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一个朝代——夏朝,历史教科书上讲它是一个从原始部落脱胎出来的漫长的朝代。其实这是个有争议的朝代,因为没有证据的支持,所以在国际上和学术界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也许它并不存在,也许它存在了很久。夏朝是否存在这个论题偏离本文的主题太远了,这里不作探讨。但是在夏朝这近四五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发展进步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在不断的缓慢提高是肯定的,从物产富饶的南方平原到辽阔的北方草原,从杏花春雨的江南到白马秋风的塞上,从犁耱车轴到牧马羔羊,从棉麻纱蚕到骨针兽衣,虽然发展速度没有现在这样迅猛,但无论是农耕文明还是游牧文明其生产力发展的轨迹随着时间的推移都是在不断缓慢向前的,只是前进的速度不同罢了。
至于把都河,在大洪水时代后,我们暂时就按《禹贡》的说法吧,这里属雍州地。獯鬻族活跃在这片土地上,野蛮的獯鬻族人是中原王朝的北患之一。
到了商朝,华夏族已经有了国家这一组织形式的出现了,这与落后松散的部落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有了本质的区别。这意味着华夏族已经向较为文明的社会迈进了,文明程度远远超越了他们的北方游牧邻居们了。商朝在其438年的历史当中,文化和生产力不断向前,同时在缓慢的发展中积累。到了后期,华夏族有了划时代的进步——甲骨文字出现了,虽然甲骨文笨拙而简陋,但是这意味着华夏族已经走出了洪荒时代,从野蛮正式走向了文明。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的各项制度和秩序相继积累并构建,社会阶层和等级在加速分化,仓廪实而知礼节,人们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向更高的需求迈进着,各种文化伦理礼仪开始形成,并慢慢的成为定制,延续传承下来。有了国家就要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西周实行的是分封制度,周天子把天下分封给了不同的诸侯。在这一体制在早期的西周还是相对稳定的,诸侯对天子还是比较尊重的,国家的主要矛盾还是与外部周边民族的矛盾。平时里诸侯在各自的领地里老老实实的相安无事各自发展,一旦烽火狼烟一起,各路诸侯的勤王部队立即快马赶到。
随着时间的推移,列国的文化与文明相继发展,这些诸侯的相对独立的小王国,相互合纵联横,相互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后来,那些能力强、有大志、善用人、贤明的诸侯率先发展强大起来,开始争夺霸权,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一度此起彼伏,再后来,诸侯争霸更是加剧和频繁,活动的范围和区域不断扩大,通过大鱼吃小鱼的游戏,最终形成七雄争霸的局面,这一局面直至大秦这条大鱼吃掉了所有的小鱼一统天下才结束。
人类的最不安生的生物。在中原的诸侯国争霸互相攻伐的时候,北方的游牧民族也没闲着,各个部落间的联盟因为草原和牛羊相互兼并攻伐也时不时的在上演,只是他们没有用文字把这些记录下来。
在整个周朝近800年的漫长岁月里,按照“北狄西戎”的说法,以及《史记•匈奴传》“晋文公攘戎狄(翟)居于河西圁、洛间”的记载。白于山南麓北洛河西南流域居住的是西戎的一部分,称为义渠。洛河以北白于山脉和横山山脉以南的黄土高原腹地居住的是狄人的一部分,称为白狄(翟)。后来,狄人被来自东边的晋文公所灭,这块地盘成了晋的地盘,三家分晋后被魏国划走,秦魏雕阴之战后归秦。而义渠则后来被宣太后划入大秦的版图。
关于把都河地区秦统一前的建置沿革问题我探索了很久。我发现在秦以前是很难考证的。这是一个大概的说法,因为年代太久远了,资料稀缺,我们很难进行准确的判断。
揆诸史料,各类志书记载不一,且有许多相互矛盾之处,不能确证。而近现代相关资料又众说纷纭,多有后人穿凿附会的痕迹,也不足以采信。
察其地形,把都河流域地处吴起县境之秦长城以北,河套地区南沿,白于山北麓,山多平缓,涧地平阔,利于骑牧,要攘这个居无定所来去如风的游牧民族,晋文公虽强大,但他没有这个攘的实力。晋文公所攘的应是无定河(圁水)以西、河套以南定居于黄土高原腹地的狄人。
所以我猜想,这里是一块长期被历史边缘化的土地,把都河流域以及白于山以北地区在秦北击匈奴以前这里一直是游离在战国群雄视野之外的,由于白于山脉的阻隔,这里也是游牧民族向南的边界地带。直至秦一统六国以后,秦将蒙恬率军斥逐匈奴,收河南地(河套地区)为四十四县后,这块地方才第一次真正属于秦国,也就是说,在公元前215年以后,华夏族才真正踏上了这块土地。
在漫长而遥远的朝代里,我们是该相信呢还是不信呢?面对困惑和难题,当我们束手无策的时候,就不如把它先放在一边,交给时间去解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