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羽老师:
孩子爱告状,说明孩子还小,不会处理同伴间发生的小摩擦。从心理学来说,告状是孩子寻求心理平衡的一种外在行为。
在我们平时的工作中,这种情况每天都会遇到。曾有人打趣地说“不是法官,但每天都有处理不完的案件……”老师就是这样,每天与孩子在一起,肯定时时会遇到。就正如你所说的,孩子告状其实很正常,这是他们这个年龄阶段孩子常见的现象。也许在我们大人看来可能有点像“多管闲事”,但对孩子来说却不是这样,他们希望受到老师、同伴的认可。为了让人关注,受人承认,所以他们会经常借由告状,以此寻求老师对他的关爱和认同,继而提高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
因此,我们要公平地对待每个孩子,并引导幼儿正确表现自己,不要总是以告状来吸引老师的注意力。面对那些爱打小报告的孩子,我们也要教会他们慢慢学会自己去处理问题。比如说跟对方以比较和平的方式谈一谈,不要总是以告状来处理问题,这样其实并不利于矛盾双方的和解。
看看虹羽老师面对具体问题的智慧处理!
爱告状的“嘟嘟”
文:陈虹羽
最近,发现一个很普遍的现象——班里的宝贝越来越喜欢告状,从刚开始的一个人到现在的成群结队,不得不说天天听他们告状也是一件很头疼的事,而基本上他们都管的不是自己的事,而是别人的,几乎是时刻都在关注着他人做了什么事情,然后快速的来报告给我们,所以我们每天都能遇到这样的情况:课间、餐后,身边总会围满了打小报告的孩子。
今天进行区域游戏时,嘟嘟时不时地过来告状:“老师,他们建构区里的东西放得很乱很乱,还不收拾”、“老师,娃娃家的小朋友跑到小医院去了”、“老师老师,小一他抢我玩具”……几分钟内只见他跑进跑出好多回,看看这里,看看那里。
餐前我和孩子们一起念儿歌,他又嚷起来:“老师老师,子铭他不张嘴。”
吃饭了,他又在那里咕咕叨叨说“老师,涵涵她吃手。”这一次我没有再附和他的话,而是冷静地对嘟嘟说:“嘟嘟,你提醒别人是好的,但是你这样会影响大家进餐。”他听了,笑了笑就没再张嘴说话了。结果等到饭吃完,他又来了,一开口就是小朋友怎样了,我听了连忙打断他说“好了,一早上全告状了,你多关注一下自己,等会再和你说!”他不好意思的挠挠头走开了。
洗完孩子们的餐具后,我主动将他叫到了身旁对说:“嘟嘟,最近你有进步,但是也有不足,最近太爱告状了,而且还都是别的小朋友的事,有时是他没有勺子,有时是别人打架了,你时刻都在关注别人,所以你的注意力就会不集中,这样的话慢慢你就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了。”
他听了扑闪着自己的大眼睛,挠了挠头笑了,我便接着对他说:“老师知道你想让小朋友都改掉缺点,但是你跟老师说这些事情的时候要注意时间,而且关于别人的事情让那个小朋友自己来说 ,你做好自己就好。”嘟嘟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走了。
班里的几位老师在空闲的时候,谈起了“孩子告状”这个话题,都认为很正产,是他们这个年龄阶段孩子很常见的一种现象。也许在我们大人看来可能有点像多管闲事,但对孩子来说却不是这样,他们希望受到老师、同伴的认可,为了让人关注,受人承认,所以他们会经常借由告状来寻求老师对他的关爱和认同,想要提高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但是有时候也要加以制止不能由着小朋友一直告状,这样也容易和班里其他小朋友闹矛盾。
因此,我们要公平地对待每个孩子,并引导幼儿正确表现自己,不要总是以告状来吸引老师的注意力。面对那些爱打小报告的孩子,我们也要教会他们慢慢学会自己去处理问题。比如说跟对方以比较和平的方式谈一谈,不要总是以告状来处理问题,这样其实并不利于矛盾双方的和解。
当小朋友告状时,我们最好能够负责任地把事情调查清楚,然后用恰当的语言和口吻指出各自的问题。若是一味地责怪被告状的小朋友,问题其实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作为老师,一定不要严厉地说被告状的小朋友,这样很容易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
老师要适度引导孩子,给她们明确对错,让她们辨明是非,学会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