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的积累,是屹立在历史洪流中的灯塔,指引一代又一代的世人去认识人类自身、认识大自然,从而推动人类的整体进步。
然而,进步到现在,不知怎么了,人类很少读书了,读书时只追求快速、简洁。是那种迅速提供给他们想知道的内容并能同样迅速地被遗忘的简洁,目的是欺骗自己说“我读了”。
一艘船,一旦割去其系泊的缆绳就会在风浪中无目标地飘荡,一个人一旦失去同书籍的联结,情形也是如此。
如何才能同书籍建立联结呢?深度阅读。
像潜水一样深深地扎入海底,去感受海底世界的深邃无尽、丰富多彩,这些是在海面所永远无法触及的瑰丽。
深度阅读也如此,进入书的世界,观看书中的青黄赤白黑;静听书中的宫商角徵羽;品味书中的酸苦甘辛咸。
深度阅读的境界,自古以来,千人千话。归纳起来,不外乎三境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第一境界:见自己
认识你自己,这是古希腊德尔菲神庙的箴言,也是苏格拉底哲学的出发点。先圣先贤教导我们,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凡事要反求诸己。
有人点灯求光明,其实真正的光明在我们心里。王阳明:“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人生在世,最先读的那一本书是自己,读自己的心性、思维、性格、能力、体力等禀赋。
你的禀赋藏在你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中。你是怎样,书于你就是怎样。你急躁,书于你就是裹脚长布;你安静,书于你就是美丽锦绣;你呆板,书于你就是一潭死水;你灵活,书于你就是不竭活水。
看书中人物,品自己人生。书中的不同人物,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影子。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第二境界:见天地
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蛙坐井中,终日沉醉于头顶上一方蓝天的“美景”,就无法看到天地之大。
一个人真的见过自己后,就会深深的意识到自己的局限,知道自己之外尚有他人、他物、他事。跳出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才能见到天地的宽广辽阔。
天地运行,有其道,道就是规律,如四季变化,也如人的生老病死。
读书就是要认识那个道的运行规律,不同的科学在做的就是如此。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的规律,社会科学是研究人与人的规律,人文科学则是研究自然和人之上的规律。
一本本书如一盏盏灯,每个作者都是执灯人。不同的知识给人不同的照亮。数学使人周密,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佛家说千灯相照,我开一盏灯,那么这一盏的灯光就照耀在其他999盏灯上,如果把1000盏灯全开,那么每盏灯上都各自互有另外999盏灯的光芒。
读书如站在黑暗中的一处,手执一灯看一幅巨大的画作,每个人只能照亮有限的画面,要想看到完整的画面需要借助其他的灯光,一幅幅的去拼凑,才能看到完整的图景,见到天地的规律。
第三境界:见众生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即众生。天地之间,万物互联,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一草一天堂。
一行法师曾说:如果你是位诗人,你会清楚看到在这一张纸上飘着一朵云。没有云,就没有雨;没有雨,树无法成长;没有树,我们无法造纸。如果看的更深入,可以看到太阳、砍树的工人、做面包的麦子、他的爸爸和妈妈。没有这一切这一张纸无法存在。事实上,我们没办法指出任何一件不在这里的东西—时间、空间、地球、雨水、土中的矿物质、阳光、云、河、温度、人的心。一切就在这一张纸中同时并存。
庄子在《齐物论》中讲到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看到自己只是生态圈中的一份子,和其它万物共同组成一个整体,没有它们,也就没有自己。
天地化生万物,万物在天地间自得其乐,和谐共生。见天地后,你才能看到天地中众生的存在、众生的美丽、众生的互为彼此。就如老歌所唱:“没天哪有地,没地哪有家,没家哪有你,没你哪有我”。
每本书都是作者对众生状态的一种描述,或生或长,或消或亡,或高或低,或长或短。万物有灵且美,读进去,你会看到众生那个独一无二的美丽。
这或许是读书的最高境界吧。
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样子,天下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书中藏着无数先人对无数事物进行无所探索后的结晶,满藏乾坤。
人活一世,就是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对这些结晶进行一次内化,立功立德立言,薪尽火传,从而活出无限的意义。
感恩先人们几千年来积累了一座宝山在我们眼前,我们是入宝山而空手归呢?还是深入其中,在书中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我有两个宝:阅读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