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一个up主那里看推荐书,然后就看到了这本书,讲的是俞敏洪创业新东方的故事,我还没有读完,仅仅读到余老师刚找到两个创业伙伴,但是我已经从中获得了很多感受,也学到了很多。
昨天刚好也看雷军说自己创办小米,简单地说一点我的理解。
首先,我觉得创业需要自己对这个行业是有了解的,不是盲目的想着我要去创业,然后只有一腔热血。
正如雷军自己本身是一个很厉害的程序员,他说很多东西交给别人是不放心的,或者说没有合适的人选来做,还是要自己懂一些,就像他所说的,一些领域小米突破了,自己同时也成了半个专家,能说出一些所以然。
俞敏洪也是这样,自己本身是很厉害的英语老师,他备了所有的课,以至于听每个老师讲课的时候,能知道老师讲课的优缺点分,但是他的数学逻辑不好,但是出国考试也需要这个,有一章提到补习班的数理老师觉得,你俞敏洪别的都可以教,但是你教不了数理,只能我教,所以这个老师就要求高一点工资,但是在当时,如果只给他高工资,别的老师必然也是不同意的,所以他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这也是现在也很常见的一个现象
如果公司在某一个领域,比如技术、市场营销或产品设计领域,过度依赖某一个人,除了这个人别人都做不了,其结果就是要么给这个人特别高的薪酬待遇和股权激励,要么就去找一个跟他水平相当的人一起干这件事情,否则到了一定程度,会出现“挤兑”或“造反”的现象。其实,我后来碰到的很多创业公司之所以倒闭了,就是因为公司最核心的、不可缺少的人才离开公司,或公司人才缺失导致的。
我常常喜欢举的一个例子就是大厨效应。一个饭店,老板花了很多钱进行装修,但是他自己不会做菜,所以就请了一个大厨,由于这个大厨的水平特别高,所以顾客如云。这时,大厨意识到,顾客来不是因为老板花了钱进行装修,而是因为自己做饭的水平太高了,这时他就会去跟老板谈,饭店的利润要和他分成!大厨去找老板谈的时候,老板其实已经很被动了。如果老板聪明的话,他就必须主动跟大厨提出利润分成的事。最后,如果大厨的需求没有被满足,或者说大厨本身就比较贪婪,那结果一定是大厨离开这个饭店,然后这个饭店也倒闭了。而大厨出去以后,也不一定能干成饭店。因为会做菜的人并不一定懂得经营,而会经营的又不一定懂得做菜,所以大厨和老板之间存在矛盾效应。这在很多创业公司中都有反映。那么只要我既是老板,又是做饭最好吃的人,这样的话我的饭店就安全了!但是有时候如果你要开一个饭店自己又不会做菜,还想要大厨不“造反”的话,那就得配2~3个大厨,让大厨之间能互相制衡,这样的话饭店就安全了!
换句话说就是,想要做成一件事,你必须把人才配置到位,并且不能让人才最后把你所创立的事业翻过来,而是要让大家共同获利。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