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一到年尾,人就爱回顾和总结些什么,没有别的目的,就是送走这一年的仪式感吧。
回顾我这二十几年时光,最开心的就是大学时候了。当时很喜欢《奇葩说》,每一期都追着看,因为它喜欢上了高晓松,又去追《晓松奇谈》和《晓说》,成了我每日的下饭综艺。每次看到高晓松谈古论今,解析世界各地的人文美食,就觉得他超级有魅力。依稀记得有一系列是讲北欧的人文环境,当时就一下被北欧自由、包容、多元的生活文化吸引,立志以后要去北欧生活,还通过各种渠道大致了解了移民北欧需具备的条件。还在知乎上搜正在北欧生活的人的感受,现在想想我当时还真敢想。(但现在还是想去体验生活)
其实我经常对自己的人生感到迷茫,然后我就去看书,妄图从经典书籍中找到出路。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我宿舍的床上躲在床帘后面一下读完了余华的《活着》,当时觉得津津有味,还强烈不认同主角的价值观,我一直认为人肯定是要为了什么而活着的,当时还质疑这本书为什么能成为那么多人的推荐。现在再回想也慢慢能理解了那种不为什么而活着的状态。因为《活着》又去看了余华的《第七天》《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但这几部已经没有了那种触动的感觉。这过程中还接触了王小波,看了《沉默的大多数》《黄金时代》部分以及其他一些杂文集,当时觉得《黄金时代》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很像,里面有许多关于“性”的细节描写,其实当时也很不理解,这两本不就是“小黄书”嘛,怎么还能成为佳作?想在想来,这不就是对人本质的描写嘛。食色,性也。太真实了。
王小波的作品对我来说还是有很多共鸣的,这句话到现在还是心头好:“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唯一不同的是,我不确定自己会不会永远生猛下去。
因为《百年孤独》,我又去看了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故事》《活着为了讲述》,还去看书评,试图找到人生的价值坐标。还去接触村上春树,周国平,莫言,龙应台,张爱玲还有其他记不得的作家,甚至去找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看,但是依旧找不到一个解决自己问题的方法。
后来去看许知远的《十三邀》,也想从其他人身上获得些什么。现在发现,还是得自己去经历去摸索,就像国家领导人和上司讲话一样,他们永远都只告诉我们要做什么,达到什么效果,却不告诉你怎么去做,道路和方法需要自己摸索。
我的微信名取自《月亮与六便士》中的主人公,我很喜欢,有自己热爱的东西,有为热爱的东西放弃一切的勇气,我很羡慕这样的人设。可能是缺什么就会喜欢什么吧。(关于他其他的特点就不敢苟同了)
回想我毕业的这几年,竟然不能侃侃而谈,只觉一个“难”字便可概括,其实也没经历什么人生大的变故,就是一些小的磕磕绊绊,但不知道为什么就觉得好苦。(大概还是我阅历尚浅吧)
我最大的变化就是从空中的云变成了脚踩实地的人,我和现实越来越融为一体,很多以前不理解的事现在也理解了,快乐的阈值也越来越高,不会像大学的时候那样吃一顿美食就轻易能感受到快乐了。因为我知道越过山丘,那边还是山丘,是连绵不断的山丘。另一个变化就是共情能力逐渐变强,以前看到朋友圈或者其他社交平台有人因为一点小事就发很煽情的动态时,觉得他们太矫情,完全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现在才意识到其实不是,每个人的痛苦别人都无法感同身受。我认为没什么的事对别人来说就是一块石头,痛苦的感觉是真真切切的。现在一看到负能量的动态,唯一的感觉就是众生皆苦,人生可太难了。
我现在极度讨厌“跳出舒适圈”这种鸡汤,感觉就是在传递焦虑,如果跳出舒适圈让自己很不开心,为什么不待在舒适圈内探索,慢慢拓展舒适圈的边界呢?做人嘛,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咯。哈哈哈这大概就是变化吧,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管他呢,千金难买我乐意,自己开心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