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长沙》:小视角大时代
霍建华的历史正剧,童星杨紫的转型之作、毕业献礼,三十岁的霍建华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杨紫二人担纲男女主的年龄落差……在《战长沙》宣传中,这些话题点都成了很好的噱头。不得不说,起初看这部剧的心态就是抗战神剧什么的都无所谓,毕竟颜值高,大不了当成偶像剧看啊。
但是追完全剧,讲真,惊喜很多。反而像是这些偏娱乐化的宣传掩盖了《战长沙》本身的历史内涵。
《战长沙》虽然不能像一部纪录片一样完整真实得记录历史、重现历史,但它以小见大,把一个家族的生活放在巨大的历史真实下展示出长沙会战前后的社会风貌。
人们对于历史题材的剧最大的短板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与过分追求宏大而忽略细节,另一种是极尽娱乐戏谑,造成大批神剧雷剧。《战长沙》避开了这两个误区,既有良好的戏剧张力又有栩栩如生的人物群像,难怪在抗日神剧频出的当下电视剧现状下《战长沙》能脱颖而出,与《亮剑》媲美。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编剧与主创人员的历史背景。
剧版《战长沙》改编自却却的小说。早在电视剧和大家见面之前,小说版《战长沙》已经在众多读者中积累了良好的口碑。《战长沙》是却却开始有意识的往剧本方面的发展的一部小说,04年构思,07年成稿。这部作品也如却却期待中那样被制片方挖掘并拍摄成为我们见到的《战长沙》。
却却一直字进行口述史的研究。2004年起入驻晋江文学长期专注于民国时期言情文学。而在却却小说的背后一直都有一种历史情节。这与却却来自于湖南有关。
创作《战长沙》的契机,是却却奶奶的过世,却却希望写一点什么来纪年他。正史只有大事件大脉络,忽略了平凡人的感受。而人们所真正关心的其实是像却却奶奶一样的普罗大众的生活状态和心情感受。而《战长沙》很好的实现了这一点。
剧情认知。
故事发生在长沙会战时期的长沙。胡湘湘(杨紫饰)是家里的双胞胎之一,长得可爱会卖萌,和弟弟胡小满是家里的宝贝。战争开始前,俩人就是长沙城里的混世魔王,无忧无虑。姐夫薛君山本来就是个小霸王,爱上了双胞胎的姐姐,以一己之力护住全家老小。
风云突变,一场大火烧死了长沙城三千多百姓。这一幕改编自1938年11月12日深夜的文夕大火,是蒋介石“焦土政策”的牺牲品。
这场大火,烧出了战争的开端,也成为全剧的一个重要节点,推动了主人公的命运发展。国破家亡,胡湘湘终于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大小姐了,开始把在护士学校学的知识投入实践,成为战地护士,拯救伤员。而男主顾清明(霍建华饰)出身高贵,家中独子,父亲位高权重,不允许顾清明上战场。但顾清明一心上前线。在战争中被部下护着屡次出生入死。二人在大变故面前也算是殊途同归。剧中胡家一众人物的生活状态就不一一赘述了。
剧中的人物真实性考证。
很多人都在问顾清明和胡湘湘是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其实现实远远比虚构残酷。
首先我们来讲一下备受关注的男主——顾清明。
编剧却却曾经在微博上给出一个答案——顾清明没有一个具体的人物原型。湖州南浔有四象八牛七十二黄金狗。编剧综合这些豪门巨贾,特别是刘、张、庞、顾四家的背景,综合为一个江南顾家。这就是顾清明的角色来源了。
剧中胡家有一个女婿,也就是女主胡湘湘的姐夫薛君山。薛君山是当地的霸王龙,但对家人却格外好。老丈人是一些书生,看不惯女婿为虎作伥的样子总是一副很鄙视的态度,但薛君山不介意,依然以一己之力护全家周全。文夕大火之夜,薛君山冒着生命危险就出很多人。用剧中的话说,“咱们平时收了他们的保护费就是在需要的时候要保护他们,现在就是需要的时候”。饰演薛君山的演员是个抗战剧中的老面孔,人高马大,更与剧中人物设定中对家人的柔情相衬。而薛君山的人物形象正是取材于沈从文等湖湘人物口述史。
文夕大火后,薛君山让妻子胡湘君带襁褓中的儿子平安回家乡认祖归宗,但在路途中遇到了日本人,为了不让孩子的哭声引来日军,湘君把孩子死死的捂在怀里。这件事情原型来自作者却却的一个洞庭湖边额亲戚的亲身经历。正是平凡人的事,才让整部剧更加真切。
胡家一直收养着一个女孩,叫秀秀。虽然没有完全的人物原型,但秀秀的经历在历史上是可考的。1937年11月24日,日军轰炸长沙火车东站,死伤百余人,秀秀的家人就死于这次轰炸中。从此秀秀失去亲人,只有一个远在日本留学的哥哥,所以被胡家收养。
剧中事件与历史真实的契合度
《战长沙》所面对的题材是八年抗战中中日双方投入兵力最多,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长沙会战,这也是首次以电视剧的形式来展示长沙会战这一历史事件。《战长沙》以一个巧妙的切入点,从长沙一户普通人家为孙女张罗婚事讲起,避开了劳师动众的战场,但丝毫无损其感染力度。
严格意义上讲,《战长沙》并没有把这种厚重的历史题材主旋律化,也没有不适当的偏娱乐化倾向,而是在严谨大气的风格之下把历史背景中的百姓生活全貌展现出来。
全剧最突出的历史事件是蒋介石焦土政策的牺牲品——文夕大火。这一事件是经过考证,与历史相吻合的。
剧中的提到的一个核心地点——天心阁。天心阁是古城长沙的标志,在城东南,全城地势最高处,是文夕大火的幸存者,至今仍然固守长沙。
剧中女主胡湘湘和好友金凤就读于湘雅学校,在历史上也是可以考证的。1906年,美国人胡美创办了湖南第一所西医医院——雅礼医院。1914年,胡美和颜福庆创办湘雅医学专门学校,直至1927年回美国。
全剧的最后几集讲述了坚守孤城47天的衡阳保卫战,较为真实的展现了当年的悲壮场景。曹华庭率部突围找援军未果,又杀回衡阳与第十军战士同生共死:方先觉在弹尽粮绝后与日本签订停火协议,在自杀时被副官夺枪等场景都与历史相符。
胡家一家人是湘江儿女的缩影。
有血有泪有爱有恨的一段历史里,有人献出生命,有人空留回忆,一部三十集的电视剧看过之后只觉恍若隔世,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英雄,没有什么枪林弹雨的旷世奇情,只是一段真情故事,惟愿那段实实在在的沉痛历史永不再回来。
一部成功的历史剧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像史册一样记录生涩的历史真实吗?还是让更多人去了解历史,以史为鉴?我想应该是后者吧。
从历史真实的角度来看,《战长沙》或许无法还原全貌。但从传播意义上讲,一部有血有肉有生活的历史题材能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播出之初,新华网曾给出《战长沙》一个评价:“历史偶像言情正剧”。这个评价相对客观了。其实很大程度上讲,《战长沙》也为中国历史剧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立足真实,刻画生活,才是历史正剧发挥最优作用的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