名”,即本体的相。“名可名,非常名”应理解为:道的相如果可以名状,那么(我们所名状的那个相)就不是道的真正的相。也许正好对应了佛教思想中的理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兴趣,欢迎关注【传文】,传文的公众号ID为:Chinachua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