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兄的信息化项目管理学习笔记(二十一):项目范围管理(六)
大师兄的信息化项目管理学习笔记(二十三):项目进度管理(二)
一、关于项目进度管理
1. 什么是进度管理
- 项目进度管理包括为管理项目按时完成所需的各个过程。
- 项目进度管理就是在工作分解结构的基础上,针对工作分解结构的最底层——工作包进一步细化,列出为完成项目而必须进行的全部活动,然后再分析这些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排列活动次序,估算个活动的工期,制定项目进度计划,并在执行过程中加以控制,管理进度基准变更。
2. 如何进行进度管理
- 规划进度管理:为规划、编制、管理、执行和控制项目进度而制定政策、程序和文档的过程。
- 定义活动:识别和记录为完成项目可交付成果而需采取的具体行动的过程。
- 排列活动顺序:识别和记录项目活动之间的关系的过程。
- 估算活动持续时间:根据资源估算的结果,估算完成单项活动所需工作时间段数的过程。
- 制定进度计划:分析活动顺序、持续时间、资源需求和进度制约因素,创建项目进度模型,从而落实项目执行和监控的过程。
- 控制进度:监督项目状态,以更新项目进度和管理进度基准变更的过程。
3. 新兴实践
3.1 具有未完成项的迭代型进度计划
- 向客户交付增量价值。
- 多个团队并行开发大量内部关联较小的功能。
- 其他采用适应型开发生命周期的项目。
3.2 按需进度计划
- 来源:来自精益生产中的束理论和拉式进度规划,通常用于看板技术,根据团队的交付能力来限制团队正在开展的工作。
- 特点:不依赖于事先为产品开发或产品增量制定进度计划,而是在资源可用时立即从未完成项中拉取任务并执行。
- 适用于:
- 在运营或持续环境中以增量方式研发产品,且任务的规模或范围相对类似。
- 可以按照规模或范围对任务进行组合的项目。
4. 裁剪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 生命周期方法
- 资源可用性
- 项目维度
- 技术支持
5. 再敏捷或适应型环境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 如果同时存在小型项目及大规模项目,需要制定长期路线图,并考虑各种衡量因素来管理这些项目集。
- 复杂环境下需要混合使用预测型方法、适应型方法,并适当采用已实践过的传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