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从不高深,它就隐藏在你生活中的鸡毛蒜皮里,不管你发现没有,它时时处处在你身边。就像荣格所言: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却将其称为“命运”。
(一)
最近,在我参加的几个沙龙里都刮起了一阵“情景演练”的风,经过试验,大家普遍感觉既新奇又直观。这就应了我们常说的那句话:知道,不等于做到。道理懂得再多,哪怕是从心里接受的道理,如果不在实际生活中反复加以运用,依然做不到知行合一。
毕竟,“知行合一”才是武林秘籍中的最高境界。
还记得我当时开始写鸡毛蒜皮系列的启动点,就来自于那天在生活中和朋友的一次对话。当时我便写下了鸡毛蒜皮1,在那篇文章里,我只截取了我们对话的一小部分(大概也就三五句),并以那三五句话作为分析,探讨语言背后的心理因素,并加以说明。
后来我朋友反馈,说我写的稍微有点晦涩,知识点太多,让人难以吸收。虽然逻辑清晰,语言精练,但可读性不强,尤其是对没学过心理的人来说尤其如此、所以我想了想,才有了后面的鸡毛蒜皮的修改版——初衷其实没变,都是以鸡毛蒜皮的生活琐事入手阐述背后的心理,但表达的形式更结合真实感受及实际例子,而且注意一次也不灌输太多的理论。
今天还回到第一篇的内容,为我的第一篇收个尾。有人看了那一篇,都觉得我的反应不可理喻,虽然有后面的“行为和语言背后的解读”,但还是觉得匪夷所思。我想这是由于管中窥豹,虽可见一斑,但仍不够全面。所以,今天我仍以那天的事情为例,谈谈在不经意间人与人微妙的心理变化。
事情的起因是我去朋友A的健身房洗澡,在楼下打了声招呼,A说现在刚好没事,你可以上我办公室来喝点水再去洗。于是我就先去了A的办公室。
当我进去的时候,A正在找茶叶。实事求是的说,从我进去到A找完茶叶,前后也不过二三分钟。但是我却开始不快。
为什么不快呢?因为我进去后,A没有在第一时间像招待客人那样热情的招待我。而是继续找茶叶。A好像只是说了一句,你先坐,然后就继续这翻那翻的找茶叶,一边找,一边自言自语:怎么就没了呢?这个茶叶我明明有两饼,怎么现在只剩下一饼了?另外一饼去哪了?….
我坐在茶台对面,看着A在屋子里绕了几圈,最终还是没找到茶叶。然后A坐下来,说,先不找了。
A开始在茶台上烧水,并且“慢吞吞”的在开水中煮完茶杯、洗茶、过滤、倒入容器,再给我们俩分别倒上一杯。开始喝茶。以下是我们的对话。
我(笑着):我怎么看见你在这慢吞吞的磨磨唧唧的样子,就特别烦躁呢?
A(也笑):我怎么看见你这一副火急火燎跟个猴子一样的样子,就觉得讨厌呢?
我:我讨厌?呵呵了。再怎么样,也比你好吧?起码还动作麻利,快人快语。
A:你拉倒吧。喝茶是要慢慢品的,茶道的其中一项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品味茶的美好,像你这样火急火燎的,能品出其中的滋味吗?(一边说着,一边顺便擦了擦玻璃器皿,又给我填上一杯新茶)好喝吗?这个茶可是正宗的***普洱(好吧,我也没记住是神马普洱)
我(面带微笑):哎呀,我怎么越看你这附庸风雅的德行,越觉得讨厌呢?喝茶就喝茶,哪那么多屁事儿。
A:切~你不附庸风雅,我看你是没品味。你说,这个茶,比你最爱喝的小青柑,怎么样?
我:我觉得不怎么样。小青柑起码还有一股橘子皮的清香,这,哼,什么都没有。
A:说你不懂吧,你还不承认。这个茶比你的小青柑贵多了,这个是***普洱,你看,色泽金黄,入口有一股淡淡的香气,你品一下,是不是?
我:你凭什么评判我?我就爱喝小青柑,怎么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你觉得好的,我不一定觉得好。怎么?喝个茶还能喝出高低贵贱来?
A(一时语塞+有点恼火,虽然还面露微笑,但已经笑得很勉强了):我不太明白,我是不是哪得罪你了?我怎么感觉,你今天一进我办公室,就一副不高兴的样子,说话夹枪带棒,这是怎么了?
我:我说话一向如此,怎么?你第一天认识我?再说了,我说的哪句话不对,你倒是说出来,咱们也分析分析。
………………..
后面发生的,就是我在鸡毛蒜皮1里写的那些了。不在此一一赘述。
(二)
不知道别人看了这段对话是什么感觉。反正当时,我们俩一直面带微笑,喝着茶水,好像一切风轻云淡。但是毫无疑问,一股不易察觉的火药味在空中弥漫。虽然到最后我们也没吵架,还保持着革命同志的友谊,但是很明显,都多多少少有一点不愉快。
A的不愉快除了我说话“夹枪带棒”以外,还有一丝困惑。而我的不愉快,如果在洗澡之后,我们没有坐下来没有仔细拆解,也根本没意识到这个“不快”到底从何而来?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下意识”。
很多时候,我们的行为模式、语言表达模式都是一套已经用习惯的系统,对一句话做出反应,对一个行为做出回应,这些都只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根本来不及反应。这套固有的反应模式是我们在长期的生活中积累和建立的,这也是为什么知行难以合一的一个重要原因——“知道”停留在意识层面,也就是说,当我们有意识的思考时,会知道按照“道理”我们应该怎么做。但是“行为(语言)”是在潜意识层面的,简单说就是我们长期形成的惯性,只要不是刻意,都不会觉察它的存在。一天当中,我们要说无数句话,对无数个事件作出反应,不可能每句话,每个行为在发生之前都去仔细思考一下到底该怎么做,怎么说,所以,我们生活中的绝大部分反应,都是自然发生的。
所以,老师常说:“觉察即疗愈”就是这个意思。你只有先觉察,意识到问题,再通过反思,得出新的结论,再去实践,这样反复应用,才能一点点的修正旧的模式,升级为新的“自动化反应系统”。
反观我与A的对话,其实就发生在十几分钟以内。根本来不及思考。倒是洗完澡后,我们对这件事重新进行了拆分和整理,其背后的成因、模式,才浮出水面。
(三)
1. 我情绪的第一“引爆点”在哪?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刚才我在描述事件经过时,已经表达了——就发生在我刚进门的那二三分钟。原因是我进去后A没有马上对我“进屋”的事情做出反应,而是继续沉浸在“找茶叶”这件事情里。而这个行为,刺激到了我的逆鳞,我感觉自己被忽视,不被重视。所以,很不耐烦,也很不高兴。
所以,在接下来的对话中,我带着这种“自己都觉察不到的”怒气,开始了“故意找茬”模式,例如,我说对方动作慢,让我烦,品茶=附庸风雅等等。并成功的引发了A的逆鳞,于是双方开始了没有硝烟的战争。
2. 事实的真相是怎样的?
当洗完澡后,我和A把刚才的事件重新进行复盘,A有过这样的表达——当你在楼下告诉我马上要上楼时,我就开始找茶叶,想给你泡一壶好茶。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少了一饼茶,于是开始寻找。你刚进来时,我还沉浸在找茶的事件里,一时间没有拔出来。后来发现实在找不到,就想,先算了,于是开始把注意力重新放在给你泡茶这件事上。
A的陈述,让我发现了两个事实:一是A找茶叶的初心是为了招待我。二是,A是一个“单线程”运行的生物,也就是说,A只能同时做一件事,当A找茶叶时,全身心都在找茶叶,当给我泡茶时,就是在泡茶。而A的这个特性跟我截然不同。因为我是可以同时处理多件事情的。例如,我可以一边炒菜一边刷碗,一边做饭一边打电话等,在我做饭的时候,往往最后一个菜出炉时,灶台、桌面、锅碗瓢盆也同时清扫完毕,这也是为什么我干活速度比较快的一个主要原因。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这样做到。很多人都是单线程,炒菜就炒菜,刷碗就刷碗。
3. 在这个“误会”里,如果说我有犯错的话,那么我犯的最大的错误是什么?
答案: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这个话题如果展开讲,可以讲一个巨大的系列,而且在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有程度不同的“自我中心”。所以,今天我只简单说一下。
李少成老师曾经说过:逆反和自我中心,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必须要过的两道大关,如果这两道关过不去,就完不成真正意义上的自我成长。
这句话我始终铭记在心。但是这个逆鳞太常见,也太根深蒂固了,所以,唯有时时觉察,才能逐渐化解。
自我中心,就是指我们经常以我们自己的思维去观察事件,揣摩对方,也就是我以前常挂在嘴边的“以己度人”。最关键的问题是,这个自我中心很难觉察,我们通常会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而且大部分是不好的反应,但是自己却浑然不知。
就好像这件事一样,我因为进屋后A还在找茶叶,就自动化的“认为/判定”A对我忽视、怠慢。从而心怀不满。而事实的真相是,A是单线程动物,当时被别的事分散了注意力,而且A的本意是找出好茶叶招待我。
一个是我认为A“怠慢”我的解读,一个是A想“好好”招待我的初衷。
两者之间,相差十万八千里。
而我的解读,恰恰是源于我的自我中心——我以为,我认为,我估计,我觉得……..
大家可以扪心自问,自己生活中的自我中心是不是很常见?
所以,老师说,所有的关系都是一场误会。我们经常读不懂对方说什么,就已经按照自己的经验,下了结论。
还要再强调一遍:自我中心藏匿的很深,一般都很难发现。如果不刻意觉察,就很难在这个点上,有重大突破。
其实还可以继续举例,在刚才的对话中,还有一个是我的自我中心。当A提到“自从你进我办公室以来”,当时这句话也极大的激发了我的情绪,因为我认为这句话是在向我宣示地盘,暗示“办公室是我的地盘”,而A的真实意思是——从进办公室的那个“时间节点”开始。
我们一个表达的是时间,一个理解的是地盘。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曲解?其实都是源于身上的逆鳞——逆反+自我中心。
当然,如果把我和A的这件鸡毛蒜皮再好好拆分,还有好多内容。例如我是一个显性逆反的人,所以我的表达往往具有攻击性。而A是一个隐性逆反者,其表达往往表面不带攻击性,但能让敏感的人觉察出背后的“攻击性”。
关于那些内容,可以再慢慢拆分。所以,心理学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学问,而且是和每个人的生活关联最紧密的一门科学。每一个不经意的语言、行为甚至表情,其背后都有一套庞杂而富有逻辑的认知体系作为支撑。而根据我的经验,生活里处处都是学习的场域。只要你细心+善于觉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