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曾写过一篇很棒的文章,叫《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想到与做到》。她已经表述了我同样想表达的一部分意思。有兴趣的话,在微信公众号“理性主义者的日常”里可以找到此文。在此基础上,本文要说的是:决定人们能否从想到最终走向做到的关键,或者说从想到——>做到的奥秘,在于“体验”二字。
打小就被告知很多道理,我们自以为已经懂得了很多道理。慢慢地,对于父母和长辈的“叨叨念”常常回一句“我知道”。其实那可能是“我以为我知道”,或者是“我不知道我不知道”,亦或者“知也寥寥等于不知道”。还是那句话:知道很多道理,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如果那些肯对你讲道理的人足够耐心,“喋喋不休”,你还可能心生反感,“有完没完?”
人与人即便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做同样的事情,只要加上“时间”的“长期性”这个维度,到后来就会出现云泥之别。从客观经验来看,无论哪个领域这样的案例都数不胜数。这种变化和差距是怎么造成的?那个分叉点出现在什么地方?从哪里开始,不同的人之间就渐行渐远,直到一些人后来对另一些人望尘莫及?我认为在于“体验”。
“体验”有正向的,也有反向的。经过时间的酝酿发酵,正向的体验激励着人们不断往前,甚至走向高峰体验。反之,反向的体验可能导致了一部分走向了“否定式”的“自我预言”。
通常我们认为,头脑是理性的,身体是感性的,其实不然。我反而觉得,头脑是感性的,身体是理性的,反过来说会不会更有道理?就像心理学家主张的那样,“放下头脑,信任身体”。头脑太复杂,自我意识不断干扰,而身体很诚实。
储存在头脑中的道理,要等到有一天自己突然/偶然/竟然“体验”到,那一刻这个道理好比穿过了你的身体。当你再去跟其他人转述这个道理,别人听着话还是那个话;或者听者和曾经的你一样认为又是“叨叨念”。差别在于,只有你自己知道,你已经不再是那个你。坐在对面听你讲道理的人,他没有体验到,很难有共情。更何况再好的共情,都远远比不上一次亲身的体验。
一步之遥,判若云泥,我所说的就是有没有某种体验,或者何种体验,将人们的每一个“下一步”导向不同的方向和道路。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还有时髦的说法叫“人至践,则无敌”,连耐克的广告业也早就说出了just do it。这些“道理”都是“公开的秘密”——当然,我在写这篇文章复述这些道理的时候,我回头看自己,也不再是昨天的我。
有时候甚至连自己都搞不懂怎么一步步到今天的样子的(特别是对那些境况不佳的人来说),恰是第一次的“体验”,然后所引发的下一次的“体验”,接着是后面的“体验”。是什么力量驱使于属于你的特有第一次到下一次,到接着一次,你的选择之所以跟别人不同,不是因为那些道理本身,而是你对那些道理的“体验”。学习如此,工作如此,生活亦如此。
一个人,就是他的经历;一个人的经历,就是他这个人。人与人,经历不同则体验不同,体验不同则选择不同。选择是相对外化的,容易被人看到,;而体验属于内在,是你选择和行动的直接原因。体验靠行动更近(最近),认知需要通过体验来加固,体验给予行动者更近明确的预见。不断积累的正向体验,给行动者撑起了满帆航行的力量。
关照你的内在体验,创造让自己正向体验的机会。拿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验证:我有两个朋友,一个总是说自己没钱,处处省吃俭用,然后日复一日他的生活没有改变,与别人相比确实没什么起色。而另一个朋友好像天生就爱“好东西”,他坚持“自己赚的钱、自己买的起”这两条标准,对于豪车、名表、华服、美食,一字千金万金也是毫不犹豫。然后呢,他至今也没有因为花了这些钱而受穷,反而越赚越多,越花越有。后种人在消费的过程中获得了正向体验,这种体验发挥了作用,让他不断去追求他所理解的“品质生活”。
不要小看“体验”,从拒绝每一次眼高手低开始。一步之遥,云泥之别,但愿今日的“道理”,因为“体验”,不再错过。差别,从体验开始;改变,同样从体验开始。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从给自己一次体验开始。[偷笑]如果要引导一个孩子,也是从创造机会让孩子获得一次正向体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