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向娄亮请教,想知道怎么做圣贤,娄亮说,要成为圣人,必须先锻造自己,然后才能去做圣人做的事,怎样才能成为内圣的人呢?娄亮一字一句的回答是格物致志。
所谓的格物致知,是朱熹的理学的治学方法,人在面对自己所不知道的事物,即要通过各种方式,实践或书本知识来把它搞明白。搞明白一切事物的道理后,你就是圣人了。
于是王阳明苦读朱熹经典。娄亮还告诉王亚明说,一草一木都有道理,必须要格出来,于是王阳和朋友一起格竹子。王阳明说一草一木都有自己的道理,一开始王阳明也不知道怎么格,只好胡乱说,盯着他看,一定会有道理出现的。于是两个人就死盯了那个竹子,也不睡觉,不好好吃饭,也不好好睡觉,三天以后那个学友都快成了竹子和,可什么都也没看到,却有了幻觉。于是学友放弃。王阳明还是继续坚持,没有被学友的离开所影响,到第六天时,他不但出现了幻觉,还出现了幻听,他听到竹子在说话。他好像听到竹子说,我的道理这么简单,你怎么格不出来呢?后来又突然听到,竹子在哄堂大笑,王阳明就非常生气,你们就没有道理,我怎么格。他因为体力严厉透支,晕倒了。
反省此事,他正为朱熹的格物致知有问题。他认为如果我们要,把竹子的道理格出来,天下的万事万物我们都要去格,我们格到死,也成不了圣人,所以。朱熹的格物致知是有问题的,我们没有办法通过这条路成为圣人,于是,王阳在经过一段痛苦之后,不再研究朱熹的这套理论。
他就是有这种发现事情不对,立刻转向的决心,绝对不会在此路不通之后,还要去撞南墙。掉头另外寻找,绝对不会一条路上走到黑。
对我们现在的指导意义就是,经常会有人,会说,坚持下去一定会胜利,但是,我们的方向对不对呢?如果不对他坚持补,就是会南辕北辙吗?不撞南墙不回头,可是,真的值得我们去撞南墙吗?我们的方向不对,撞了南墙也白撞。我们一定要思考这个问题,只有在确定方向是对的问题后,我们才能,去,坚持。确定如果是错的,我们要及时止损,哪怕已经付出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