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读后感
买这本《呼兰河传》,纯粹是因为手快秒杀的,想着价格便宜还是一本精装版的书,收着,放书架也不错。受到货后,发现是塑封的,薄薄的一本,不厚,红红的封面,放在书堆里还算醒目。
在陪孩子作业的一个周末,我终于决定看看这本不厚的书。
书看似不厚,内容不少,花了两个周末的下午,终于看完了。作者总共用七章篇幅描述呼兰河城里的故事:1、讲述了故乡呼兰河城的大环境、2、故乡呼兰河城的精神面貌,娱乐。3、故乡呼兰河城的自己家里的故事,和祖母祖父亲戚间的故事,4、故乡呼兰河城作者的邻居街坊的故事,5、因为跳大神团圆媳妇的死,6、在城里四处游荡好吃懒做的有二伯,7、工人冯歪嘴子的生活。
一本书看下来,发现书中说的最多的是跟祖父之间的故事,却几乎没有作者父母的身影出现。这让我很奇怪,于是我去百度了,这才真正认识了作者萧红。
萧红: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萧红父亲张廷举,早年毕业于黑龙江省立优级师范学堂,萧红长期担任官吏,具有浓厚的封建统治阶级思想。他对萧红冷漠无情,在萧红母亲去世后,幼年时一直和祖父一起生活,无忧无虑,代表作《呼兰河传》就是回忆那时的生活。
生活中,因为母亲的早逝,因为父亲的不重视,萧红在文章中写了祖父母、写了邻居街坊、写了团圆媳妇,还写了冯歪嘴;唯独没有提及双亲。这应该是作者刻意避开的吧。
看过作者简介,对书中一些情形就明了了:她的祖父是个和蔼慈善的老人,我最喜欢他的就是,他从来不会批评、训斥小孩子,总是心平气和。萧红学种地,把好好的菜种踢飞了,犯了错,祖父依旧笑呵呵的。她吃熏小猪时,没有一点儿吃相,“满嘴油,随吃随在大襟上擦着”,祖父看了也并不生气。他的祖父有教养、有气度。文中还提到:“祖父教我的《千家诗》,并没有课本,全凭口头传诵。”还每天在炕上背古诗、讲解古诗给她听。祖父家是一个封建地主家,文中写家里荒凉了,也许是家道中落了,但祖父的文化底蕴还是扎实存在,在生活中对萧红潜移默化。
祖父家的花园给萧红带来了乐趣,她的街坊邻居的事情也增添了生活的感觉,但是当团圆媳妇出现的时候,让人悲哀。团圆媳妇刚到的时候,街坊邻居都去看,看到这个女孩子长辫子,个子高,大眼睛,没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但马上就有人说,太大方了,不像个团圆媳妇了;不怕羞,第一天到婆家就吃了三碗饭;甚至于十四岁会长得那么高,说她一定是瞒岁数了。于是人言可畏,打着让她更“懂事”的旗号,团圆媳妇被打了。“一天打八顿,有几回,我是把她吊在大梁上,叫她叔公公用皮鞭子狠狠地抽了她几回。我也用烧红过的烙铁烙她的脚心……”看的心惊肉跳,好好的一个姑娘,来这户人家做媳妇,却因为在现在看起来这么可笑的原因,被打,最终在不断的被打和所谓的跳大神的折磨下,团圆媳妇死了。
心头沉重,有点喘不过气。
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越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这美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这就是矛盾给予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