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重读《如何阅读一本书》,可能是因为对于自己近期的状态不满意吧。读书已经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极偶尔早起的独处时光,还是晚上的空余时间,再忙每天至少也要坚持半小时的阅读时光。工作占比太重,严重挤压了学习时间,阅读量下降是必然的,更让我难过的是感觉最近读书没什么长进了。于是决定重读这本书,当然也会发现过去认为很重要的道理,实际上早已经被遗忘了。
如何让一本书真正属于你,这个部分不仅让我对于自己近期的读书状态做了反思,更重要的是对于工作也有些新的想法。太多时候我们都不是光看看就知道了某个道理,而是从实际去做中学习到如何去做的道理。
由许多规则中养成一个习惯
作者用滑雪的例子来解释,想学会滑雪你必须忘掉那些分开的步骤,才能表现出整体的动作,但一开始你必须先分别学会每个单一的动作。你无法压缩其中不同的部分,好让不同的步骤立刻紧密连结在一起。仔细想想我们的工作不也是如此吗?我们不是流水线工人,想要不被这时代淘汰我们还得努力去做一些机械和人工智能暂时无法取代的工作。
可是再有创造力的工作,再庞大复杂的体系也是可拆解的,我们了解到每一部分,才能灵活畅通的处理整个项目。从我入职以来已经参与了一部分项目的申报,如中小专项、科技服务业、海英人才、宁波3315、创业南京、江苏双创、国高新认定等等。每个项目各有侧重,但也有许多基本套路可以遵循。
工作任务和流程拆解,是公司有自己的标准流程。这对于新人上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而我还是有许多做的不到位的地方。究其原因不过是每一个模块的质量没有把控好,我太急于完成一个整体能交付的东西,看着一个个截止申报日期接踵而至我无法不着急。可越是着急,就越是慢,耗时也越长,最近一段时间几乎没有休息。用婆婆的话就是没白天没黑夜的。业务不熟悉重做率高是一方面,没研究透政策,没仔细看案例,每次都是遇到问题现翻现问现研究。恩,这么磕磕绊绊的几个项目也算是顺利申报了。
没经验,能力不足,就只好多投入时间。其实我也知道有更好的办法就是先抽出时间好好看下政策。可是各种文件要处理,还有许多客户信息要回复,很多事情都是逐步推进的必须给予反馈,这些都需要时间。于是就这么急急忙忙的陷入了一次次的循环中。我也是一个矛盾极端的人,有时候特别容易走入死胡同转不过来。
也算是为自己找个借口吧,真的是一点时间都没了。没做完的工作太多,总要熬夜加班;自己挖的大坑总是要填的吧,娃是自己生的,别人已经帮忙很多了,有点时间得陪陪他;家是要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总是要稍微收拾一下吧。于是每天的日子都过得像是战斗一样,想要的结果有时候明明很简单,却因为自己的愚蠢绕了弯路。
把每一步全神贯注的去做,而不是不断的跳跃。分别练习那些分开来的步骤,最后才能有效结合。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就明白我的问题在哪里了。很多事我们觉得自己明白那个道理,可是为什么就是不按照它去做呢?也许这便是外界理由的强大吧。我们需要看看书,需要别人给点意见,才更敢于去坚定内心的一些想法。
接下来,我应该优化的工作部分
1.先看懂申报通知,再去工作。申报通知其实都写的很明确,很多时候我们急于行动都没有仔细阅读。如果你想后期省时间,想尽快完成,只字不差的阅读通知才是一个项目启动的开始。
2.工作初期整理就命名规范完整。
3.底稿解压原封不动上传,核对材料,文件异常,这不是保留证据为了和客户撕,而是你一定会遇到那些我提供给你了你自己去找吧。还有一些有着迷之自信的人总以为我提供的就是对的,合乎标准的。对于你不截图看他就不相信的人,所以你讲的话需要依据。还有就是方便自己,你不能保证你每次修改的资料一定是对的,万一你把底稿改错了,这时有备份总比去和客户要好吧。
4.下载目录清单,一次性排序到位,避免后期整理遗漏材料。
读书的意义不仅仅是消灭囤积,不是已读数量+1,不只是知道了某个道理,而是让它真正的属于你。那些理念让你重新审视世界,那些方法能让你更好的生活和工作,那些语言能让你内心有片刻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