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白露,一个富有诗意的名称,镶嵌于时光深处,如同一片美妙的白月光。露从今夜白,让人到底又怀念二千余里之遥的故乡了。
在四季分明,物产丰富的湖北故里,秋天是个极其美好的季节。五谷丰登,果瓜飘香,菊凝清露,明月朗照,这都是故里秋天的真实写照。
在故里,每年的金秋九月,白露时节,通常是农家采棉的丰收时光。星罗棋布的棉田,白雪似的光洁耀眼的棉花,运到棉花收购站出售,就能换来乡亲们柴米油盐踏踏实实的生活,换来农家人的衣食住行、人情客往,也换来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因此,这个季节也是乡亲们日日夜夜忙碌的日子,虽辛苦,但人人都喜笑颜开。在这个空气都飘着喜悦富足的时节,乡亲们见面一般不是问,“早饭吃了没?”而是问,“今天棉花买的价钱高不?”
犹记得我早年的乡村时光,那时爷爷奶奶都健在,父亲身体也安康,我们一家人常在夜里围坐在一起剥棉花(注:棉产区的一种常见农活:早上趁露水未干,把棉花连壳带花一起采摘运回家中,夜晚全家人坐着剥棉花)。剥棉,这种手工活对孩童来说单调无味的,但对于大人们来说,却是真金白银的经济收入。为了让姐弟仨参与这项劳动时,不觉得枯燥乏味,父亲便给我们讲故事助兴。
父亲记忆力极好,他看过的小说和名著,能过目不忘。父亲给我们讲《水浒》《三国演义》《隋唐演义》等,父亲讲述得绘声绘色,条理清晰,让全家人听得都十分入迷。这让剥棉这种农活,也让我们心存期待,因为有故事可听。
为了不影响我们睡眠,每晚讲到十点前,父亲就催我们去洗漱,准备就寝,因为第二天我们还要上学。而爷爷奶奶、父亲母亲他们还要继续剥棉,直到凌晨时分,所有采回来的带壳的棉花全部剥完为止。
现在想来,那些农村岁月虽然艰苦,却是我们全家人团聚最齐全圆满的日子。家人们均身体安康是幸福的基础,教书育人的父亲,精心务农的母亲,加上能干的爷爷对农事的帮衬,精明的奶奶则是承接了全家人的伙食保障、喂鸡喂猪等家务,我们姐弟仨性格开朗团结友爱,让一个平凡而普通的家庭呈现一派和睦、兴旺、喜庆的美好景象。我的整个童年,就是在这种环境中成长与度过的。
后来,随着爷爷、父亲、奶奶先后离世,我们姐弟仨参加工作后,陆续辞别故乡,目前均在城市里安家落户。现在,故土那套凝聚了美好亲情,经历了半个世纪风雨的老宅,因无人居住与打理,日渐破败,现已无法再住人,除非整体翻新重建。
露从今夜白。忘不了的亲情,回不去的故乡,让我在日新月异的繁华都市频频回首,故土也在我的诗文里一再重现,以此安抚这不绝如缕的乡愁。故里是一片心灵的月光,在白露时节,越发清朗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