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有一天,老和尚对小和尚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小和尚欢呼雀跃:“好啊好啊,师父要讲什么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个原,原上有座庙……”
“师父,这个故事有点耳熟……”
“嘘……”
“庙里有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
“师父,那个老和尚是你吗?”
老和尚摇摇头:“这个老和尚呀和这个小和尚说呀……”
“这个小和尚是我吗?”
老和尚又摇摇头,不紧不慢的说:“出家人不打诳语,再插嘴我打你屁股。”
世界都安静了。
“从前有个原,面朝潏河水, 背靠终南山。有一天,原上的禾苗出穗子了,恰好来了一个皇帝,叫李世民,他说,哎呀这个禾苗有两个穗子,真是神奇呀,以后这里就叫神禾原吧!”
老和尚看了看小和尚,小和尚紧闭着嘴巴眨了眨眼睛,老和尚皱了皱眉头,小和尚幡然醒悟般问道:“然后呢?”
老和尚满意的闭上眼睛,继续说道:“神禾原真美啊,十几里田野,稻香平畴,向南望去,星星点点的村子一片宁静,再向南望去,青峰幽壑,郁郁葱葱。村子里的人都说,这原上啊,有神迹,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庙宇,一座又一座,此起彼伏,风光无限……”
“那么多庙宇,我怎么没见过呢?”小和尚想着,却不敢问。
“曾经有一段时间,诸庙虽未达到鳞次栉比的地步,却也渐渐生出了著名的樊川八寺,八寺之外,又有些许寺庙,这些寺院佛事兴盛,引得许多高僧大德在神禾原两侧留下足迹,每年海内外佛界诸高僧大德追宗溯源之时,都不远万里来到这里,虔诚礼拜,一览樊川周围四时风物。”
“你一定想问,那么多庙宇,你怎么没见过呢?”小和尚忙不迭的点头。
“还记得那个皇帝吗?他所在的朝代啊,庙宇兴盛,可惜一旦朝灭,诸庙也就萧条了,渐渐的,只剩下一座寺庙,香火依然旺盛。”
“一座?哪一座?”
老和尚睁开双眼,抬头远望,似有所思,“这座寺庙,就是香积寺。”
总有一些话啊,是冒着挨屁股打的险,也忍不住要问的。
我停止了自己的想象,回过神儿来,看到香积寺前的卷卷,依然在侃侃而谈:
“佛教初来中国时啊,并无宗派之分,后因佛典翻译昌盛,而且师承各有法脉、各有特色,于隋唐时期各擅道场,大放异彩,逐渐形成八大宗派。”
“你不要跟我说这些诶,我听不懂。”
“哎你听我说完啊,即使再不懂,你也总听过‘南无阿弥陀佛’吧?汉传佛教各宗派虽然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大多都认为要通过艰苦的修炼才能获得解脱。可有一脉名叫净土宗的,是不强调艰苦的禅定修行的,只是强调对阿弥陀佛的信仰,只要整日口念‘南无阿弥陀佛’,死后就可以被佛力接引到达极乐世界。所以你现在知道‘南无阿弥陀佛’,都是净土宗的功劳。”
“那跟咱们今天来的地儿有什么关系呢?”
“这里就是净土宗的发源地啊!”
“这里吗?”
“是啊!”
我想想来时颇为土气的山路,与面前突兀的水泥大道,怎么也不能把神圣的“发源地”和面前的旅游区结合到一起,山门上四个孤伶伶的大字“净土祖庭”,仔细一看,还是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倒是让我多了几分敬意,回头望去,殿门紧闭,我无奈的看了看卷卷,“怎么办?进不去……”
卷卷一摊手,“嗯,这个,我说要带你们去个好地方,可没想过它不开门……”
“所以呢?”
“不如,就坐在这里,给你们讲讲香积寺的故事吧!”
初秋时节,热气还未散去,我们一行四人,三女一男,大包小包,累的要死,可巧的是,殿前太过空旷,连个阴凉地儿都没有。
“修行本就舒服不到哪儿去,听完故事你们就不热啦!”卷卷,唯一的男同志,领我们过来的向导,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众人无奈,可已行至此处,总不得半途而废,只得纷纷盘腿而坐。
“话说这个香积寺,是净土宗善导法师的衣钵弟子怀恽,为祭祀善导圆寂而修建的。
那么问题来了,善导法师又是谁呢?简单的说,他是净土宗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当年啊,他为了宣扬净土法门,三十年如一日,广传教义,病故之后,弟子为了纪念他,就在神禾原西端修建了这一座寺庙。
香积寺之所以名为香积寺,是脱胎于一个传说,据说在比银河系还要远的上方世界里,有一片佛土名叫众香,在这个世界里,所有的一切,都是香做的,亭台楼阁是香做的,川流大道是香做的,连食物的香气也分外不同,我保证你从来没有闻过,我当然也没有。
众香里有一位佛叫做香积的,最为厉害,所有的大菩萨,都听他讲经说法,怀恽觉得,他师父善导和香积佛一样伟大,于是,就把这里命名为香积寺。”
卷卷说到兴起,干脆站了起来,背着手来回转起了圈。
“这个香积佛啊,说法的时候很特别,就是让所有的大菩萨坐在树下打坐,闻着树的香味,就悟道啦!所以现代人拜佛的时候喜欢烧香,多半也是了了菩萨们的意思,助其悟道修行吧!只可惜,他们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都自以为是的用了些俗香,在佛祖面前,其实臭不可闻。所以以后啊,你们要上香,记得上檀香,就这一种,跟众香国里的香,是最接近的。现代的人们,太想当然,总觉得自己做的就是对的,表面文章做的再漂亮,却从不肯真正思考菩萨们到底需要些什么,大多是人云亦云罢了,更别提修正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了,但偏偏这些人业力又重、烦恼又多,自己开悟不了,又都是最麻烦佛祖的那种人,只好让菩萨们多辛苦啦!
说起来这香积寺也是神奇,神禾原上曾经也是热闹非凡,出过许多庙宇,然后最后都纷纷沉寂了,只有这一座,不知什么原因,依然完好的保存了下来,可能是出于香积佛的庇佑吧,香火也算是旺盛,只是今日殿门不开,多少也有些可惜,不过让你们有机会知晓这些故事,也算是另一种收获吧!
古时来这里游历的名人也不在少数,王维就曾经为香积寺写过一首诗,名字就叫做《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可见香积寺当时周围的景致还是不错的,如今殿前被改造成这番模样,怕定不是善导和尚的本意。话说这个香积佛为人所知啊,还与一个名叫维摩诘的菩萨有关,下面这个故事啊,不如就叫他‘想吃饭的菩萨’的故事……”
说着说着,卷卷忽然停了下来,表情似有几分尴尬,迟疑了一下,然后说道:“我知道殿门为什么不开了。”
“为什么啊?”
卷卷往旁边一指,众人望去,小小的偏门,不起眼的开着,旁边赫然列着三个大字:售票处。几个人相顾无言,哈哈大笑起来,起身就往偏门去。
我走在最后,偷偷拉住卷卷:“菩萨吃饭的故事呢?今天不讲了吗?”
卷卷笑道:“你知道王维的字号叫什么吗?”
“叫什么?”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啊!”
“所以此摩诘就是彼维摩诘吗?”
卷卷头也不回的向前走去,“当然不是”,走了几步又回过头来,“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哈哈!”
我送了一个大白眼给他,然后快步跟了上去。
时隔多年以后我才反应过来,关于香积寺的故事,是讲不完的,一个故事套着一个故事,每个主角又有另外的故事,就像西安的每一座寺庙一样,卷卷所谓的“下回分解”根本就无法实现。但是香积寺这个名字,我却是老老实实的记住了,后来偶然间读到南怀瑾先生讲的《维摩诘经》,算是终于知道了一点关于“想吃饭菩萨”的故事,佛经本是晦涩难懂,南师却讲的生动有趣,几番研读下来,竟有意犹未尽之感,卷卷所说之故事,大多也从其中演化而来,有这样助力开化的朋友,自是我之幸运。
王维的字号或许是个巧合,但又或许,他也听说了香积寺的故事,才起了这个名号?但是历史上的事情,谁又知道真假呢?每个人的阅历不同、想法不同、角度不同,看到的“真相”自然也就不同,但除当事人之外,其他所有人,莫不是随意揣测罢了。
世事变迁,白云苍狗,洞悉一切的,怕只有那些屹立百年,甚至千年万年的文物与建筑了吧?他们每一座,初初看起来都严肃单调,但细细品来,却又都有许多故事。
想起当初爹爹问我:“你想去哪里上大学呢?”
我毫不犹豫的回答:“去西安!”
“为什么?”
“因为那里有许多故事!”
就是这么简单的原因,却让我和西安从此结下不解之缘。西安市内乃至周边,都有很多庙宇,每一座庙宇的背后,也都有许多传奇的故事,青龙寺的樱花、慈恩寺的大雁塔、法门寺的还愿之旅抑或香积寺的美丽传说,这些故事的背后,不仅仅是故事,而是代表这片土地丰富的文化底蕴,哪怕你只是稍稍打开一个门角,也会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
他们有他们的故事,我们去拜访他们,那么我们和他们之间,就又有了新的故事,从无知到了解,从陌生到熟悉,几个故事下来,与整座城市的羁绊也就愈加深厚。
这样想来,我应该不是迷醉于那些故事,而是迷醉于这座城市。又或者,我不是迷醉于这座城市,而是迷醉于这座城市带给我的新奇世界,无关科技,无关发达,单单只靠这醇厚的历史迷香,不言不语,却胜过千言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