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外合拍片的进化过程中,对好莱坞B级片的戏仿或许是必要的,但打着“需要进步值得肯定”的招牌,自我伪装成正品A货,挂羊头卖狗肉,就显得有点滑稽了。
换言之,这就是“拼多多”逻辑--别人造过假,我就不能造了?
还真不能。当大环境需要不断向好,也的确在不断向好的时候,同样是不思进取如鲠在喉,地位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不知山有屎也就罢了,明知山有屎,何必偏向屎山行呢--要是打着青春和情怀的旗号,就更下作了:不止是作践自己,还跑去作践那些不知山有屎,和不介意山有屎的普通群众。
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合理地说,不管是横向比较(《金蝉脱壳2》),还是纵向比较(《谜巢》),《巨齿鲨》的确是近年来表现最好的合拍电影,甚至也是李冰冰自2010年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之后可看性最高的电影了--当你发现这一点的时候,其实是有点奇葩,也有点可怜的,但考虑到李冰冰的电影生涯原本就产量不高,长达8年的空窗+烂片期也就没那么不可思议了--但对于杰森·郭达·斯坦森来说,《巨齿鲨》不过是他漫长的B级动作片生涯中,可看性稍高的其中一部。
《巨齿鲨》的原著小说诞生于1997年,在这个时间点之前,有过1975年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暑期大片开山之作《大白鲨》,1978年的跟风B级喜剧惊悚电影《食人鱼》,1993年的《侏罗纪公园》,而在1997年同年,出现的是《侏罗纪公园2》。《巨齿鲨》和同类型的怪兽题材相比,并没有什么天然的优势,但也是个好莱坞爆米花大片的标准素材。然而,《巨齿鲨》花了20多年的时间才成为一部电影。
《巨齿鲨》迟到的背后可能有多种原因,类型衰落,CG技术发展规律,甚至包括合适的主角人选。杰森·斯坦森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为卡通化的动作电影--尤其是荤素不忌的《怒火攻心》系列--带来了一定的平衡,但他过于严肃的表演风格,是对导演的极大考验,很容易就会让电影陷入无聊的死局(如2011年以来的诸多低成本杀手电影)。有趣的是,《巨齿鲨》前后分裂的表现,也恰恰代表了两种杰森·斯坦森电影的常态--要么无聊到死,要么持续高能。
尽管如此,由于故事本身新意欠奉,在接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巨齿鲨》只带来了半出好戏。
与《摩天救援》类似,《巨齿鲨》也是一部典型的无脑暑期大片:充斥着无数智商下线的角色和情节,但又不乏震撼的视觉体验。但这里就有一个重要问题:如果这是20年前甚至是10年前,这样一部(伪科学)怪兽大片并不会得到过多的诟病。但在这10年中,暑期档的大片也早就脱离了无脑的天花板,向着高质量,甚至艺术追求的方向迈出了步子。在这种情况下,接近10年没有执导过一线大作的导演乔·德特杜巴,带来了一部“真正”的暑期电影,但远非优秀的暑期电影。
尽管特效水平并不差劲,但《巨齿鲨》存在着一些非常重要的结构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前后分裂,在整部电影的前45分钟之内,搁在片名里的巨齿鲨竟然只活在片名里,连男主角杰森·斯坦森的出场次数都屈指可数。在这段时间里,电影设置了大量的废角色和废线索,既不吸引人,对之后的情节又没有影响。这对一部以动作和Jump Scare为主要吸引点的电影来说,是非常要命的。
总共130分钟的戏,竟然有接近一半的时间里,严重缺乏推进力。简直要比一头从头到尾动机不明的巨蠢鲨还要可怕。
但当电影进入后半程开始,《巨齿鲨》又变得激情了起来,尽管情节依旧愚蠢(深海巨齿鲨玩着命去三亚浅滩结果什么也没干,杀伤力还不如四十年前大白鲨,难道就是为了去晒个太阳?),双语对白依旧拧巴(大量翻译腔的台词破坏气氛,不符角色形象——且不论大量让人起鸡皮疙瘩的舶来亲子对白,当李冰冰扯着嗓子喊“爸”的时候,可以想象得到不少国外观众会奇怪她为什么要学羊叫),但在视效水平和动作的节奏上都可圈可点,也在同类电影的水准之上。
基于此,《巨齿鲨》也算是正式确立了一个有别于“尿点”的全新概念:睡点。你完全可以在进场之后就开始睡上40多分钟,然后醒过来接着看,同时不会错过任何精彩镜头。
如果夏天没有鲨鱼电影,将会是什么样子?
其实也并不会有什么差别。自从1975年的《大白鲨》以来,好莱坞一直试图复制斯皮尔伯格的神奇,其中绝大多数都是B级片的狂热爱好者。但直到两年前,才终于有了一部能看得过去的《鲨滩》。鲨鱼电影很难拍,不在于特技效果难搞,而在于如何找到,并正确表达人与鲨鱼,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前电影中有过大蜘蛛大蠕虫,之前电影中有过高智能鲨鱼,和“你咋不上天”的鲨鱼。但这些电影真的有想过要拍出一部叫好又叫座的,上点档次的电影吗?很可能没有。对他们来说,这些莫名其妙的嗜血怪兽,都比不上认准钱包的吸血鬼。
而稍有常识的人都会看出,尺寸从来都不是问题,会不会用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