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接近11:00,舒菲在手机上打下最后一个字,按下发布键,小说的开头便进入了互联网。似乎全世界都能看到,但是她并不想所有人看见。
那天夜晚直到第2天早晨,她都活在一种飘飘然的感觉中,而太阳升起的时候,她又被一种焦虑到纠缠上。
舒菲在那一年的4月份正式退休闲赋在家,比自己梦想的退休年龄晚了5年而已。还算是成功的人生。她这样对自己说。
她曾经看过一个描写人生的段子:前60年历尽艰辛,经历事业的打拼,中年的双重压力,而后60年子女成家立业,父母在山上安息,60岁以后的人生才是真正人生的开始。
是啊,她太赞同这种说法了。因为前50年一眨眼就过去了,她觉得并没有做自己特别想做的事情,回首往事,简直就是一片空白。
而她第1个想做的事情,就是写一本书,这个愿望在她退休的第3个月,就达成了。现在她几乎记不起来,她到底写了些什么。总之,那个春天里,她就像打鸡血了一样硬是兴高采烈地写了一本书。
那本书印了183页,字数只有1.3万,有大量的图片。她拿到那本书的时候,心情无比的激动,那是她自己写的书,那是她的第1份成功的实现。
在舒菲看来人生就像一场游戏,变着法尝试各种感觉。到一定阶段,就会产生一定阶段的欲望。舒菲就是这样的一种人,始终活在自己的感觉里。
写小说的念头在她写作的第4个月,退休的第5个月便生出来,那么强烈。像一个刚学会游泳只能有50米的人,看见别人1千米1千米的游,也想想尝试有1000米一样。就只是觉得那样很酷。也像现在的小孩,只是想给自己的游戏换一身自己喜欢的皮肤。
她记得村上春树对写作有一个表达:寻找一种现实生活中实现不了的自由。按照舒菲的理解,就是可以自由地生活在自己创造的人物当中,实现现实生活中实现不了的人生。
舒菲觉得自己需要的也是这样一份人生。她的人生走过了50年,但是她还是觉得,自己的人生太单调了。
当然,作家的人生非常神秘,让人分不清楚哪些是作家的本人,哪些是作家的描述。人的本性也是这样,希望别人靠近,又不希望靠得太近。好的小说家,总是把自己隐藏得很深。
而舒菲显然功力不够,写着写着就写出了自己的真实,像一副被透了底的牌,又像一个蹩脚的泳者,游着游着就暴露了自己真实的实力。
但她还是很享受那个过程。她觉得很多人的写作,并不是冲着成名成家,只是想在文字中,活成另外一个样子。也有一种在几个字中跨越几年,几个字就实现了完整人生的酣畅。
实际上舒菲很大程度上,一边写一边在寻找,她也不是预测未来的高手。在20年前,她根本就预测不到自己的后半生会在20楼的高楼上度过。
而写的那个过程也非常酣畅淋漓,她感觉自己披着战甲,拿着长矛,痛快淋漓地把那些乱七八糟的思维砍掉,又欣喜地发现她深藏在内心的崭新的东西。
可有时她也在想,也许人的生命就是命中注定的,而现在的她,就是想快速地找到下一个50年自己的角色,因为真的一眨眼,50年又会过去了。
每每想到这里,她就有一种紧迫感,生怕自己的人生,自己精彩的人生,被另外一个拓荒者找到,自己再也无法扮演自己想扮演的角色。
这是完全有可能的。有很多时候,她看到很多文字很多画面,都似曾相识,像别人窃取了本该属于她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