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小学一年级开始,直到初中毕业之前,我一直都在撰写文章,不过,所撰写的各类文章,全都是由教授国文课程的先生(老师)给布置的作文,布置的不是属于“命题式”的作文,布置的就是属于“半命题式”的作文,全都是在应付应试教育和考试而去撰写各类文章,并不是我自觉自愿地、主动地去撰写文章,而是被动地去撰写文章,真正激发我写作的热情,是起始于初中临近毕业前的两三个月。
时至今日,我依旧还是能够清楚地去记得,1994年的9月1日至1995年的6月30日,我在泾南中学就读初二和初三,也就是临近初中快要毕业前的两三个月里,尽管学习的任务是十分繁重的,但是在百无聊赖之际,竟然还会产生一股浓浓的、厌学的情绪在里面,既思想无法高度的集中起来,学习也是有一点点学不进去的,为此我就采取一个自认为是比较好的办法,转移视线与注意力,我就去撰写一篇名字叫做《年轻》的文章,被班级里三分之二的学友们广为流传。【注解:当时我们年级一共有10个班级,每个班级有60个同学。】学友们都说:“文章撰写得不错,不但写出我们的心声,而且我们恐怕是撰写不出你这样的文章的,希望你能再接再厉“再出佳作”,写出类似于这样的好文章!”……很可惜的一件事情,这篇文章在流传的过程中遗失掉。我深知这是学友们对我的一种鼓励,对此我还向学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也正因为是如此,我写作的热情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
在那个时候的我,不但是有自知之明的,而且还深知自己的综合能力与综合实力是极其一般般的,在写作方面也同样是如此的,但是自从撰写这篇《年轻》的文章以后,我就逐渐地欢喜上写作,我无法保证所撰写的每一篇文章都能妙笔生花;也不苛求所撰写的每一篇文章都能获得发表;更不苛求有朝一日也能成为一名职业作家……我只是欢喜在文字的王国里,构筑一点点微不足道的人生感悟罢了!
还有的就是,我撰写文章的时候是很吃力的,在有些时候,很有可能,在一天里就可以连着去撰写出两篇文章,还有些时候,虽然给自己拟定有一个题目与写作范围,也拥有一点创作方面的灵感,可连着好几个星期乃至于几个月,都撰写不出一篇比较完整的文章。
我是这样来理解、认识并去认为的,不管是身处在何种社会阶层里面的个人或人群,“人之贵”就是在于——做人一定要有自知之明,更要给予自己一个客观、公正、恰如其分的评价与定位,虽说我所撰写的各类文章看似“有些杂乱无章”,尽管是这个样子哦,只要拥有好的灵感与素材,我还是愿意一路不停地撰写下去、永不停息。
另外,我自己也是深深地知晓,有三种类型的文章是极其不太适合自己来撰写的,其一就是:长篇大论似的文章;其二就是:(中)长篇小说;其三就是:各种规定时间与规定题目式的文章,只要是遭遇到这三种类型的文章时,尽可能地不去触碰,只能是避而远之!
记得,我在就读中(小)学的时候,每一位教过我国文的先生(老师),他们或她们都异口同声地谆谆告诫过我和班级里的学友们,撰写文章的时候,标题和开头一定要撰写得好,最好能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去起一个好头、唯有撰写的引人入胜,方能吸引读者和阅卷老师的兴趣与注意力,结尾也同样要如此哩,既要和开头做一个前后呼应,还要去点一下题,方可给读者和阅卷老师以无穷的回味,正所谓龙头凤尾;中间也同样要写得好,要有虚有实虚实相结合,“实”要大于“虚”,切不可“虚”大于“实”,若“虚”大于“实”的话,读者和阅卷老师一看就是假的,内容和举例一样要做到翔实可靠,不能散乱无章,唯有如此去做文章,才能获得一个较好的分数云云……
此外,先生们还会要求我和学友们,一字不漏地多去背诵几篇好范文,教授一些写作方面的技巧、方式与方法。譬如说:总分总;大段落里面再分几个小段落之类,说是这叫做有备而无患嘛!……
我至今依旧还能清楚地去记得,自己在高桥镇小学读五六年级的时候,当时的班主任郭燕楠先生(女),【备注:她是专门教授国文课程的,其他方面的课程,她则一律是不教习的。】对于我们班级里面学习成绩很一般的学友们,说过这样一段话语哩,说道:“以我本人有着二十多年、将近三十年的教学经历来说,朱天翔、葛群、马杰、陆伟……你们几个人绝对是写不好文章的,最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你们极其缺少对生活的观察、缺少生活方面的阅历,而且做事情没有一个条理性哦,也不会用心去观察生活,即使有去观察生活,对生活的观察总是不够认真仔细,更不会由点向面去延伸!”……
伴随着年龄和人生阅历的不断增长,还加上文章逐渐撰写的多起来以后,自认为在读书的时候,先生们所教授的那一套写作方式方法、写作技巧、如何去运用好词好句和形容词等等……在我看来,当时光走到现如今,既并不是全都用得上,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在有些时候,对写作还是有一点点帮助的,但是,在绝大多数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派不上一点用处的,假若是一点都用不上的话,那又该怎么去办呢?!只能坚决放弃不用,独辟蹊径推倒从来,从其他方面入手!……
我依旧还会去认为,写作绝对是一件苦差事哦,写作的人或欢喜写作的人,一定要甘于寂寞、耐得住寂寞,因为在写作的时候,是需要独处、独立思考、独立去完成的,即便是这个样子,有时候虽然已经把文章给撰写好,但整篇文章未必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想要的一个结果,或文章写得很不好的时候,就需要作者一遍又一遍地去修改,直至令自己感到满意为止。好的文章都是一遍又一遍地修改出来的,一个耐不住寂寞的人、不甘于寂寞的人,是做不好这件事情的!
不单单是如此,我还是这样来理解、认识并去认为的,有这样一种类型的人,绝对是属于不太合适去撰写各类文章的。这样的人就是:他(们)或她(们)在脾气性格上面,就是属于好动不好静一类的人,哪里有热闹就欢喜往热闹的地方去钻,始终无法让自己安静下来,一旦安静下来以后,还总会觉得浑身难受,好像缺少些什么似的。
对于写作这件事情来说,我自己则是这样来看待、理解、认识并去认为的,写作未必就比说话来得简单,它远要比说话难出很多,虽说纸张或造纸术是由中国人率先发明出来的,但是,在汉代以前的古人、在纸张还未曾发明出来之前,古人把想要说的话语只能写在竹简上,整个过程是极其的繁琐累人的,先要等竹子长大成熟后做成竹简,然后才能开始写字,所以古人在写作之前,必须想清楚如何去写,在文风方面力求做到简洁、简短、明白,还不允许有一句废话。现如今的国人,和我们的古人是大不相同的,由于纸张和电脑的发明并得以广泛地普及,就可以畅所欲言,只要撰写的不是违法乱纪一类的文章,想怎样写就怎样写,不必去考虑其他因素。尽管是这样,我认为,写作的时候还是要向古人学习,也要力求做到简洁、简短、明白!
怎样去撰写出一篇好文章来,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一件事情,是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的。不过,我却窃以为写作一定要下苦功勤于练习,这是必须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写作并不是刻意的、信手就能拈来随便一写的,不单单是这个样子哩,而且各式各样的文章都要尝试去写、都要去涉猎,不必拘泥于某一种形式、文风与内容,唯有通过去撰写不同的文章,才能去发现自己的长处与短板,若是适合写这样的文章的,如适合写长篇大论的,就要勤于写作笔耕不辍,要一路不停地写下去,文章才会越写越顺手、越写越好,若写得不够好的话,只要坚持下去,时间一长,自然而然就可以把文章写好的!
那么,有人会问我写作需不需要先生去教习呢?!我的回答是:“既要先生来教习,又不要先生去教习哦!”或许有人会认为我说的这句话语是带有病句的,是属于自相矛盾的,其实不然一点矛盾也没有。所谓的“既要先生来教习”,是说要求先生教授我们写作的格式,譬如说:在写作的时候,无论是写在纸上的,还是用电脑去写作的,题目都应该写在中间,而且上下左右都要有一点留白、都要留下一些空间,切不可顶格去撰写,在撰写每一段段落的时候,第一行一定要空开两格,留下两个字符的空间……诸如此类的写作方式与方法都要先生来教习我们。“又不要先生去教习”是说,如何去运用好词好句,如何把文章写得生动感人、言之有物、打动人……则无需去教。
要想去撰写好文章的话,除去我在上述所说的内容之外,我们在开始写作之前,还要学会熟练地掌握如下十个十分关键的要素。
要素之一就是:要想把文章去撰写好,在平时就要去善于积累、收集、记录、整理各类时事新闻、各种事件、历史掌故等等……还要广开视听,对于别人撰写得比较好的文章与方式方法也要一并收入到自己的脑海里面,待到要使用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随时随地的拿出来,而且还不能去做临时抱佛脚的事情,更不能不去积累些什么,那是撰写不好文章的。有些人之所以写不好各式各样的文章胸无点墨,很大的程度就是在于平时不太注意积累、收集、整理、记录的缘故。
要素之二就是:要想把文章去撰写好,要广泛地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报纸杂志,还要用心地去阅读,对于别人撰写的各类好文章,更要细细地阅读、要多遍的品读,最好能品读三遍,品读好以后,最好能做读书笔记,写下当时的读后感、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指出文章是否有写得不好的地方、文章是否还有值得去改进的地方……
要素之三就是:要想把文章去撰写好,既要多去收听各类有益的广播,还要多多地去聆听名人名家的作品、好的作品,或者说,在收听的全过程当中,还或者说,当收听完毕以后,能把作品的中心思想、大致内容、有什么启示和教育的意义……全都写出来就更好哦。
要素之四就是:要想把文章去撰写好,就要去背诵默写好文章,把自认为写得好的文章或好段落,能一字不漏地背诵默写出来。
要素之五就是:要想把文章去撰写好,要学会改写别人的文章。把别人的某一篇文章、某一个段落,综合自己的写作水平与特点、最擅长写作的方式,结合当时的时事新闻、热点去加以利用改写。
要素之六就是:要想把文章去撰写好,就要学会缩写别人的文章。譬如说:把别人撰写的一篇两千字左右的文章,如若是自己“砍去”或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篇幅,照样还能撰写成为一篇比较完整的文章,而且还不会去改变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所要表达的含义。
要素之七就是:要想把文章去撰写好,要学会扩写文章。给一段简短的文字或小文章,或只有一两百字的故事,你要增加其内容,增添其广度和深度,使之能成为一篇更加丰富、更加完整的文章。
要素之八就是:要想把文章去撰写好,就要去学会抄写别人的文章。古语有云:“天下文章一大抄!”只要是好的文章皆可以抄来为“我”所用的,其实从古至今,一些名人名家的作品、某些好的文章,也都是从抄写、借用别人的文章开始的。不过,在抄写别人的文章的时候,并不是说把别人的文章、好的文章,一字不漏地抄写过来变成自己的文章,更不是通过改头换面使之成为自己的文章,这样的行为叫做“抄袭”,既是不道德的一件事情,也是不能这样去做的,这不是自己在写文章,这样去做,长此以往下去是撰写不好文章的。
去“抄写”各类文章,最终的目的——为的就是提升自己在写作方面的水平、开阔自己的眼界,在抄写别人文章的同时、以及在抄写好文章的全过程中,就是在学习别人是如何来撰写文章的,从而使得我们能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汲取良好的养料与素材,拿来为“我”所用,并加以利用、转化、融入到自己的文章中去,久而久之时间一长,自己的写作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的,文章自然也就能撰写好的。
要素之九就是:要想把文章去撰写好的话,就要去撰写别人想要说的话语和想要听得人事物情,别人不欢喜倾听的话语和人事物情,最好就不要去撰写,只因为别人不一定会看、会拜读这类文章。
要素之十就是:要想把文章去撰写好的话,自己就要勤于写作、多多地去尝试撰写各类文章,等文章撰写得比较多以后,才会明确地知晓,自己是擅长写哪一类文章的,怎样的文章是自己不太擅长撰写的。你一旦拥有一点创作方面的思路,哪怕只去撰写两三行字的内容,还只要是能把它保存下来的话,在我看来,也是极好的一件事情,时间一长久而久之,长此以往下去,说不定就可以合并成为一篇文章的……也唯有长期坚持不懈的写作以后,文章才会越写越好的。要不然的话,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似的写作,是撰写不好各类文章的。
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戏曲家李笠翁李渔,在他的著作《闲情偶寄》中撰写过一段有关于写作方面的文字,曰:“场中作文,有倒骗主司入彀之法。开卷之初,当有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此一发也。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流连,若难遽别,此一法也。又要惊人,炫人又要哄人,媚人,稳住了人,似乎是近于妾妇之道。”这段文字的意思是说,个人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想尽所有的方法去吸引读者的兴趣,让大家欢喜拜读你撰写的文章。想要让别人欢喜你撰写的文章,要多写别人愿意听的人事物情和话语……
【备注:①:文章为作者原创;②:各种写作类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上;③:各种书籍类图片乃是作者家中一小部分藏书,自藏自拍;④:感谢原创图片。】
杜老倌侠客居(陆伟)写于2012年04月07日星期六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