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两年,今年二十五六岁。
毕分季和毕婚季已经过去很久很久了。
然后我们,要么结婚生子,要么在去往婚姻的路上,更多的是分手、单身、走在相亲的路上。
同学聚会,我以为我们会更多的回忆过去,然而并没有,也许是因为我们都变了,变得明白这个社会的现实吧,回忆终究只是回忆,反正都回不去了,何必多言。
走在曾经熟悉的路,去见好久不见的人,问问彼此现在的生活,即使我们都已经又重新有了各自的圈子,不常联系并不代表忘记,一路走来,三观一致的也许就是我们一起走过的曾经了吧。
喝酒、吃饭、聊天、唱歌、电影……基本配置,其实内容是什么并不要紧,重要的是,我们又见面了,我很珍惜这一次的见面,因为下一次再见,可能就是遥遥无期了。
也许年岁到了,也许是世俗眼光,也许是这个社会的原因,我们避免不了的一个话题“有对象吗?什么时候结婚?”谈一谈有哪些人已经步入婚姻的殿堂, 有哪些人一直单身着,说一说各自有什么打算,说一说我们并不能真正按照意志去先立业后成家。
百度百科里27岁以后的是剩女,30岁以后才能叫剩男。抛开年龄上对剩男剩女的不公平定义,剩女这个词出现的频次永远比剩男多,在身边人眼里女孩子越老越嫁不出去,而男孩子也许就是越成熟越吃香。
我不认为到年纪没嫁出去的就要被称之为剩女,我们没那么恨嫁,我们自主选择了单身这样一个状态,这没有什么不好,也不必为了摘掉别人加在你头上的剩女的帽子,而放弃你自己选择的单身生活。
当我们为了不让家人催的太急,为了满足这个社会所设定的规则,我们开始去相亲,我们开始去寻找合适的结婚的人,我们开始不再坚持曾经的想法,我们开始适应了这种生存法则,因为我们不再年轻气盛肆意妄为,我们考虑周遭的一切也许并不真正想去理会的人和事。
相亲,从不屑和抵制,到无所谓,再到任务式,最后变成习惯。微信列表和通讯录里多了那么多并不可能的陌生人,是给家人的安慰,还是给自己的开脱?
相亲真的就像在菜场里挑瓜拣菜,相亲哪来那么多一见钟情和两情相悦。不得不说很大的主动性还是在男生,喜欢你就去追啊,相了那么多次,终于几个中挑中一个,还不赶紧的拿下,男生比女生的选择权是不是由此看出更有优势。
当然,也有人会对女生讲遇见自己喜欢的就去追,现在这个社会男女平等的,没有一定要男生主动的,这个时候说公平事实上才是对女生最大的不公平。可以放下矜持去追一个自己还算有感觉的人,但是结果往往会出人意料。
有选择同意和拒绝的权利,仔细想一想,成与不成的结果到底是哪一方做了选择呢。
我一直相信,很多事不去做,不是不会,而是不想,很多事不去做,是因为人不对。朋友说得对,有没有意思根本不用问,主不主动就看得出来。
找一个三观一致的人共度一生,更加难上加难。大家都是成年人,很多行为完全能看懂,不需要点破太明显,但是也请彼此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套路。
相亲过后还有一个明显的后遗症,你家里人无论是否看的对方,都会时不时的来询问近况,要么成,要么继续相亲。但是我们作为相亲当事人,怎么可能从完全不认识的陌生人,通过几次不太顺畅的聊天就确定自己是否有想要继续了解呢?
走在相亲的路上,无论我们是否还期待爱情,最开始的相遇就不是为了遇见爱情,希望我们的婚姻是因为爱情,这是一个美好的梦。
也许相亲能遇到属于我们的爱情,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