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技术,给效率插上翅膀
福特之路 , 亨利.福特,福特公司创始人,福特工厂,20世纪第一个管理奇观,该公司高地公园厂区于1910年1月建成开放,到1927年,他足足生产了1500万辆T型车。光是1917年就生产了,70多万辆,这是那个时代的工业凯歌。
福特之所以能称之为新的工业巨兽,靠的不单是规模,他们还按新的方式工作,也按新的方式组织工作,福特靠的是创造出了活动生产线这套系统,让这些日益庞大的工厂在规模和产能上实现了匹配。
福特亲自把工作的组织原则分成了三个简单的步骤:
1.按操作顺序摆放工具、配置工人,完工时每一个零件进行的距离尽量短。
2.使用滑道或其他形态的载体,好让工人在完成操作时总能把零件放在相同的位置,而这个位置必须是最顺手的方向。如有可能,让重力把零件传到下一个工人处,供其操作。
3.使用滑动的装配线,让待装配零件以合宣的距离传送。
实现了巨大飞跃的人很少在乎到底有什么历史意义,福特做完了自己要做的事,就继续前进了,他做的事可比大多数人都多。福特创造 t 型车所表现的天才,现在被称为愿景。富特宣布:造一款适合广大老百姓的汽车,T型车。
福特狂热的愿景,他伟大的设想,就是他公司的竞争优势。福特宣称除了社交场所,福特汽车能带你去任何地方,不起眼的T型车改变了千百万人的生活,仅仅20多年,就打破了数代人的隔阂,人们出外旅行比以前容易多了。T型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成本的优势
泰勒斯从任务入手,福特则是从成本入手,降低成本的愿望逐渐演变成了控制全盘的欲望,福特达到垂直整合的极致。垂直整合这个想法,看上去很美,实际却很难行得通,这只是控制狂的终极手段。
从宏观层面来看,亨利.福特留下了一笔鼓舞人心的遗产,他在事业上取得了辉煌成就,创造出了影响深远的产品,使得他誉满全球。
就管理层面而言,福特的一项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相当出名。福特改变了社会,他是机器时代的一位主要奠基人,他的生产线成了当时主流的企业形象。
亨利.福特和弗雷德克.泰勒是管理思想和实践领域初期一对不能不一并提起的人物,两个人之间的联系异常明确而强烈,但他们却是两个不同的角色,生活和思想自成一家。他们所走的道路都是别人难以效仿的强者之路。他们都任性、有强迫症,偶尔招人反感。他们的方法有着不容置疑的影响力,在制造业,从1907年到1917年,效率运动使每单位劳动力的生产出每年提高33%,而此前的1900年到1907年,每年的平均增长率仅是9.9%。
泰勒的思想和福特的时间都催生了大量的效仿者和追随者。成绩最突出的是吉尔布雷思夫妇。 吉尔布雷斯夫妇、亨利.福特及其他人的工作,把管理带上了正途,在世界各地得到了推广。
松下幸之助和亨利.福特之间最关键的区别是,松下看出了商业中强大的道德伦理元素——公司不是单纯的生产工具,还是社会和个人的福祉后载体。
1929年松下确认了自己基本管理目标,他说‘’要认识到我们身为工业家的责任,通过商业活动,将自己投身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当中,改善人民的福利,提高整个世界的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