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美国有一本著名杂志《今日心理学》,主要是刊登一些分析心理健康的文章。
上面就有一篇文章,提到了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只有弹性思维才能跟得上社会和时代的变化。那什么叫弹性思维呢?又怎么训练弹性思维呢?接下来,就来一起look at马徐骏老师的解读。
| 动荡时代里的灵活思维
《今日心理学》杂志的文章,标题是《动荡时代里的灵活思维》,Your Elastic Mind。
作者是列纳德·蒙洛迪诺(Leonard Mlodinow)。这个名字咱们中国人可能不太熟悉,他是美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时间简史》普及版和科学著作《大设计》,都是他和霍金联手完成的。今天这篇文章就来自于他在今年出版的新书《弹性:动荡时代里的灵活思维》,ELASTIC: Flexible Thinking in a Time of Change.
咱们今天要讲的是,什么样的思维,才能更灵活,跟上时代的变化。蒙洛迪诺做出的回答是:得培养你的弹性思维。
关键词
elastic[ɪˈlæstɪk] thinking:弹性思维。elastic的意思是“弹性的”。比如说,“弹性绷带”就是elastic bandage。蒙洛迪诺新书的书名就用了这个词,ELASTIC: Flexible Thinking in a Time of Change. 这里的elastic thinking(弹性思维),就是一种flexible thinking,灵活思维。
paradigm[ˈpærədaɪm]shift:范式转移。上周我们刚讲过paradigm,“范式、范例”的意思,如果在一个领域里发生了重大事件,改变了原有的假设或法则,就叫范式转移。
epiphany [ɪˈpɪfənɪ]:这个词如果首字母大写,指的是每年1月6日纪念耶稣显灵的节日,叫主显节。如果首字母小写,就是“顿悟、灵光一现”的意思了。比如说,“我有一个顿悟”就可以说, I have an epiphany. 咱们今天的内容里,就有增加出现“顿悟”可能性的方法。
| 出奇制胜的弹性思维
如果说传统的思维方式是让你按部就班地解决问题,那弹性思维就是让你跳出传统思维框架,透视全局,出奇制胜。
先来说一个人,戴维·沃勒斯坦(David Wallerstein),这个人咱们不太熟悉,但他做的事儿几乎影响到我们每个人。沃勒斯坦在上世纪60年代为一家连锁电影院工作,当时电影院的主要收入不是来自票房,而是爆米花和可乐,其实到现在也是这样。沃勒斯坦主要负责的是增加爆米花和可乐的销量。
沃勒斯坦最开始用的是传统的方法,像买一送一、白天场优惠等,但都没什么效果。有一天,沃勒斯坦忽然epiphany(灵光一现),他想到,也许人们确实想多吃点爆米花,但是他们又不想被人看到买两袋,因为这样会显得自己特别贪吃。要知道贪吃是深植于西方文化中的禁忌,在《圣经》里这可是七宗罪之一。要是能消除他们对买第二袋爆米花的情绪抵触,不就行了么?那不想买两袋,还想吃更多怎么办呢?沃勒斯坦就引入了大桶装的爆米花。结果不仅爆米花的销量猛增,连可乐的销量都上去了。这也好理解,吃得多,当然喝得就多了。
所以说,弹性思维有点像跳出框架,剑走偏锋,出奇制胜的意思。但让人跳出传统思维框架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你再听听沃勒斯坦在麦当劳的经历就知道了。
20世纪70年代中期,沃勒斯坦进入麦当劳工作时,就劝麦当劳的创始人雷·克拉克(Ray Kroc)卖更大包装的薯条。当时克拉克说:“顾客要是想吃更多的薯条,可以买两包嘛。”怎么说都不行,等麦当劳采取这一策略时,已经是1990年了,用了将近20年的时间,而那时,超大包装都不算什么新鲜事儿了,早就流行开来了。
人们在思考时,会根据先前的经验或社会环境形成固定的思维框架。这个思维框架决定了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和视角。比如说,我们怎么看待一个对象,在对象中重视什么,忽视什么,有哪些默认前提,都在这个框架中,这在科学中叫做典范,又叫范式。而如果在一个领域里发生了重大事件,改变了原有的假设或法则,就叫范式转移——Paradigm shift。
这个词是美国的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这本书里提出的。比如说,当人们发现地球是圆的而不是平的后,之前对地球的各种分析与理解几乎全部都要重新考虑。从根本上来说,范式转移就是让人们冲出原有的束缚和限制,为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开创新的可能性。
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科学,每个人都通过经验积累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框架,形成了自己的范例。之后,有些人就一直原地不动,有些人则不断进化自己的思维框架。那些实现了自我范例转移的人,也就是不断升级认知的人,他们更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也更有优势。
但是想形成新的思维框架,有所突破,靠的还是弹性思维,那我们要怎么培养弹性思维呢?
| 培养弹性思维
培养弹性思维主要有两个办法,一个是放空;一个是先干费脑子的活,把大脑干累了再说。这两个方法听起来可能都有点匪夷所思,咱们下面就来具体说说。
人的大脑中大致有两种思维状态,一种负责集中注意力,处在这个状态下的大脑模式叫执行网络——Executive Network。比如说,你现在要是在认真听咱们专栏,跟着我的讲解理解内容,那用到的就是大脑的执行网络,但是这个执行网络只能帮助你完成任务,不能让你产生创意。
另一种网络,默认网络,Default Network,是弹性思维的核心思维状态。默认网络下的大脑,处于放空状态,很多时候,我们甚至都意识不到它的存在。但就是这个默认网络,帮助我们理解最近的经历和学习的内容,整合吸收新经验,产生创意,想出那些有突破性的解决方案。
作者在文章里说了自己和霍金合作的经历。在两个人对话交流时,霍金因为身体原因,每分钟只能打大概六个单词,回复需要的时间要更长些。作者说,他在等霍金回复的时候,大脑就处于放空状态,东想西想的,反而给了他更多的灵感和更深入的思考,与霍金的合作也很成功。
作者认为,大脑只有在放空状态下,才能进入产生创造力的默认模式。但问题就在于,现代人实在是缺乏放空时间,手机不离手,文章中说,58%的成年人几乎每小时就要看下手机,而我自己觉得是不止的。所以当你有什么问题需要思考,或者是想有那么一刻的顿悟给自己带来突破,你得先为大脑营造合适的环境,放空大脑,像散步、冥想、休息,甚至是带着问题睡觉都算。
你别看这些方法听着挺简单的,还记得咱们曾经讲过《观察家》的一篇文章,叫《时间的复利》,专门讲高手的成长方法,里面就讲过,里德·霍夫曼睡前就会先问问自己遇到了什么问题,带着问题睡觉,原因就在这里呢,要把问题留给大脑中负责创意突破的模式解决。再比如,咱们还讲过《每天工作四小时》,里面讲过达尔文、法国数学家庞加莱,他们都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天散步,这也都是有道理的。
除了放空大脑外,另一个方法是先干费脑子的活,把自己的大脑干累了。执行网络和默认网络属于轮班上岗,一个上岗了,另一个就休息。但咱们刚才也讲了,弹性思维的核心是默认网络,得让大脑放松下来,那怎么办呢?先让执行网络干活,消耗它的能量,它累了,默认网络就有机会了。
研究者在2015年做了实验,证实了这一点。研究者发现,先让实验对象做冗长的电脑练习,来消耗执行网络。在他们的执行能力变差后,也就是大脑执行网络疲惫了,再让他们进行弹性思维测试,考察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意。研究者给实验对象几分钟,让他们想出一些家居用品的更多用途,像是水桶、报纸之类的。结果发现,当研究对象的电脑练习执行能力很差,也就是执行网络很疲惫时,实验对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却变得更强。
咱们通常都觉得,脑子最清醒时最有创意,但今天的内容让我们知道,恰恰相反,当大脑很累,不能集中注意力做事情时,弹性大脑反而会更活跃。所以在安排任务时,把累脑子的活放前面,需要创意的活放后面,会有更好的效果。
用传统思维把常规工作和生活处理好,用弹性思维寻找突破,无论如何,都是为了更从容地应对这个世界,正如文章里所说:“社会会奖励那些积极面对改变的人,也会惩罚那些固步自封的人。”
该如何解决这样的困境呢?得到“每天听本书”栏目解读了一本书《重拾交谈》,本书作者是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雪莉·特克尔(Sherry Turkle),在书中特克尔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实验深入讨论了这一困境,并给出了她的解决建议。
特克尔教授认为,通过手机进行的交谈不是真正的交谈,而且还会伤害面对面交谈的能力。
首先,手机沟通往往拥有更多的表演成分。在进行手机沟通时,冷冰冰的社交软件会过滤掉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传达的信息,而且人们发出的文字、图片往往又都经过反复编辑。这些特性降低了交流的真实性,也降低了人们感知情绪的可能性,不利于培养同理心。在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让陌生人通过面对面交谈、视频聊天、语音聊天和网络通信四种不同的方式进行交流,实验结果表明:面对面交谈建立起来的情感联系最深,而网上即时通信建立的情感联系最浅。
其次,手机的存在还会降低交谈的质量。想一想在微信聊天的时候,人们经常会聊两句,然后在等待回复的间隙去刷一刷朋友圈、看一看公众号文章等等,这些行为让手机沟通变得支离破碎,所以为了和这种碎片化的交流相适应,人们就会倾向于进行轻松而非深刻的话题。
就算是在面对面聊天时,手机的存在也会导致类似的情况。实验表明,只要桌上放着一部手机,就算手机处于关机或者静音的状态,人们看到手机后进行的交谈还是会变得浅显。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因为人们看到手机后,会在潜意识中预期交谈可能被打断,然后就会想 “不如进行一些轻松的话题吧”。
如何解决手机带来的困境呢?特克尔表示,这需要我们重新开始真正的交谈。真正的交谈,指的是让交流对象在同一个时空进行面对面交谈,就算会有沉默和停顿,也要坦率地表达自己全部想法,并对交谈的走向表现出开放的态度。想要进行真正的交谈,有三个努力的方向:与自己交谈、与他人交谈和与群体交谈。
第一,与自己交谈。神经科学研究发现只有当我们独自一人进行思考,而不是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时,才会运用到大脑最基础的部分,从而建立可靠的自我意识,因此一定要留时间给自己进行自我对话。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你得对着镜子自言自语,自我对话也可以通过写日记、冥想、做瑜伽等多种方式实现。要注意的是写日记时,一定要采用文字的方式,只写给自己看,而不要写在可以供他人浏览的网络博客上,那样你会不自觉地隐藏部分情绪,也就起不到应有的效果了。
第二,与他人交谈,包括与亲人、朋友、爱人的交谈。以亲人间交流为例,特克尔认为家庭是同理心的训练场,孩子们在与家人的交谈中才最有可能学会如何理解他人的情感。不过现在电子产品正在重构传统家庭的交流模式,想要恢复家庭交谈,家庭成员就需要设立规则共同遵守,比如吃饭的时候说好大家都不能看手机,那么孩子不能玩手机游戏,家长也不能边吃饭边回微信。此外,还可以在家里设立一个“神圣空间”,进入这个空间就谁都不能带电子产品了。
第三,与群体交谈。群体交谈出现最多的场所就是课堂和职场,以职场为例,在职场中想要增加面对面沟通,企业就要努力建立起有利的企业文化。特克尔在书中介绍了一项“早餐交谈制度”,这项制度被应用于美国公司斯托达德,该公司的CEO发现想要把所有的副总裁聚到一起开会非常困难,于是就设立规定,要求每周固定一天,大家提前45分钟到公司,一起吃一顿早餐。通过这项“早餐交谈制度”,该公司的高层关系变得更融洽,互相合作也变得更加顺畅了。此外,特克尔还建议企业设置有利的办公环境帮助员工进行面对面交流,谷歌的开放办公环境和宽敞的茶水间就是很好的例子。
以上就是雪莉·特克尔教授对于重拾交谈的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们讲中国历史。我们的讲课风格是“大历史”,也就是说,我们关心的不是传统的历史书最关注的帝王将相,而是更为宽广的历史背景。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一个历史上的哥德巴赫猜想,也就是“李约瑟之谜”。李约瑟是英国生物化学家,他专门研究过中国古代科技史,编著了15卷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李约瑟对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非常推崇,但他也不禁要问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工业革命却没有在中国出现?为什么工业革命最初是在英国出现的?
1.江南和英国之间的竞赛
中国太大,各地之间的差异悬殊,我们没有办法直接把中国拿来和英国对比。一个比较妥当的比较,就是把中国最发达的江南地区跟英国对比。
在明清时期,中国的江南地区已经出现了相当发达的原始工业,尤其是原始轻工业。大约从明代中期,尤其是嘉靖、万历年间,江南形成了一个以苏州为中心,以南京、杭州、松江(也就是后来的上海)为侧翼的三角形地带,这是中国江南地区原始工业化的核心区。
江南的原始工业化大约持续了300年的时间。为什么后来没有持续下去呢?殖民者入侵当然有很大的影响,但对江南原始工业化冲击最大的其实是太平天国。太平天国是一场残酷的内战,打了十多年仗,江南人口几乎损失一半,原始工业化也就从此折戟沉沙了。
那我们再来看看,为什么在这段时间,江南会出现原始工业化呢?
起初,要有光。这光就是市场需求。需求从哪里来?其一,得益于人口的增长。大概在这个时期,中国和欧洲都出现了人口增长。一个原因是因为和平时期,人口自然增长,另一个原因是农业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耕地面积扩大和良种的推广,最重要的原因应该是1493年“哥伦布大交换”之后,高产的美洲农作物,如番薯、土豆、玉米等传入欧亚。我们讲过,这些美洲作物产量高,容易成活,这下就能养活更多的人口了。
人口增长带来了对日用品需求的提高。尽管从古罗马时代,国际贸易就已经开始兴盛,但传统的国际贸易大多集中于奢侈品,比如香料、丝绸、瓷器,国际贸易尚未对生产带来巨大的影响。而且,当时的市场规模的扩张速度比人口的增长率更快。在欧洲,这主要是因为海外殖民地的扩张,在中国,则是因为水陆交通的便利,尤其是大运河,带来了南北贸易的兴盛。
日常需求无非是吃穿住行,在吃穿住行中,食品加工和纺织业又排在最前面,因为它们主要是可贸易品,也就是说,它们最容易被商人买卖。建筑业也很重要,但在苏州盖的园林,没有办法卖到山东临清。运输业呢,更多地是为商品买卖服务的。对照江南的工业化和英国工业革命,均能看出纺织业的领先作用。当然,江南和英国也有不同。在纺织业中,英国以毛纺织为主,以棉纺织为辅,而江南则以棉纺织为主,以丝织业为辅。
从轻重工业的发展来看,江南和英国各擅胜场。江南是一种“超轻工业化”的产业结构,纺织业和食品加工业发展最快,尤其是棉纺织业。从生产的绝对规模来看,江南的棉纺织业远远大于英国的毛纺织业。从这两个部门所占的地位来看,棉纺织业在江南原始工业化中的地位可能也比毛纺织业在近代早期英国轻工业中的地位更重要。从产品质量来看,直到19世纪之前,江南农家的手织棉布在品质上仍优于英国新式工厂机器所织的棉布。
2.没有煤,没有铁
那中国到底在哪里落后了呢?中国江南的轻工业跟英国打了个平手,但重工业远不及英国。英国的铁器制造业在16—17世纪就有了长足的发展,能够生产上千种铁器。据估计,当时英国人均使用的铁的数量,是中国人的10倍。英国的造船业规模和发展速度都超过了江南。江南所造沙船,只适宜于内河运输,不适合在海上航行。
这主要不是因为技术,而是因为资源。 英国在工业革命期间的突出特点是煤炭业的兴起。法国人梯奎(Ticquet)曾把煤称为“英国财富的最大来源”。没有煤铁行业,就没有英国的工业革命。与英国相比,江南缺煤缺铁,连木材都缺。江南一带人的家里盖房,都不得不“兼用竹木”。当时,英国冶金工人一年砍伐20万株大树,只是为了烧炭,这对中国人来说是难以想象的。
中国人并非对欧洲的技术陌生。尽管中国没有发明出蒸汽机,但与蒸汽机有关的许多关键技术,比如活塞、阀门、皮带传动,在中国出现得比欧洲还早,甚至有欧洲学者认为,欧洲的蒸汽机发明,受到了中国技术的启发。是不是真有这回事,我们也不必当真。不过,在1862年,中国的科学家徐寿和华蘅芳在安庆成功地研制出中国的第一台蒸汽机,只是由于江南缺少煤铁,蒸汽机就没有办法在中国广泛流传。
中国缺少煤铁等自然资源,到了什么程度呢?中国在唐宋时代就会制作明轮船,但由于金属匮乏,中国明轮船的关键设置,比如转轴和传动齿轮一直是木质的。活字印刷一度是用铜版,但到万历之后就很少有用铜活字,因为没有足够的铜了。到康熙年间,朝廷要编纂《古今图书集成》,用铜版活字,到了乾隆年间,由于铸钱缺铜,又把铜活字销毁供铸了。
3.古代江南的SOHO生产方式
我们刚刚讲了,江南缺煤、缺铁。不过,我们也有自己丰富的资源。江南有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力。江南出状元,出才子,到处都是饱读诗书的士子。不仅如此,就连普通的农夫农妇,大多也接受过读写和计算的教育。
这种独特的资源禀赋,使得中国很难出现欧洲在工业化早期工人集中生产的工厂制度,在江南盛行的是独立经营的中小企业。这有点像我们现在的SOHO(Small Office, Home Office),也就是小型办公室、家庭办公室。这不仅是因为江南缺乏机械和机器,而且也是因为江南难以建造大厂房。营建厂房的成本高昂,只能让普通人家望洋兴叹。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既然江南技工心灵手巧,大多是熟练劳动力,自己就能够运作一个小型的手工作坊,为什么非要去大工场里,听从工场主或工头的呵斥呢?马克思曾经说过,英国的一些手工工场,宁愿使用一批半白痴,来从事简单机械的工作,这就是工场的秘密。这两种生产组织方式孰优孰劣?像牛马一样为别人卖命,还是自己经营一个小手工作坊,大小事项都能自己做主?
今日小结
我们讲了明清时期中国江南地区出现的原始工业化。当然,我们无法检验的是,假如没有西方的入侵,江南的原始工业化将何去何从。如果沿着历史的惯性,很可能江南会继续发展节约资源、重用人工的技术和生产方式。若市场规模继续扩大,江南可以从其它地方运来煤铁和其它资源,它会复制英国的技术吗?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你今天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一种简单的历史分析逻辑。资源禀赋能够影响到偏好和技术,技术又会影响到生产组织方式。资源禀赋是非均衡分布的,因此各个国家很可能会选择各自不同的发展路径。
| 《生命3.0》简介
这本书在美国,是一本超级畅销书,题材也特别炫酷,在机器人领域的图书里高居榜首,刚刚去世的大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还有特斯拉的CEO埃隆·马斯克,都强力推荐过这本书。
现在人工智能这个话题已经不新鲜了,很多人都在谈。这本《生命3.0》有什么特别的呢?它的角度非常特别,这本书不是给你讲技术,而是给你讲“人”,讲述生命的3个版本。
这本书的作者迈克斯·泰格马克,来自麻省理工学院,他的研究领域,横跨了人工智能和宇宙学,他之前还写过一本书,叫《穿越平行宇宙》,也是一本脑洞大开的著作。
好,介绍完这本书的基本概况,下面我会分两个部分来给你讲讲《生命3.0》这本书。第一部分,我会说到生命的3个版本,分别指的是什么;第二部分,说的是未来的人类,要怎么和人工智能相处。
好,下面咱们就说说3.0
| 生命的三个版本
先来看第一部分,生命的3个版本。这本书的标题是“生命3.0”,那生命从1.0到3.0版本,有什么不同呢?咱们都知道,生命是在不断进化的,在已知的生命里,细菌病毒算是最低级的了,它们就是“生命1.0”;人类是高级的生命,可以算作是“生命2.0”。
听到这儿你可能会问,这两个版本的区分标准是什么呢?作者说,1.0和2.0的本质区别,就是看这个生命,能不能给自己设计出相应的软件。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举一个不太严谨但好理解的例子,如果说生命的硬件是它的”肉体”,那软件就是“大脑”了,说白了,生命1.0和2.0的区别,就是看它是不是能够改造自己的大脑。
| 生命1.0
像病毒和细菌,这种1.0版本的生命,它们的肉体和大脑,都只能靠漫长的进化来进行改造。举个例子,很多细菌会往糖分多的地方走,这么做不是因为细菌自己想吃糖,而是因为它的基因已经设计好了,它的硬件和软件,都不是自己能控制得了的。
像这种被动的、机械的生命体,就是生命1.0。其他的动物植物,虽然结构比细菌更复杂,但也基本符合这个特点,所以可以叫生命1.1,生命1.2,总之高级不到哪里去。
| 生命2.0
可生命2.0版本就不一样了,咱们人类,虽然硬件也就是肉体,还是要靠进化来慢慢改善,但是软件,也就是大脑,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自己来改进了。人类可以主动地去学习,去升级大脑,甚至还能主动地去反抗基因给咱们设定好的东西。
比方说人都有“恐高”的心理,这是基因设计好的,因为从高的地方摔下来很危险。可是现在,很多人都去尝试蹦极,这就是在向基因的设定发起了挑战。不过说实话,在生命2.0阶段,咱们改造软件、改造大脑的能力也很有限,谁也做不到一生下来就博学多才,精通十八国语言什么的。
| 生命3.0
但是到了生命3.0版本,那就真的是厉害了,软件和硬件都是想怎么改就怎么改。咱们来想象一下3.0版本的生命,硬件上,它可以在各个方面,超越我们现在的身体素质,随便一个生命3.0,都可以跑得比博尔特快。软件上,改造大脑就像换件衣服一样方便,想学一门语言,把这门语言的模块装进大脑就行,不用学外语,跟外国人打交道一点障碍都没有。
你可能觉得,这不就是超级人类吗?对,这就是生命的高级版本,3.0版本,它能真正掌握命运、摆脱基因的束缚。这就是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作者相信,生命3.0的到来,完全在我们的预料当中,从硬件到软件都能自主设计的生命体,就是以后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 人类怎么和人工智能相处
刚才咱们说的是生命的三个不同版本。下面咱们再来说说第二部分:未来,人类该怎么和人工智能相处。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越来越快,泰格马克就说,人类应该考虑,怎么跟人工智能打交道了。作者提到了三种主流的看法。
第一种看法比较中立,这种看法认为人类至上,人工智能只是服务人类的工具。可是问题是,人工智能要真发展到了生命3.0版本,那它对人的改造能力,就几乎是无所不能的,人要是不尊重它,它会不会反过来报复人类呢?
第二种看法比较乐观,这种观点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没我们想象得那么快,咱们眼下还不用过于担心。
第三种看法就比较悲观了,这种观点认为,人工智能迟早有一天会征服人类,人类得赶紧想办法移民到别的星球上去。埃隆·马斯克就说过,他的SpaceX公司那么着急要探索火星,就是怕以后万一有一天,人类被高级的人工智能赶出地球。可地球上这么多人,到时候都能搬走吗?
你看,大家的看法都不一样。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人工智能的探索和发展一定不会停止,人工智能的能力会变得越来越强。你怎么看待人工智能的未来呢?到了生命3.0阶段,人工智能是好是坏?还会不会听人类的话呢?欢迎你在留言区发表你的看法。
以上,就是今天的地球电讯,祝你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