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教会我们怎么与人沟通自己意愿的书。书中的“关键冲突”主要指的是我们对他人的不满,我们想要表达的期待。那么,怎么有效表达期待呢?
第一次听完《关键冲突》之后,我觉得我好像学到很多了,原来关键冲突是这么处理。后来我又追问了自己一个问题,那如果让你来说一说,关键冲突到底怎么处理呢?我发现我有点说不清楚,只不过留在脑子里一些“关键词”而已,比如“不要推理”啊,“动机分析”,“能力分析”等等。原来听完一遍我并没有收获多少。
于是我又听了第二次,发现比第一次听得还难了,还复杂了,因为我有点更加说不清楚了。于是我上网看书评,看电子书,连续三四天都在追问最初的发问,直到画出这张思维导图,才发现思路清晰了。由此也得到一个启示:听书读书最后还要能说书,才算学到了点什么。
我提炼了四个“关键”——关键分析、关键应对(书名的直译应该叫这个名)、关键计划、关键词句。
要有效表达我们的期待,首先要做“关键分析”,要基于事实的分析,不能主观推理,找准核心问题,一般可以用CPR的方法,第一次,谈事实(cotent),第二次谈模式(pattern),第三次谈关(relationship)。分析的过程可以从自我、他人、外部环境三个角度来看动机与能力。
举例(转自是斯斯基简书):书里有个例子,某地产经纪不满前台经常迟到。他多次批评前台,对方屡教不改。往往地产经纪批评一次,前台准时几天,不久故态复萌。容易看到,问题不在于“迟到”,而在于前台不遵守公司制度 & 遵守承诺。再深挖,前台敢于不遵守制度,也许因为没有“后果”:前台是地产经纪的邻居,他们所在区社群关系紧密,地产经纪不太会因为迟到解雇她。
关键应对:
前台第一次迟到时:“你今天迟到了半小时,违反了工作时间的制度,希望下次注意。”
再次迟到时:“这是第二次迟到了,你上次答应不会再犯,我担心这种情况是否还会出现。你能保证遵守承诺吗?”
继续迟到时:“我不想总是说同样的问题,我不喜欢这样。更糟糕的是,我感到不能像以前那样信任你。这件事已影响到我们的关系,真的要这样下去吗?”
在这个分析之后,情绪也是冷静的了,就可以开始“关键应对”了。应对要讲安全,四坚持(平等尊重,共同目的,真相出发,对比说明)三忌讳(不兜圈子,不打哑迷,不诿过他人),在安全氛围内开始对话,BIC方式,从描述事实(behavior)开场,接着描述差异(impact),最后一个问题结尾(consequence)。(这里有一些关键句型使用,见导图)在对话的过程,可能会出现新问题,要灵活关注,处理完新问题后回到老问题,即最初的核心问题。在对话的过程中,对于新老问题都要进行动机与能力维度的考虑,促成新动机的一个方法帮助分析预期损失与预期利益的大小关系,人们往往都愿意“趋利避害”。如果是能力上有困难就要简化问题任务的难度,给予合适的帮助。
对话的目标是要有效表达期待,实现期待,所以最后一步还要一起约定“关键计划”,要列出谁在具体的时间内执行具体的任务,并且做好跟踪。
以上精髓主要适用于我们与他们有效表达期待。如果遇上“打上门”来的怎么办呢?要读读姐妹篇《关键对话》,还有我们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打过去打过来”都适用——内心感受要真诚,对方期许要考虑,社会规则要遵守。
中国文化此时的特点是抽象,因为抽象精炼,所以放的范围广,但是使用的时候要经历人事后方能“悟得一二”,西方文化此时表现的是具体化,工具化,即使没有经历沧桑,也可套用去解决一些问题,用多了就熟练了。若两种文化结合,所向披靡!
真正用到生活的时候还会受习惯语言系统与思维方式的限制,这是个挑战。就跟从来不说“我爱你”的人要对老母亲说“我爱你”一样,是不是有点难为情?这里又得提到儒家思想“内心感受要真诚”,孔子一直强调“真诚”,人只要在“真诚”的情况下,没有虚伪,自然就少了“难为情”。
实例演示
场景:老公一早打开眼睛就看手机。
关键应对:昵称,你睁开的第一眼就看到手机了(behavior),我期待你首先看到的是我,跟我说话,而不是手机,但实际的情况是你先跟手机问好了。(impact)你能说说你的想法吗?(consequence)